APP下载

浅谈《存在与时间》中的“时间”概念

2015-07-25张蕊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存在时间海德格尔

摘 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著名的人本主义哲学家。他以独特的视角,批判了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重新对存在的意义进行了追问。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对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行了全新阐释。他认为,存在不同于存在者,存在借助于此在这一存在者,在时间中进行显现的。因此,时间这一概念就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重要意义。本文对《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的时间概念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出存在与时间的关系。

关键词:海德格尔;存在;此在;时间

一、对“存在”的追问

古希腊时期的形而上学就曾把存在问题作为世界的基本问题进行追问——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存在者本身是存在的又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形而上学认为探究存在问题没有意义。形而上学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他们混淆了存在者和存在两者之间的概念。“存在”不是“是什么”可以定义的,应该用现象学的方法对“存在”进行揭示,从而“让存在显现存在”,这也就决定了对“存在”问题提问的特殊性。事实上在海德格尔之前关于存在问题的哲学研究都错误地把存在者当成存在进行了探讨,存在者问题遮蔽了存在问题,从而忽略了存在问题的真正价值。

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他认为存在不是单纯的具有消极性的概念,因为概念是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即把所感知的事物的相同特征抽象出来,归纳成为现成的东西;存在也不是否定一切的虚无,因为存在不是虚空,它是作为除了存在者之外的剩余者而自身显现着。

存在又是如何显现自我主体的?首先要找到本身已经处于存在状态中并且引导着存在的存在者。此在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者,“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自己向来所是的存在者,就是除了其它可能的存在方式以外还能够对存在发问的存在者。我们用此在(Dasein)这个术语来称呼这种存在者。”[1]既然此在可以主动的追问存在,说明它自身一直处于对存在的领会中。

二、“此在”问题的提问方式及其优先地位

此在是以寻求方式进行发问的,在寻求中同样蕴含着对存在问题的解析。对此在追问与对存在追问的提问方式上有等同性;此在相对其他存在者而言在存在论上具有的优先地位。海德格尔所表述的此在不是指现成的事物,而是一种“去存在”,生存是它所依赖的存在形式。此在必须在时间中进行生存活动,存在也必须是在时间中的存在,存在则在在此在的生存活动中发展。虽然万物都是存在者,但它们本质中的凝固性导致它们仅仅是存在,而不能展开存在。

此在却能够对存在发问,能引导存在展开,它以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展开着存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从此在体会存在的意蕴,世界由此在显现。从《存在与时间》的表面论述顺序上分析,存在及其时机是由对此在及其存在结构的描述中引发出来的,但是存在及其时机对此在及其存在结构的整体的构建性,是二者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即“此在的时间性”问题。

万物没有时间观念,由于刨除此在的存在者封存了存在而,转化为存在者,存在在时间中存在。我们借助此在在时间中的生存活动感悟存在,致使存在者作为其自身存在着。此在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存在着,而它想要保持单一的自身存在,必须摒弃一切关联。如果退出了一切关联,此在就一定是面向死的存在。此在最根本的属性就是死亡,死亡是此在最不可替换的可能性。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是经历了死亡的可能性进而展现自身的存在。将来的本源意义便是向着死亡的可能性,就是本真的本源时间,此在的终结就是死亡。此在作为一个整体,自身不会无限期的发展。它是朝向未来的可能性,依助时间作为媒介绽放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筹划将来。

三、此在存在的时间性

海德格尔表示本真的时间应该是四维的。“存在”虽然被时间规定为在场状态,但是“存在”毕竟不是“时间性的东西”,更不能作为存在者。同理可得,虽然“存在”规定着“时间”,但是“时间”却不是“存在性的东西”,因此它同样也不是一个存在者。显然的,我们无法证明时间或者存在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时间和存在都不能作为存在者,而我们也只能承认“有时间”或“有存在”。从这个角度出发,又得出了“时间”和 “存在”都是“有”给出的结论。这个“有”也不是作为物体存在的存在者,它所表达的含义是“给予”、“赠送”和“遣派”,存在是一种在场状态也就是“当前”。当命名“当前”来表达在场状态时,为了区分现在的早先和晚后,过去和未来就被它合理的连接起来。

由于在场状态意义上的当前和现在意义上的“当前” 被先行的洞察区分开来,所以现在意义上的当前不能规定在场意义上的当前,而是相反的 。在场意义上的当前与此在相互交融,这样,曾经的当前和尚未的当前也以某种方式与此在交涉着。如此一来,当前、曾经和将来就能够以自身的方式在自身中通达此在。“到来,作为尚未当前,同时达到和产生不再当前,即曾在,反过来,曾在又把自己递给将来。曾在和将来二者的交替关系不仅达到同时也产生了当前。我们说‘同时,并以此把一种时间的特征赋予给将来、曾在和当前的相互达到,即它们本己的统一性”。[2]从浅意层面上看,当前、曾经和将来三者的统一性似乎是时间所给予的,由于时间本身就不能被划分为时间性的东西,所以也不能把三者同时确定为时间性的东西,它们的本性规定自身相互融合共属一体!它们是在被我们称为“时——空”的东西中彼此达到的。

所谓的空间是指与人的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是一种在曾经、当前和将来三者相互达到中不言自明的敞开,并且它在当前、曾经和将来的相互达到之前就自行澄明了,因此称其为“前空间”。多维时间的相互传送规定了当前、曾在和将来三维时间的统一性,这种传送把自己看做是本真的,通过时间的本性达到第四维。而第四维的作用和功能又是首要的、初始的,所以可表述为“一种接近的切近”,它不仅持留着时空的敞开,而且这种切近还具有回绝和扣留的特点,因为在曾经中被回绝的东西和在将来中被扣留的东西也都被它保存着。这个特征意味着时间的第四维是清澈的、隐蔽的达到。因此得出,就是当前、曾经和将来得出了本真的时间,规定了三重澄明到达的在场的切近。这种切近接近了人本身,此在是时间性的存在,没有人时间就成了空虚。它本己的就居有时间和存在。综上所述,时间和存在只是彼此之间互相制约的两个“事情”,而不是存在者。所以归隐隶属于“居有”自身,或者说“居有”本身具有自我归隐性。人与居有又是什么关系呢?“只要在居有中有存在和时间,居有就具有这样的一种标准,即把人本身带到它的本真之境,只要人站在本真的时间中,他就能审听存在通过这一居有,人就被归属到本有之中”。[3]

四、总结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是用现象学的方法对此在存在的揭示来显现的,而此在存在问题的提出又与时间问题紧密相连,此在整体性存在的揭示和此在存在与时间的关系都涉及到了此在的时间性问题。时间不仅是此在整体性的存在显现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此在整体性存在的关键因素。此在的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上也体现出了其存在的意义,而此在存在的整体性在死亡上也可得到了体现,时间正是沟通这几个方面的桥梁。

总而言之,海德格尔所崇尚的时间观是人类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的最终归属。首先它阐明了生存是此在的特性,此在在脱离了时间的情况下是无法展开的,但它又的确是面向死的存在。时间在海德格尔哲学中的特殊地位就是被这两个似乎矛盾的特性决定的。其次,海德格尔认为立体的时间含有无限的可能性。此在在这样的时间中充盈着无限的可能性,并向着未来发展。最后,他的时间观成功的解决当代人类的生存问题。此在时时承受着死亡的可能性。想要死亡协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身,领会世界,就要把死亡视为自身的可能性而接受。经历了向死而生,我们才能面对最真实的自己,筹划将来。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朝着无限的可能性竭尽所能的自我展开。另一方面又要面对自身的有限性这一事实,是这样无限展开又有所终结的时间平台给此在提供了展开自身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 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9).

[2]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75.

[3]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85.

作者简介:张蕊,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研究方向:外国哲学方向。

猜你喜欢

存在时间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