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对比角度下《父亲》的英译本探究

2015-07-25武亚萍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英汉对比英译本

摘 要:英汉对比作为翻译学中的核心理论对翻译实践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将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语系结合在一起必然会使两种语言的使用环境、语域等产生相应的变化,对此进行研究应该将语言放置在两种差异性的语系范畴内,所以以英汉对比理论对翻译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本文从张培基的名篇《父亲》入手,对其英译本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在英汉对比角度下分析了这一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汉对比;《父亲》;英译本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发展,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资源不断发生交融,对语言翻译和文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而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将中国优秀文化作品传播到世界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文化更加受到世界的重视,中国文学作品也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文学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以《父亲》的英译本为例,在英汉对比理论的指导下对英译本的泛音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英汉对比理论简析

对比语言学是美国著名语言学研究专家沃尔夫首先提出的学术名词,诞生于外语教学的急切需求下。我国学者许余龙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对比语言学的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认为对比语言学是语言研究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学术研究任务就是对两种或多种语言同时进行对比,说明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并对差异之处进行重点论述,最后将这样研究具体应用于其他研究领域,为其提供科学全面的信息资源[1]。现阶段,我国翻译学理论正向着全面系统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翻译理论之中的“直译意译”和“信达雅”等学术之争。新兴的、更为科学的翻译学理论以对比语言学作为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对比研究资料的使用提升双语研究的准确性,避免翻译出现盲目性。而对于英汉对比来说,这一研究主要通过在翻译中对大量相关资料的占用来对翻译的普遍规律进行归纳,一般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语音对比、词汇对比、语义对比以及语法、修辞对比等。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化发展,英汉对比研究的范畴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扩大,语言习惯以及文化背景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研究领域的逐步扩展。由此可见,在英汉对比研究的指导下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进行分析应该主要关注语言和翻译结构,并分析语言语境对翻译词汇和语法等产生的相应影响,进一步提升翻译工作的准确性。

二、英汉对比视角下《父亲》英译本分析

在英汉对比研究的支持下对《父亲》英译本进行分析,英译本的英汉对比特色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英汉语言系统和翻译句型结构存在相应的差异、英汉语系的语言表达、思维逻辑顺序具有相应的差异、文中存在重复性修辞并且适当使用了英译合译法、对汉语长句进行拆译等,下面本文就结合具体实例对其中几点进行细化分析。

(一)英汉语言特色以及结构类型存在的差异

例:“Father is now over sixty,…,a friend of mine from North China told me”(父亲已经上六十岁了,……,一个朋友从北方回来,告诉了我这样的话)。

分析:这一句为英译本中的典型句,首先,体现出所翻译的汉语是一个连动句,句子的主语可以适当进行承前省略,进而完成多个连续发出的动作,并使所有动词处于并列状态中。而在英文翻译中则将这一句化转换成以谓语为句子核心的主谓句,并且从语句的衔接角度看,这一句的汉语本为意合句,具有明显的形散神聚特征,而英语则是形合句,语句之间的紧密度更强[2]。具体来说就是在汉语语篇中文中的父亲一词为主语,并且在后续发展中连续使用了多个动词,将整个句子分成了几个相对短小的分句,显示出中国语言形散神聚的特征。而英文则有所差异,其主要具有形合特征,一句话之中一般只有一个谓语,将其他动词转化为非谓语结构或介词结构,将原本复杂的句子变得相对简单,明确。

(二)逻辑用语习惯差异以及相应的对应翻译方式

例:“We had all tried to dissuade him from going out to Hankou,but…”(大家都劝他不要在出门,但是……)。

分析:本句采用了相应的増译翻译方式,由于汉语中所指出的出门不是代指主人公年龄大了不方便出门,而是指主人公年龄大了不应该再出门做生意,所以在英译本翻译中不得不适当采用补译的方式,将“from going out to Hankou”这一被汉语省略的部分增加进去,在有效避免歧义的同时,加强上下文之间的联系[3]。

(三)文中重复修辞的具体运用

例:“…and told me what do with them.”(并告诉我这样能够做什么,那样可以做什么)。

分析:汉语语言在表述中讲究工整对仗,一般习惯用排比和对偶等修辞方式,如原文中的汉语“这样能够做什么,那样可以做什么”的本质思想就是要表达“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来干什么”,而在英语翻译中为了避免译文重复,译者将其直接翻译为“told me what do with them”,更加精准得当。

三、结语

根据英汉对比理论对文章进行翻译,可以有效分析英译过程中的具体处理策略,进而提高翻译的精准性,能够清晰表达出原文情感。所以英汉翻译中应该加强对对比语言学学习的重视,逐步提升翻译质量,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译本。

参考文献:

[1] 刘明,田翠芸.英汉对比角度下《父亲》的英译本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8-110,118.

[2] 徐菲菲.《围城》中第三人称指称衔接的英汉对比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95-102.

[3] 吴皆凝.英汉对比赏析《静夜思》诗歌翻译[J].大观周刊,2013(14):14-14.

作者简介:武亚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

猜你喜欢

英汉对比英译本
《孙子兵法》罗志野英译本研究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英汉名词动用分类方法探究
从《论读书》原著和王佐良的汉译本浅析英汉在词法、句法方面的不同
英汉“左/右”空间方位词认知对比
试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
“火”之隐喻英汉对比的语料库研究的目标、方法及途径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