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的民俗化探析

2015-07-25何爱平

学周刊·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可行性反思

何爱平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与前人文化融合之后又创造出了新的文化,这些新文化在不同程度上指引(积极方面)或影响(消极方面)着许多未成年人。国内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给他们以启发和鼓励,让他们学会创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烙下民族英雄的印记,让他们将来为家乡、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关键词:民俗化  必要性  课程资源   可行性    反思

一、实施语文教学民俗化的理论依据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语文教学民俗化的实施已成为必然。我们先来了解它的正确涵义。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里可以查到其标准解释:“民间的风俗习惯。”如大年三十日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和要求:教材编写应“从母语教育的角度,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开阔学生视野”。这些特点也正好体现了我国民俗文化的特色。所以无论是语文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的过程,都应该把民俗文化这一教学资源有机地渗透进去。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运用民俗文化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一)民俗化为语文课程的解读提供了便利

在语文教学中,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分析解读课程文本,学生有可能在知识层面上出现对文本难以理解和知识断层的现象,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源。若从民俗文化这个层面来引导学生分析课程文本,那结局就不同了,它能清晰地梳理出文章的来源、背景等潜在内容。例如鲁迅的作品《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一篇怀念长妈妈的文章。教师在讲读时,如果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解读,那么长妈妈的形象会更加逼真,更加丰满。文中说“她懂得许多规矩”,如:除夕夜把福橘放在床头,大年初一的早上第一句话要对人说“恭喜恭喜”,而且还要把橘子吃下去,以此表达对新年的一种美好愿望;还如,人死了不能说“死了”,必须说“老掉了”,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再有,不能从晒裤子用的竹竿下钻过去,等等。这些规矩其实是典型的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行程中,逐渐形成的习俗、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约定俗成的稳定的民间文化模式。所以,只有从民俗的角度来分析长妈妈,学生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她,理解与之相伴的种种文化现象。

(二)民俗文化为新一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了条件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过于程式化,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要突出实践环节,多角度、多层面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发掘课程资源,合理选择和优化使用材料呢?在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做的。

1.民俗民情蕴涵语文课程资源。如果我们对家乡的种种风俗细细品味、追溯,它们都包含着丰厚的内涵,蕴藏着宝贵的教学资源。这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俗文化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好它。例如,学了《祝福》一课后,可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研究国人如何过年。尽管同为过年,但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过年的方式又有所不同,仅贴春联、供灶神等仪式,在不同的地域就有不同的讲究。这样的节日有很多,像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等,学生可以通过当地博物馆、互联网查阅出其来历及内涵。这种做法既能拓展、提升学生的文化阅历,又能提高他们探索知识奥秘的兴趣。

2.历史遗迹蕴涵语文课程资源。我们甘肃渭源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是古丝绸之路在今甘肃境内的必经之地。《史记》中有记载:沿着古老的渭河而上,隐居首阳山靠采薇菜充饥,以饿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这段历史佳话鲜为人知,源远流长。这一切都可以从我们渭源首阳山的“清圣祠”里,从碑文、诗词等文献中得到证实,找到佐证,这已经成为渭源县的一大文化景观。2014年8月渭源县在此还举办了伯夷叔齐公祭典礼。这样的历史,只要我们用心挖掘,就会发现很多文化传承的精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举行了一次“话说渭源”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布置了以下活动:通过走访搜集一些关于渭源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与同学交流,收集与渭源土特产相关的谚语、俗语等,并写出来,如渭源马铃薯、白条党参、土豆粉、黄香沟鸡(南山放养鸡)等。本次活动使学生着实感受了家乡的民俗文化风采,从而对家乡的自豪感大大增强,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也大有提高,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

3.以“教材”为本,传承文化,感受亲情。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亲情”的文章很多,诸如《背影》《散步》《羚羊木雕》《风筝》《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社戏》等很多篇课文都是通过描写亲情展示人间最真挚和美好的感情的,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潜心钻研和挖掘。通过学习这些课文,我让学生回家对父母做三件小事:给父母洗脚、梳头、做饭,然后把自己做的过程细细写下来。很多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情感、真实感受,效果很好。试想,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何以爱自己的祖国?传统的美德教育最初是从亲情关系、血缘关系开始的,靠的就是世代的传承。一个人从幼儿开始就受到了亲情的薰陶;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它的延续与升华,很好地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的杰出人物:林则徐、鲁迅、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而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这便是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其实,不仅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而且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也有很多关于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内容,比如民俗的变迁发展演化等。然而,随着未来文化的渗透,人们开始热衷于吃洋餐、过圣诞、看外译动画片等的思潮愈演愈烈。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树立“资源”的概念,努力挖掘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然后根据教学目标,重新把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学生只有正真了解了我们的历史,了解了我们自己,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三、中学生的特点为语文民俗化教学提供了可行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还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完全可以利用《地方志》《县志》来了解民俗民情、乡土人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能够准确地引入和有所侧重地加以点拨,以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

四、中学语文课程编排有利于民俗文化的教学

当语文学科的性质重新被确定为“文化载体”时,语文教师更是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高品位的文化素养,重铸新世纪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逐步推进,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发展其审美能力,传统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语文教学课堂,并为众多教育理论研究者所讨论。

五、实施语文教学的民俗化的反思

(一)现实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

在进行民俗化探析的过程中,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利弊,对学生品德培养、人格塑造方面造成的得失;民俗教育无 “书”可教,民俗文化无“处”可学,民俗教育无“枝”可依…….“民俗”渐行渐远的背后,是固守传统与开放理念的冲突、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是由传统文化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的结果。在这些矛盾斗争中所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促使着学生对此做出合理的解读和价值观判定,从而提高学生对现代人生观的认识。

(二)语文教学中的民俗化探析,就是对现代教育对象人格的再塑造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优越,自私而又缺乏独立性。面对困难和打击流泪者居多,求助者不少,独立能够解决者甚少,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民俗文化中挖掘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典型例子去感化与教育学生,让他们克服困难、励志奋进、重塑人格!

参考文献:

[1]谭汝.《民俗文化语汇通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08.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3]李景阳.《语文教学论》.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学教材, 2003.

课题名称:语文教学的民俗化探析,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一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124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可行性反思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