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观:企业家命运沉浮的“文化基因”
2015-07-25鹿川
财富观:企业家命运沉浮的“文化基因”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经济法学士;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MBA);旅居加拿大。擅长市场策划、营销管理、战略管理及策划、以及信息系统工程领域实战运作,颇有建树;著有《管理智慧大激荡》
快乐茶吧成了电视节目的录制现场,某市电视中心财经节目主持人、当地企业家代表人物各就各位,展开了一场以“企业家的金钱财富观”为主题的对话,该节目将在财经频道中隆重推出。
吧主献上了享有世界茶王美誉的稀少罕见的千两茶,特取出一套亮晶晶的银器壶具冲泡。千两茶属黑茶,产自知名产地湖南安化一带,按照古法人工积压而成,用竹叶、棕榈叶包裹,再用竹片捆扎紧实存放发酵。历史上,千两茶多伴随驼队的驼铃声销往内蒙古口外,最早用于泡煮牛羊肉、羊奶茶,具有显著的消食去脂的功效。
电视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一组背景资料:其一,波士顿咨询公司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大陆150万个家庭占有全国财富的70%,而在发达国家,一般情况下是5%的家庭占有50%的财富,可见中国大陆已经成为财富最为集中的国家之一。
美林集团及凯捷公司联合发布《亚太区财富报告》,中国内地百万美元富翁人数达到32万之多,约占亚太地区总数的13.5%。拥有3000万美元资产的超级富翁人数,占亚太地区总数的29.1%。这是其二。
其三,据统计,中华慈善总会8年筹集善款13亿元,其中海外占到50%,港澳台占10%强,内地捐赠不到30%,尤其是商家比例很低。
有关企业家金钱财富观的话语风暴一直没有停歇,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公众热点。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古老的颇具哲思的道德话题在现代社会的情境中被反复提起,只不过由于在我们当下显得尤为突出,且又增加了几分沉重。
今天,我们借快乐茶吧这方宝地,与名扬遐迩的管理专家、茶吧吧主及一向乐于扶持社会公益事业的知名企业家某老板M,共同来神聊这一话题。
某老板M:坐在这里,品茶论道,让我想起了伯克(E· BURKE)说的话,“如果我们能支配财富,就会富裕而自由;如果我们听任财富支配,我们就会真正贫穷。”
电视主持人:好哇!拥有巨大财富与人生荣辱到底有什么关系?那就让我们先从根上谈起吧!
金钱财富观与人生幸福感,换句话讲,金钱财富与幸福指数到底有多大的关系?
吧主:一下子直击话题的最深处,淋漓痛快!
追求幸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然而,幸福是什么?是不是可以丁是丁卯是卯的用拥有财富的绝对值来丈量呢?
古往今来人类行为轨迹证明,幸福实际上只是一种过程的感受,一种目标追求的副产品而已。是否可以做如下简明扼要地诠释:幸福是对人的德性和业绩行为的间接奖赏,而不是直接的结果。
人类研究表明,真正的快乐只有15%与财富有关,并且主要表现在财富早期增值的阶段上,浸润在从无到有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另外剩下85%的绝大部分快乐,并不是来自物质和感官享受,而是来自于心灵体验的精神层面,诸如生活态度、观念意志、友情、家庭、人际关系等等方面。
所以,曾广为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上帝的安排从来都是公道而周密的,“物质永远不会人人平等,但生活快乐人人平等”。
某老板M:人都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说起来轻松但真正认同并且见诸行动却不太容易。
听一听H·IBSEN易卜生这位大师级人物是怎么看待金钱财富的吧!他说:“金钱可以是许多东西的谷皮,却不是里面的谷粒。它能带来食物,却不能带来胃口;能带来药,却带不来健康;能带来相识,却带不来友谊;能带来仆人,却带不来他们的忠心;能带来享受,却带不来幸福的安宁”。
电视主持人:然而,人活一世,总还是要带走一点东西的,肯定不是金钱财富的本身,那一定是一生追求中某种最快乐或者是最痛苦的的体验和感受,以及为社会公众对这种行为体验的评价。
吧主:埃丽诺·罗斯福(EIEANOR ROOSEVEIT)曾这样说过:“幸福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副产品。”循着此逻辑延伸开来,既然幸福是一种副产品,那我们不妨来个刨根问底:幸福会不会是金钱财富的副产品呢?换句话说,就是有了金钱财富必然会有幸福呀!这肯定会是大家心中一个不小的问号。
对于埃丽诺·罗斯福这种富含哲学味道的论断,我们至少可以引申出两方面的认识:一是,幸福感总是寄托于人追求某种物质活动之上的,且以其为载体,如果失去了依托的载体,又用什么来承载幸福呐!二是,幸福感总是产生于人的某种物质追求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追求的过程,又怎么会产生幸福呐!
为此,身处市场前沿离财富最近的企业家们,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管理财富本是天经地义之事,否则他就不可能是称职的名副其实的老板了,充其量算是个浪得其名的江湖混子;但这里需特别挑明的是,企业家万万不能把金钱财富当成幸福直接追求的目标,那样到头来得到的只能是沮丧、失望和痛苦,甚至于带来财富及人生的毁灭。
这正是我开宗明义给出的善意忠告和提醒。
电视主持人:财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人曾这样诠释财富的本质属性,它是人类和谐生活对象化的凝结。说得再大众化一点,金钱财富在保障人们和谐生活这一追求目标上,其价值形式大体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方面财富包含了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物质条件的使用价值,可以用来换取达到生活和谐目标所需要的新的服务;另一方面财富还包含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精神层面的虚拟价值,可以在获得且享受新服务时促进生活和谐。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金钱财富在实现和谐生活目标上扮演着对象化商品的角色,这就构成了全新的财富观念。
吧主:斯特恩(L.STERNE)的一句名言点破了问题的实质:“装进钱包里的不一定都是收益。”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满足心理精神需求效用的财富,不成其为财富,不过是一种物质的囤积;那种让人们找不到幸福感觉“花钱如流水”的财富,就更不能称其为财富,只能算是一种肆意挥霍的任性。
某老板M:大约1700多年前,有一位叫鲁元道西晋人、一生甘愿清苦,好学多闻,著有一本讥讽世人的、流传甚广的《钱神论》,文中这样写道:“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如果这“孔方兄”在社会里真的达到通神的地步,有钱能使鬼推磨,试想那社会正义、良知、亲情、友情都不过是一种装饰而已,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的财富拥有者们,能获得真想要的幸福吗,还是数不尽的麻烦和悲哀呢!
记得美国钢铁大王、慈善家卡内基弥留之际说的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吧主:社会学大师齐美尔著有一部《钱的哲学》的著作,讲述了远古时代的人们拒绝用钱来表达人的内在品质,如祭奠、纳贡、祈祷、盟誓、许愿、赎罪等重大活动仪式,都必须将钱换成实物如牺牲品,绝不能直接用钱。古人此番哲思可谓用心良苦!
电视主持人:这倒是蛮有意思的,足以说明人类先贤们早就用行动昭示了对金钱财富的态度,并向后人传达一种值得恪守且传承下去的原始文明理念,一种确保社会和谐与人类延续的精神遗产。
吧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家爱德华·迪纳,一生致力于研究幸福与收入的关系的研究,其结果显示,人的收入增长时,幸福安宁的感觉随之增长,不过它是有一个上限的,从一无所有到有了房子和稳定收入阶段,幸福的提升是明显的;到了中产阶层时,金钱开始同幸福分道扬镳,如同一个岔路口,二者之间就没有了必然的联系;即便是财富无限量增长,但快乐再不可能也同步水涨船高。
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据资料记载,收入居全球前列的欧美人,大约有10%的人感受不到生命应有的快乐与满足;爱尔兰比美国或瑞典的人均收入低得多,但人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却高得多;高收入国家的日本,国民幸福指数调查却排在世界的倒数几位。
电视主持人:据网上消息,昔日俄罗斯最早发迹的百万富翁俄罗斯传奇人物斯特利戈,24岁就在伦敦建立了金融帝国,还成立了俄罗斯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财富额高达2亿美元,要雇用几十名武装警察作为保镖。后来,他变卖了私人飞机和美国曼哈顿的豪华公寓,携妻带子到离莫斯科南部100英里的森林荒野,摇身一变成为快乐农夫,整日里喂猪放羊。他的一番话令人咀嚼回味:“过去我所想的尽是尽可能最多地赚钱,后来赚到钱,我才意识到富翁生活仿佛是个奴役,似乎关在一个镀金的笼子里,我希望孩子们远离那样的环境成长,如今我生活得很快乐。”
某老板M:当世界首富、亚洲首富在不断推出的排行榜中更迭变化时,人们在艳羡之余总是会把目光投射到财富拥有者们到底用这些白花花的银子干了些什么?说白了就是拿出来多少去回馈社会,并且把这当作衡量金钱财富观的一个唯一尺度。这不过是一个方面,当然是较为重要的一方面,但全面解读企业家的金钱财富观,肯定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
电视主持人:哇塞!看看人家“股神”巴菲特联袂比尔·盖茨夫妇,一下子将自己的约370亿美元的资产捐献给慈善事业,这笔财富约占巴菲特个人总资产的85%。世界哗然,能不给个点赞吗!
某老板M:当社会上弥漫着如此浓烈的“金钱主义”“商品拜物教精神”泛滥之时,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夫妇的慷慨之举,着实给刚刚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我们补上了重要的一课,由此禁不住扪心自问:企业家需要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财富观?
吧主:诚然,如老板刚才所说的那样,肯定不是仅仅以慈善捐赠的数量就能统而概之的,当然要考量从事创造财富、支配财富的全过程。
客观上,大凡杰出的财富主义的实践者,那些伟大的商人和企业家们,无不认同金钱财富具有鲜明的两面性,这也决定了他们自己本身也“一身二任”,一方面是正如媒体和公众指责的那样,他们为了谋求暴利或破坏性创新而拼命地辛苦工作,大多表现为勤奋、创新、敛财,殚精竭虑的去实践财富主义精神;另一面,他们同样代表着为公众服务推动社会发展的奉献精神,比如慈善、奉献、慷慨,笃信自己代替上帝在人间担当起财富再分配的使命。
电视主持人:有一种说法:企业家的人生是一场关于金钱财富的游戏,富人不过是上帝财富的管家。看来,还应该加入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对人生的管理。这样的金钱财富游戏才能得出完整的答案。
吧主:综上所述,我们讨论企业家金钱财富观,多少年来始终是一个热得烫手、极易引发穷人与富人分歧的话题,必须站在企业家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管理财富的全过程视角上来判读,才能得出符合人类普世价值的的正确结论。否则,一定会出现以偏概全、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硬伤。譬如,一个黑心捞金偷税漏税、功成名就之后又大把慈善捐款的大佬,放下“快刀”立地成佛,对其金钱财富观作何评价?再譬如,一个公益事业赞助额并不占先,但从白手起家开始就守法经营,不忘肩上的社会责任,好比叫花子捐出了手里的半个烧饼,又怎样去评价其金钱财富观呢?假如把上面的例子,放在全新财富观的天平上量一量、称一称,较起真来比较一下孰轻孰重,那么,哪一位是社会公众真心认可的金钱财富观的楷模呢?
电视主持人:说一千道一万,衡量企业家金钱财富观的核心指标,就是看企业家能否担当起全部社会责任——法律及道德(包括商业伦理、社会伦理)所赋予的使命。不是听他的宣言多么振聋发聩,而是看一看企业家在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管理财富的全过程中做了些什么,做得又怎么样。
这正是吧主反复强调的关节点,好比是品尝这道茶时的“回甘”,很值得玩味一番!
某老板M:借用《沙家浜》里的戏词,“这茶喝到这个时候,算是品出点味道来了!”真想洗耳恭听吧主的高见。
吧主:企业家秉持什么样的金钱财富观,首先体现在创造财富过程中是怎么干的,在创造金钱财富的同时,是否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义务了。
西方格言:财富是对一个人品格的试金石。几块试金石明晃晃地摆在那里,检验老板们金钱财富观的成色几何。
第一块试金石——体现在对待自然环境资源的态度上。为了肆无忌惮的敛财,是当一个自然环境资源的护花使者,还是做一个浪费自然资源甚至不择手段的肆意破坏者,不惜断了子孙后代的生路。
第二块试金石——体现在对待雇员的友爱及权益保障上。为了肆无忌惮的敛财,是当一个尊重员工、关爱员工、提升员工素质的好雇主,还是做一个恣意践踏员工权益,甚至不顾员工死活不择手段的黑心老板,丧失了最起码的人伦道德底线。
第三块试金石——体现在对待交易方及消费者的诚信经营上。为了肆无忌惮的敛财,是当一个诚实守信、合作双赢、奉消费者为上帝的好商家,还是做一个奸诈欺瞒、犯浑耍赖,甚至不择手段假冒伪劣的泼皮无赖,把最基本的商业规则当儿戏。
第四块试金石——体现在对待法律法规和做人规范的自律上。为了肆无忌惮的敛财,是当一个遵纪守法、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享受人生过程的好企业家,还是做一个蛮横无视市场秩序和行业规矩,甚至不择手段地撞击做人红线的恶人,乃至身陷囹圄在世间留下污名。
电视主持人:这几块试金石摆在那里闪闪发光,如同照妖镜一般,真假“包公”一试便现原形。
吧主:让我们看到了消极的金钱财富观所展现出来的种种乱象:一些玩惯了“空手道”的企业家,堂而皇之靠拖欠政府土地出让金发财,靠欺骗坑害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靠偷税逃税起家,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骗!
一些黑心商家专门打弱势群体的主意,靠拖欠农民工微薄的薪水牟利,逃避员工工伤事故责任,欺行霸市疯狂敛财,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欺!
一些企业靠掠夺式破坏宝贵的自然环境资源,“吃祖宗饭,绝子孙路”,肆无忌惮地将有毒成分掺进食品药品中销售,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损!
某老板M:相比之下,企业家们的捐助慈善之举,善莫大焉,往往会给社会注入正能量;一个和谐社会对于企业家来说,本来就是梦寐以求的大好事,否则,身处兵荒马乱的乱世之中,钱从哪里赚,财从何处来,不得安宁先遭殃的肯定是企业及企业家本身。有一项社会调查显示,5690人的参与调查者中,84.6%的国人已经不能接受目前的贫富差距,对济贫重于劫富的认同率达到73.5%。这一信息透露出社会上存在的仇富倾向,难道不值得搞企业的老板们认真反思吗!
电视主持人:在对待金钱财富上,转过身去看一看一向企业利润为运营活动结果至上、重视利润增长的美国大企业家们,人家又在那里忙不迭地做些什么?
某老板M:一是捐资科普,1999年美国100家大公司共向科普机构捐献25亿美元的现金和8亿美元的物资,当年美国企业界的捐资达到120亿美元。
电视主持人:有的企业老板们可能会说,人家是不是又像国内一些企业那样,颇为张扬地花钱为本企业做广告走秀哇!恰恰相反,这些美国大公司参与的公益活动,大都与本企业的行业毫不相干,甚至超出了本国范围扩展到了世界各地。你说是不是值得给个赞!
某老板M:二是教育培训,《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排名500强的公司中,大约有70%的拥有各种形式的企业大学,开展职业培训和科技培训。拜耳、福特等大公司每年都支持赞助美国国家科技基金会创办的“国家科技周活动”。
吧主:补充一句,现代社会公众十分关注企业参与非营利活动的程度,看你花多少钱真心实意地去做与本行业无关联的公益事业,以此来判断企业的实力和定位及其企业家追求金钱财富的态度。所以,凡是注重社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家,无不热衷于此,哪肯落在人后呀!
这并不是说美国企业忘记了经济效益,统计分析表明,对职工技术培训投入1美元,企业可以得到50美元的高回报,深谙欲取之先与之的道理。
某老板M:“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先生有一个生动而深刻的比喻:“鞋子是真实的,利润只是结果”。
吧主:其次,金钱财富观体现在企业家管理财富过程中,看你如何去支配财富,实实在在地做了些什么,是否真正饮水思源回馈社会了。
国内企业家投身公益事业、捐资社会福利慈善的人大有人在,坐在这里的某老板M,就是值得敬重的代表之一。然而,中国慈善基金会资料表明,拥有社会财富的80%以上中国大陆富豪,对慈善事业捐赠小于15%。2003年的100位《福布斯》上榜富翁,有70%没有上2004年的慈善排行榜。国内工商登记注册企业超过了1000万家,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过区区10万家,说明我国只有1%的企业参与社会福利捐赠事业。
形成鲜明反差的则是另一番情形,宁愿挥霍掉也不愿意捐赠社会。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1000万元以上的宾利超豪华轿车世界销量第一,高档葡萄酒销量全球最大,娱乐场所的豪华程度仅次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某老板M:财富观是企业家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考题。企业家树立正确的金钱财富观,不但可以在思想上解除禁锢,任凭创新思想自由飞翔,而且也能在行为上为创造财富与使用财富提供正确的指导。
吧主:说得好!金钱财富观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尽管有的企业表面上看企业文化的口号冠冕堂皇、时尚动人、文采飞扬,但真实地体现在企业经营活动的点点滴滴上,体现在企业员工群体的行为方式及习惯上,又都是怎么样的呢?企业文化都能折射出企业老板金钱财富观的真实影像。
第一,财富观影响着企业家制定与推行发展战略愿景。为什么有的企业一向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今朝有酒今朝醉呀?为什么有的企业唯利是图、“游击”追风,看别人挣钱就一哄而上?为什么有的企业践踏商业伦理、坑崩拐骗什么都干、置社会责任于不顾呀?为什么有的企业不愿意创新、宁愿把财富挥霍掉、也不愿花在科技研发、培养人才上呀?可以一口气开列出一连串的为什么来。仅以企业奉行什么样的人才战略为例,最能直观地反映出与老板财富观密切关系,“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古往今来几乎成了一条企业崩盘、人才流失的军规铁律。
第二,财富观影响着企业家自身品格特质及行为方式。积极向上的金钱财富观导向之下,表现为立足长远发展的大视野,诚实守信地经营品格,勤奋节俭的管理风格,低调行事的一贯作风,惜才如金的宽广心胸,等等。
电视主持人:是呀,这一点不可忽视。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对于勤劳和节俭来创造财富给出了劝告:“不要浪费时间和金钱,而要充分利用两者。没有勤劳和节俭,我们将一事无成,有了它们就有了一切”。
吧主:《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传奇式人物坎普拉德烈,与别的一掷千金的富翁不同,乘飞机时坐经济舱,搭乘地铁上班,一辆沃尔沃轿车开了十几年,除了社交场合一般不穿西装。
难怪瑞典长期流传一个说法:如果坎普拉德失去了自律,在酒店客房里喝了一听高价可口可乐,那么,他肯定就会到街边的杂货店再买一听给补上。
某老板M:时势造英雄。企业家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也是财富的驾驭者,不能挣了钱光顾自己,或者拿着钱去无度地挥霍,“成由勤俭败由奢”,不能盲目以为改变人生命运的一切都是靠个人的天分和努力,要认识到财富是社会上的老百姓缔造的,最终还要归于社会。且记住《红楼梦》里那句流传已久的警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电视主持人:德国诗人席勒曾说过:“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吧主:谈了好一阵子金钱财富观,末了,我们还必须特别申明一点,企业家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应该得到社会的首肯,企业谋求利润最大化本天经地义,为这些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有利的行为给出N个点赞也不为过!
但也提醒企业老板们一点,如果企业要持续发展基业长青,没有良好的大环境又怎能发展得了呢!所以说,现代企业家不当葛朗台式的守财奴,而要有人文关怀的绅士品格,时刻把社会责任担在肩上,兜里的财富成色才可能是千足金的。
电视主持人:刚好,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及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评选落下帷幕,依据《中国优秀企业公民评估评价标准》,从对所有者负责、对员工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供应商负责、对政府负责、对环境负责、对公共事业负责的7个方面评选出来的,并且特别强调了获此殊荣的企业必须具备入选提名的资格标准是:“该企业业务经营活动不属于非健康企业、近三年来的平均利润不得为负值、三年内没有发生过重大丑闻事件”,以上三条缺一不可。
令人可喜可贺的是,30家企业荣获中国优秀企业公民称号,并通过了《中国企业公民新财富行动纲领》,承诺树立全新的财富观,承担更大更多的社会责任。
【尾声】一档财经节目录制终于关机了,吧主即兴吟诗一首:商战折戟犹可思,莫怨华盖运不济;贪婪难收好与了,大浪淘沙会有时。
·快乐吧主: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