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10~C14 烷基糖苷的合成及其作为乳化剂的应用

2015-07-25陈馥庞敏吴柯颖杨媚

化工进展 2015年7期
关键词:碳链烷基糖苷

陈馥,庞敏,吴柯颖,杨媚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油气田应用化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500)

烷基糖苷(APG)是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发出的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碳水化合物和天然脂肪醇为原料制成。其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能快速而完全地降解成 CO2、水和生物体,无毒无刺激,利于环境保护;去污力强,配伍性能极佳,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在水中有很强的溶解能力,被誉为新一代温和性“绿色”表面活性剂[1-3]。

APG 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早在1893年德国Emil Fisher 就报道了甲基糖苷的制备技术。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开始了对烷基糖苷的研究,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开始着力于烷基糖苷的工业化生产。但是,国内AGP 的发展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产品色泽和气味上,且产品种类较少,在拓展APG 应用领域方面也未能投入足够的力量[4]。

烷基糖苷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泡沫丰富、细腻且稳定,能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有较高的乳化能力,形成的乳液稳定均一,可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作较长时间的存放[5-6]。短链APG 表面活性、起泡性、乳化性都较弱,无法满足生产要求。中等碳链APG 排斥力增加,表面张力下降,乳化性、乳液稳定性相应增强;黏度较高,起泡性、泡沫稳定性较好,与其他表面活性剂有很好相容性,适合作为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组分。长碳链烷基糖苷由于优良的表面性能也可用于制造口腔卫生产品[7]。但碳链过长,会导致烷基糖苷疏水性增强,水溶性变差。因此,研究中长碳链APG 的表面活性及乳化性能对工业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工作采用直接法合成C10~C14不同碳链烷基糖苷,对其结构及表面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应用于乳状液中,对其乳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药品与仪器

实验药品:无水葡萄糖、正癸醇、十二醇、十四醇、对甲基苯磺酸,均为化学纯,购于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去离子水;0#柴油。

实验仪器:旋转蒸发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WQF-520 型红外光谱仪,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DS-U2 偏光显微镜,麦克奥迪集团;高速变频无级调速搅拌机,青岛同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旋转滴超低界面张力仪,北京哈科实验仪器厂;DT-102 型全自动界面张力仪,淄博华坤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产品制备 按比例称取无水葡萄糖、脂肪醇、对甲苯磺酸于三口烧瓶中,安装冷凝管、温度计及搅拌装置,在集热式恒温加热搅拌器上缓慢升温至110℃,恒温反应4 h。冷却至70℃,调节pH值至弱碱性。称取出1g 反应物,采用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判断反应终点,若生成大量砖红色沉淀则反应未进行完全,继续反应直至生成少量沉淀反应结束,得到淡黄色透明液体。

(2)产品提纯 将粗产物中未反应的脂肪醇抽真空旋蒸分离,再用氯仿-水混合溶液进一步萃取残留的脂肪醇,分出下层溶有脂肪醇的氯仿溶液,收集上层水溶液,并旋蒸出水,最后用H2O2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有色物质得到精制产物。

2 结果与讨论

2.1 产物结构表征

对合成产物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并与反应物葡萄糖谱图进行对比,见图1。

图1 APG 与葡萄糖红外谱图

由图1 可知,3442cm-1、3321cm-1为葡萄糖上O—H 的伸缩振动峰;2928cm-1为饱和烃类的C—H伸缩振动峰;1731cm-1、1665 cm-1为醚键C—O—C的骨架振动峰;1046 cm-1为C—O—C 中C—O 键的伸缩振动;1600 cm-1为糖苷特征吸收峰。与反应物葡萄糖谱图对比可知:1384 cm-1为甲基C—H 平面摇摆弯曲振动峰,由于葡萄糖中无甲基存在,此峰即为产物中新增甲基的振动峰;718cm-1为 (CH2)n的骨架振动峰(n>4),更加充分证明了目标产物的存在。同时,产物中2843cm-1对应的甲基和亚甲基C—H 的对称伸缩振动峰、1468cm-1对应的甲基和亚甲基的对称和反对称弯曲振动峰强度增大,表明产物中增加了亚甲基的数量,同时新增了甲基基团。

2.2 产物性能分析

2.2.1 表面张力

采用吊环法测得不同碳链APG 在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值。配制浓度为50mg/L、100mg/L、200mg/L、300mg/L、400mg/L、500mg/L、1000 mg/L、2000mg/L、3000mg/L、4000mg/L 的APG 溶液。使用DT-102 型全自动界面张力仪在室温下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作出对数浓度-表面张力曲线如图2。

图2 不同APG 对数浓度-表面张力曲线图

由图2可知,表面张力随APG浓度增加而降低。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表面张力趋于不变,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表面的吸附达到饱和,开始形成胶束,此时浓度即为APG 的临界胶束浓度。当溶液浓度很小时,APG 以单个分子形式溶于水中及在表面上,随着浓度增大,溶液内及表面上的分子数增多,溶液的表面张力也随着快速下降[8]。

APG 碳链越长,表面张力越低。这是因为APG的两亲结构中—OH 趋向于使分子进入水中,烷烃链则阻止分子在水中溶解使其趋于向外迁移。这两种趋势平衡使APG 分子在液气表面富集,—OH 伸入水中,烷烃伸向空气,使水表面被一层非极性的碳氢链所覆盖,导致水的表面张力下降。碳链增长则增强了其疏水性,使其更易在空气/水界面层上形成紧密排列的吸附层,表面活性升高。

由图2 可知,C10APG 的cmc 为2000 mg/L,最佳表面张力为30.9 mN/m;C12APG 的cmc 为1000mg/L,最佳表面张力为30.2 mN/m;C14APG 的cmc 为500 mg/L,最佳表面张力为29.7 mN/m。随着APG 碳链长度的增加,APG 碳链之间的疏水作用增强,更容易发生疏水缔合作用而形成胶束[9],即在较低浓度下就能形成胶束,cmc 越低。

2.2.2 界面张力

配制浓度分别为200mg/L、400 mg/L、600 mg/L、800 mg/L、1000mg/L、1500mg/L 的APG 溶液为水相,柴油为油相,使用旋转滴超低界面张力在室温下测定其界面张力,作出浓度-界面张力曲线如图3。

图3 不同APG 浓度-界面张力曲线图

由图3 可知,随着APG 浓度增加,油水界面张力逐渐降低。浓度为2000mg/L 时,界面张力可以低至0.1mN/m,表明APG 具有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APG 通过极性头吸附在油水界面上,随着浓度升高,烷基链之间的相互疏水作用增强,形成更多胶束,APG 吸附作用增强,吸附在油水界面上的分子越多,界面张力越低[10]。APG 碳链越长,在水中溶解度越低,分子不易进入水相,容易吸附在油水界面上,产生低界面张力[11]。

2.2.3 起泡性和稳泡性

配制浓度为1000mg/L、2000 mg/L、3000 mg/L、4000mg/L、5000mg/L 的APG 溶液各100 mL,高速(8000 r/min)搅拌1min 后,关闭开关,迅速转移至刻度量筒中读取泡沫体积Vmax,作为APG 的最佳起泡高度,反映其起泡性能。记录从泡沫中析出50 mL 液体所需的时间t1/2,作为泡沫的析液半衰期,反映其泡沫稳定性。所得结果如图4 所示。

由图4 可知,最佳泡沫高度与析液半衰期均随APG 浓度升高而增加,即起泡性与稳泡性增强; APG 碳链增长,起泡性与稳泡性也逐渐增强。泡沫破裂是气泡内的气体透过液膜扩散和泡沫中液膜排水的过程,泡沫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于液膜的强度和排液速率,而这两者又与溶液的黏度和表面黏度相关[12]。APG 碳链越长,泡沫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强,液膜更加坚固,表面黏度增加,排液速率降低,APG 溶液本身黏度增加,因此液膜中的液体就不易排出,液膜厚度变小的速率变慢,延缓了液膜破裂的时间,增加了泡沫稳定性。

2.3 APG 乳化性及乳液稳定性

2.3.1 乳化性测定

在 100mL 具塞量筒中加入浓度分别为1000mg/L、2000 mg/L、3000 mg/L、4000mg/L、5000mg/L 的APG 溶液20mL,0#柴油20mL,盖上塞子,上下猛烈振动30 次,静置,记录从静置开始到分出10 mL 水的时间t,用以衡量其乳化能力,如图5 所示。

图4 不同APG 浓度-最佳起泡高度/析液半衰期曲线图

由图5可知,分水时间随APG浓度升高而增加,即乳化性增强。碳链增加,乳化性也呈现增强趋势。APG 碳链增加会使分子在相界面上所占的平均面积变大,这就迫使一部分APG 分子不同程度地倾斜于界面上,增加了界面膜的厚度。同时在界面上排列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变大,界面膜强度增大,使乳化性能增强。疏水链碳数越多,越利于在相界面上的吸附,有效降低体系自由能,乳液稳定性 越好[13]。

2.3.2 乳液微观形态

综合上述结论,以柴油作为油相,3000 mg/L APG 溶液作为水相,配制乳状液,在偏光显微镜下拍照,获取乳液微观形态,并与常见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 进行对比,如图6 所示。

图6 不同乳化剂形成乳状液微观形态

从图6 可知,C10APG 与OP-10 乳化剂形成的乳液液滴大且不均匀, C10APG 由于在其大液滴间隙出现许多细小的液滴,填充性较OP-10 稍好;C12APG 和C14APG 乳化剂形成的乳状液液滴尺寸均一、分散均匀。尤其是C14APG,液滴排列紧密,细液滴更多,粒级间桥接作用强,粒径大小不同的乳滴形成粒径级配,从而使液滴更加稳定。

将C14APG 作为乳化剂形成的乳状液分别放置1h、12 h、24 h,在偏光显微镜下拍照,获取乳液微观形态,如图7 所示。

由图7 可知,C14APG 形成的乳液液滴大小基本均匀,尺寸在几十微米。放置12h,乳液紧密性、填充性没有明显变化。随着放置时间增长到24 h,乳液稳定性稍有减弱,液滴紧密性稍有降低,尺寸均一性降低,细液滴变少,稳定时间对APG 乳化性能无明显影响。

通过以上微观照片可以看出,C10APG 与OP-10形成乳状液由于液滴的聚集及聚并速率较快,使乳状液脱水速率较快,脱水率较高;C10APG 由于糖苷上的—OH 通过氢键作用与水分子紧密结合,使得其稳定性好于OP-10[14]。而C12APG 与C14APG形成的乳状液体系非常稳定,这是因为APG 吸附在油水界面上,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又对乳液液滴的稳定起到增效作用,形成的乳液液滴界面膜强度较大,乳状液的稳定性较高[15]。随着放置时间延长,油水界面膜强度有所降低,使得乳状液稳定性降低,但由于乳液中小液滴的填充作用,使得乳液仍能克服沉降与分层作用保持稳定状态。

图7 C14APG 乳液不同放置时间微观形态

3 结 论

(1)以无水葡萄糖和脂肪醇合成了C10APG、C12APG、C14APG。红外光谱验证了产物的结构。

(2)随着APG 浓度增加,表面张力、界面张力逐渐降低,起泡性与稳泡性增强;APG 碳链越长,表面张力、界面张力越低,cmc 值也降低,起泡性与稳泡性逐渐增强。

(3)APG 作为乳化剂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形成的乳状液体系稳定,随时间变化乳业微观形态无明显变化。APG 浓度增加,乳化性增强;碳链长度增加,乳化性也呈现增强趋势。

[1] 李和平,李梦琴. 淀粉基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及其应用[J]. 化工进展,1997,16(5):30-34.

[2] 胡立红,周永红,宋湛谦. 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合成及应用[J].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5,39(6):25-28.

[3] 聂容春,王杰,徐初阳. 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发展现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3):66-69.

[4] 刘艳蕊,由文颖. 环保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现状分析[J]. 天津化工,2014,28(3):5-7.

[5] 汪多仁. 烷基糖苷的合成,性能及应用[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1999,20(4):38-40.

[6] 杨朕堡,杨锦宗. 烷基糖苷——新型世界级表面活性剂[J]. 化工进展,1993,12(1):47-52.

[7] 孙勇伟. 烷基糖苷的物化性质及在硅丙乳液聚合中的应用[D]. 武汉理工大学,2009.

[8] 王青宁,宋莹,张飞龙,等. 甘薯淀粉糖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工科技,2010,18(2):9-13.

[9] 欧阳向南. 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荆州:长江大学,2013.

[10] von Rybinski W. Alkyl glycosides and polyglycosides[J]. Current Opinion in Colloid & Interface Science,1996,1(5):587-597.

[11] 郑延成,韩冬,王红庄. 双尾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质[J]. 石油化工,2007,36(3):285-288.

[12] 于宁. 烷基糖苷的合成及物化性能分析[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13] 赵艳涛,孙永强,康保安,等. 脂肪酸甲酯无规聚醚结构与性能关系[J]. 纺织学报,2009,30(9):59-64.

[14] Ahmad N,Ramsch R,Llinàs M,et al. Influence of nonionic branched-chain alkyl glycosides on a model nano-emulsion for drug delivery systems[J]. 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2014,115:267-274.

[15] 王增宝,白英睿,赵修太.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碱复合体系乳化原油实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6):3981-3985.

猜你喜欢

碳链烷基糖苷
CYP17A1基因His373Asn纯合突变的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合并糖尿病1例临床分析
麻疯树叶中3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规律总结
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策略
碳链异构有关的同分异构体书写补遗
烷基胺插层蒙脱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研究
利用烷基糖苷迁移和扩张共轭亚油酸囊泡pH窗口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丁基糖苷
五种小麦麸皮烷基酚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初步的机制研究
十二烷基苄磺基甜菜碱的合成及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