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角接触球轴承掉块分析
2015-07-25梁霄可成河赵四洋赵宁宁
梁霄,可成河,赵四洋,赵宁宁
(1.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 110862;2.驻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军事代表室,沈阳 110043)
轴承对主机的工作性能、寿命、各项经济指标及可靠性均有很大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航空发动机轴承失效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1]。因此,准确判断航空发动机轴承失效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意义重大。轴承失效分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影响因素很多,工况条件及轴承内在质量都必须考虑,要具有详尽的原始资料,如轴承服役前后的经历、现场记录及收集的失效零件,并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程序和步骤,才能确定轴承失效形式,找到失效的原因,得出正确的结论[2]。
某航空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振动偏大但振动值没有超标,在故障检测中发现高压前支承轴承(多为三点角接触球轴承)内沟道表面出现了裂纹及剥落掉块。对于这类故障,除需更换新轴承外,还须进行发动机附加试车,不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主机的正常运行。因此,通过对故障套圈进行断口形貌观察及金相图谱对比,探究故障机理、分析故障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故障的发生。
1 故障现象
高压前支承轴承(以下简称前轴承)内沟道表面出现裂纹及剥落掉块的故障件宏观形貌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所指处为剥落掉块位置。
图1 故障轴承内圈宏观形貌
内沟道表面裂纹形貌如图2所示,目视放大镜观察,可见沿周向约15 mm长的区域内出现了半网状裂纹,共15条左右,长度为3~7 mm。
图2 故障部位放大图
内沟道裂纹区域可见3处明显的剥落掉块现象(图3),掉块坑底呈现新鲜的金属光泽;对内沟道表面进一步放大观察,未见球和沟道有擦伤痕迹,且表面未见氧化。
图3 剥落掉块形貌
2 故障检测及轴承受力分析
轴承选型得当且维护和润滑良好,其使用寿命一般均能超过计算寿命,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意料以外的早期损坏[3]。轴承出现早期损坏势必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情况。
2.1 统计分析
取批生产发动机厂内试车后故障检查样本数据,结果表明:前轴承因内沟道表面有裂纹及剥落掉块报废的故障率仅为0.5%,且外场正在使用的发动机通过滑油光谱分析、磨粒分析也未见异常。由此可见该故障应为小概率偶发事件,必然存在异常之处。
2.2 理化检查
2.2.1 微观检查
用扫描电镜对3个掉块坑的内侧面进行放大观察,未见疲劳特征,均呈如图4所示的脆性断口形貌;利用背散射图像观察掉块部位及微裂纹处,未见与材料有关的冶金缺陷。
图4 扫描电镜图
2.2.2 硬度检查
硬度反映材料阻止压入的能力,因此,硬度也反映了材料阻止磨损的能力。可用静态或动态的方法测量硬度[4]。文中采用静态方法测量洛氏硬度,每个部位测量3个点,具体数据如下:
(1)内沟道微裂纹附近硬度分别为63.0,62.8和63.3 HRC;
(2)内沟道其他部位硬度分别为63.3,63.0和63.0 HRC。
测量结果表明:内沟道硬度符合标准要求,可排除异物压入和异常磨损导致失效的可能性。
2.2.3 金相检查
沿沟道面法线方向切开半环,磨制金相试样进行观察,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均匀分布的碳化物。沟道表面法线截面处裂纹深度最大处约1.1 mm,截面试样上裂纹形貌如图5所示。
图5 截面试样上的裂纹形貌
2.2.4 检查结果
(1)前轴承内沟道表面裂纹为应力裂纹,呈半网状分布。
(2)掉块坑内未见疲劳特征,均呈脆性断口形貌,未见与材质有关的冶金缺陷。
(3)半环法线截面裂纹最大深度约为1.1 mm。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
(4)能谱分析材料符合Cr4Mo4V钢标准。
2.3 受力分析
理化分析表明,前轴承内沟道表面裂纹为应力裂纹,呈半网状分布,因此有必要对该轴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滚动轴承是通过外壳(轴承座)和轴承受并传递载荷[5]。轴承受力状态比较复杂,尤其是三、四点角接触球轴承的受力状态更加复杂。前轴承载荷的传递路线是:轴向和径向载荷通过内圈、钢球、外圈再传递到轴承座。
在载荷作用下,接触区域变形,载荷作用在微小的接触面积上,使接触部位邻近区域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通常滚动轴承内的接触应力在2 000~4 000 MPa。轴承的静承载能力除材料本身的性能外,还受接触面间的压应力分布,特别是剪切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最大静态切应力发生在接触表面下一定深度处,作用在与坐标轴y和z成45°的平面上。轴承在承载下运动时,表面下平行于滚动方向的切应力将按交变应力规律变化,在某一深度其幅值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动态切应力。最大动态切应力对接触疲劳裂纹的发生和扩展起主要作用,而最大静态切应力对接触表面下的塑性变形起主要作用。
当轴承零件所承受的应力超过材料极限时,其内部或表面便发生断裂或局部断裂现象。由于某种原因,如热处理不当、局部磨削过热等非正常操作均可能导致套圈内部产生异常应力,轴承工作过程中,沟道承受相当高的交变接触应力,极易产生裂纹、剥落等损伤,最终导致轴承早期失效。
3 综合分析
通过上述故障统计、掉块观察、金相检查及轴承受力分析,可以看出局部半网状裂纹的产生与零件加工有关(出现了二次淬火层),排除了滚动接触疲劳、安装偏斜以及供油不畅过热导致硬度降低等情况。
3.1 磨削裂纹
通常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有:(1)在磨削金属表面时产生大量的磨削热,这种热量可使磨削表面温度快速达820~840℃,如果磨削时冷却不充分,磨削热足以使磨削表面薄层重新奥氏体化,随后再次淬火成为马氏体,使表面层产生附加的组织应力,最终可能导致磨削表面产生磨削裂纹;(2)零件淬火、回火后组织中还可能存在残余奥氏体、网状碳化物或内应力,磨削热可进一步引起组织转变或应力再分配,最后导致产生磨削裂纹。例如,当磨削的零件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在磨削热影响区内的残余奥氏体发生分解,并转变成马氏体,引起零件局部体积膨胀而形成组织应力,当这种应力大于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限时,即可形成磨削裂纹[6]。
综上所述认为,前轴承内沟道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如瞬时进给量过大或对刀时暂时关闭冷却液,致使短时冷却不良,产生局部二次淬火层,导致套圈内部产生异常应力;使用时叠加了轴承工作过程中施加的工作应力而产生裂纹,裂纹扩展进而在裂纹闭合处产生剥落掉块。
3.2 试验验证
为验证分析结论的正确性,进行了相应的试验再现,即在试样套圈磨削加工时,短时间停止供给冷却液。加工后将试样拆下进行酸洗检查,发现内沟道表面出现了裂纹。表明磨削过程中即使短时的冷却不充分,工件表面也会出现磨削裂纹。试验结果再次印证了前轴承内沟道表面裂纹确为磨削应力裂纹。
4 防控措施
根据故障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进一步加强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除按工艺粗磨后100%酸洗检查烧伤、细磨每批和每班次的首件进行酸洗检查烧伤外,每加工10件抽检1件做磁性无损烧伤检测。
(2)优化零件磁粉探伤检查工艺。
(3)装机使用前核查轴承厂家试车的相关资料,保证装机轴承的质量。
(4)对不具有批次性偶然发生的故障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与故障轴承同批次轴承可装机使用,已随发动机交付出厂的轴承亦可继续使用。
通过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之后,未再发生类似问题。
5 结论
(1)发动机前轴承内沟道表面裂纹是由于沟道表面磨削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产生局部二次淬火层所致。
(2)此故障为早期故障,且具有小概率偶发特性,可以在厂内通过试车暴露出来,可防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