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铁路枢纽建设管理解缠

2015-07-25孟庆宏

铁路技术创新 2015年5期
关键词:破解枢纽铁路

孟庆宏

兰州铁路枢纽建设管理解缠

孟庆宏

摘 要:铁路枢纽专业繁多、相互掣肘,其改造、升级牵一发而动全身,规划设计、改造内容、改造施工的过程均困难重重,尤其难在对相互渗透其中问题的破解。如不同专业之间的交互依存、征地拆迁与建设工期的突出矛盾、开通时序与建设方案的交融、运输组织与施工效率的相互依赖等。铁路枢纽建设的难题不仅仅是简单叠加,更是“缠绕式”多维呈现,通过对兰州铁路枢纽在设计、施工、验收、开通中的一些案例分析,阐释破解“缠局”的关键在于找准交融点,系统谋划、动态拆解。

关键词:铁路;枢纽;建设;缠局;破解

在铁路枢纽改造中,铁路系统内、外两方面的困难并非简单叠加,而是交相缠绕、相互融入,而建设管理就是一个“解缠”的过程。以兰州铁路枢纽6年来的改造、升级为例,对“缠局”的疏解伴随施工各阶段。在遵循建设程序的同时,用新的思维方式系统考虑、科学决策、单项突破,是走出困境的关键点。

1 概况

1.1 兰州铁路枢纽原状

兰州铁路枢纽自20世纪50年代投入使用,衔接陇海、兰新、兰青、包兰4条干线。从平面布局看,兰州铁路枢纽是以陇海、兰新线为东西方向主轴,客运站与货运站顺列布置的“一”字形枢纽。枢纽内共有车站14处,兰州客运站1处,兰西编组站1处,工业站2处。兰州西站为编组站,设有枢纽内最大的综合性货场。枢纽地区各站连接岔线近100条、产权单位数十家。

兰州市地形为两山夹一河。枢纽范围内的铁路线路、车站全部设在黄河以南。

1.2 改造升级的主要难点

一是改造范围大。根据规划,自2009年起,陆续有兰渝铁路、兰新高铁、宝兰客专、中川城际等6条铁路引入,改造涉及枢纽内各站,全部改造后,对旧兰州铁路枢纽的设备性能和管理模式是颠覆性变化。

二是施展空间有限。既有4条干线在兰州铁路枢纽内临山而建,近70%的线路穿过市区。新建的6个方向铁路同样存在此问题,如兰州西站为了给施工创造条件,拨移营业线达15次,西固水厂桥在2条营业线间不足10m的范围内施工完成。

三是外部因素制约。兰州市区人口密度大且用地紧张,至今已完成项目共征地约11.33km2、拆迁约200 万m2,共迁移各类管线约数百千米,包括城市天然气主管道、军用线缆;迁移高压铁塔20多处。

四是工期安排紧凑。最先开始的兰渝引入兰州铁路枢纽工程,工期只有18个月、包括12.6km长隧道和三级七场规模的编组站。2012年开始的兰州西站工期从36个月调整为22个月。之后跟进的货场、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同样工期要求较高。

五是技术更新考验。兰州铁路枢纽在使用60多年后,在改造中要一次性将传统模式更新为最先进的方式和技术,给建设者、管理者都带来多种考验。

六是地质条件复杂。兰州铁路枢纽范围内包含黄土、砂岩、泥岩、砂砾石等不同地质,有多处段落地下水丰富,不利于地下结构物的施工组织,对路基施工质量的考验艰巨。

2 缠例

铁路工程建设有序推进,贵在厘清责任后,各方围绕既定的计划履行各自管理、协调、监督、控制等责任,共促目标实现。铁路枢纽建设中,过程中的新问题层出不穷,经常引起新的责任交融点,这正是枢纽建设的“缠”。

2.1 时序调整引起新的交融

原定接入兰州铁路枢纽的顺序是:兰渝铁路(含新编组站)→新客站→兰新高铁→中川、宝兰本线→新货场、集装箱中心站→银兰客专、兰合铁路等。自2010年起新出现的几个变化,打乱了这一规划。一是因地质等因素,影响兰渝本线按时接入;二是宝兰接入的方案重新规划研究;三是对新客站的规模重新规划研究,对车场布局、场间联络线重新考虑。这些变化的出现,使原本在时间、空间上呈链条式影响的各线,新增加部分段落停工、部分专业重新考虑、部分设备停止安装、部分方案优化甚至推翻的局面,且必须“跨界”研究过渡方案。而根据统一要求,兰新高铁的开通时间不变,引起所有后线对前线“腾位置”的巨大期盼。

2.2 外部因素引起新的交融

在征拆中自始就遇到各类情况,最久的一户拆迁对象拖延至今、在线路开通后仍未搬迁(不影响线路开通运营)。征拆影响结构物和路基施工都是常见问题,有一处征拆完不成即打乱原计划。

2.3 行业特点引起新的交融

运营铁路管理规定较多、制度常新。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新问题制约着工程推进。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行业政策时有更新,建设过程中各专业新规范、新要求与原设计标准冲突的问题较为普遍,打乱原计划。

2.4 地方规划引起新的交融

一个新铁路枢纽的改造、升级会历时多年、有的甚至超过10年,个别大型枢纽甚至更久。其间,城市发展规划、规模调整必不可少,对在建铁路的配套需求,对后期计划新引入段落的新需求,都是常态。

2.5 参建单位引起新的交融

枢纽建设中,项目管理机构面对较多的施工、监理、设计、咨询、第三方检测单位和大量物资供应商。如兰州北编组站SAM系统调试中,项目管理机构副指挥长常驻现场协调信息、信号专业和研发单位,才顺利完成了调试。

参建单位带来的交融点,还体现在设计单位。如新客站建设中,车场、站房、客服、地方配套工程,共有4家设计单位。

枢纽建设的出图时间与原定工期是客观的矛盾体。不论是过渡方案还是结构物优化等单项方案,优化是无止境的。而工期有限的特性,要求必须找到合理方案、合理时间、合理空间的临界点,以求共赢。如兰渝铁路引入兰州铁路枢纽的西端疏解线处,受地方因素影响,对连接处平面位置优化了50cm,对地方政府负责的南山路立交桥和工务段道口看护工作等,均带来调整。

3 对策

解开枢纽建设的“缠局”,需铁路局和地方政府一起发力,而项目管理机构必须按建设单位统一安排,牵起“解缠人”的头,把单项管理工作融入工程总体的推进中。

3.1 宏观思路

要厘清解缠的思路,研定解决的策略和办法。围绕新出现的责任交集、工期交集、工程界面交集,对原计划采取纠偏措施、分专业补欠;对新出现的问题逐个分析责任原因、影响程度,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3.2 处理原则

一是依法合规、科学有序。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要求。协调地方政府发挥征地拆迁责任。涉及变更工作的,在充分沟通后,不论如何组织推进,必须留足第一手资料。

二是内外无别、同等对待。枢纽内的“缠”,个个都有可能是“死结”。为让其变成“活扣”,对铁路行业内的、涉及地方政府的问题,都要作为关键项点同等对待、事事用心。

三是及早联系、暴露问题。不主动、及早暴露问题,是枢纽建设的大敌。采取对接、研究等措施把问题充分暴露是必须坚持的原则。枢纽建设最怕的是对问题掌握不全、不深。

下图所示是同一阅读器由不同天线执行标签清点任务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清点任务由两轮清点来完成,阅读器的两个天线各执行一轮清点。P200是阅读器,P210与P230是连接在阅读器P200上的两个天线。P220是天线P210的标签识别覆盖范围,P240是天线P230的标签识别覆盖范围。P250是天线P210和天线P230都能清点到的标签范围。标签A是仅第一轮清点能清点到的标签,即只能被P210清点到。标签C是仅第二轮能清点到的标签,即只能被P230清点到。标签B是第一轮和第二轮都能清点到的标签,即能被P210和P230清点到。

四是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兰州铁路枢纽建设中,征拆、方案、工期、时序等方面的问题不同,而且同一类属内的许多问题也不相同,要精心研定解开每一个“缠”的步骤、技巧。

五是牢记主线、简单高效。参建各方都要围绕项目管理机构的解缠思维,突出在短时间快速解决问题的主线,以简单、高效的解决问题为标准。

4 解缠的要点

4.1 常态沟通信息

与铁路总公司的沟通、汇报,要侧重于时序控制、重大方案优化、重要技术设备选型等,争取及早敲定。与设计单位的沟通,除供图协议外,重点是关键图纸的进展、重点方案的进展。与施工单位集团公司的沟通,可以“项目经理考评”、“大型机械化到位率”、“对项目部激励方案”等不同方式进行。与业务处、设备单位的沟通,要在建设全过程综合考虑,通过前期对接、整改问题,为开通前的高效验收创造条件。

与地方政府的对接,除征地拆迁外,重点考虑城市规划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从铁路局和地方政府双方规划设计阶段起就充分发挥研究优化,从源头堵塞后期的问题,减少浪费。对市政接口、热网、电网、站场排洪通路、环水保验收、上跨立交移交等重点单元,也需要不时对接。

4.2 调整关键路线受技术指标和工序衔接影响,客站、编组站、连续梁、隧道等结构的关键路线基本不可调整,如连续梁悬灌或转体施工,无法增加新工作面,工艺的必要时间不能压缩。但对于多线同时引入枢纽的情况,则可根据现场进展和既有铁路分布情况,对关键路线调整优化。以兰州铁路枢纽为例,在兰渝引入工程、兰州北编组站建设中,以运梁路径为核心,逐条分析改建包兰线、水源联络线、北环左线、北环右线、砂金坪专用线的架梁、铺轨节点,果断调整原关键路线,改为主攻水源联络线,对应的关键施工是大砂坪特大桥连续梁以东段落6座桥梁、3座短隧道的施工,经过加强管理后收到效果。

4.3 落实内控目标

解缠的目的是确保工期,对分部、分项工程等单元的工期要求极高,往往因一处滞后就会衍生新的工期影响范围。对各单元原定内控目标的有效控制是解缠的前提。

此外,严格按“三化”、“四预”理念和标准化管理、网格化管理等新的理念要求,精心控制好安全和质量,不给枢纽大局添乱,也是解缠的前提和基础。

4.4 对接赢得支持

离开各方支持,枢纽建设举步维艰。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用好政策、满足需求,赢得对方支持。如在市政工程上跨或下穿铁路立交施工时,对方单位缺少营业线施工的经验,铁路方发挥出综合优势协商代建,可为其压缩较大管理成本,增大施工质量安全的可控性。在停用岔线过程中,在产权单位的支持下,尽可能延长停用时间,为结构物施工创造条件。

4.5 成立专门机构

面对不同性质、不同时空的“缠绕”,除在顶层设计方面系统考虑、通盘谋划外,用专门的力量集中突破问题,也是必要条件。以兰州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的6个专门机构为例。一是专门的征拆部门;二是专门的前期工作组;三是专门的既有线管理小组;四是专门的方案研究小组;五是专门的变更管理小组;六是专门的科研攻关小组。

4.6 跳出传统思维

从大处着眼,采取反向思维等方式,利于问题解决。几经分析比选,将兰渝引入工程的制梁场及早选定在兰州以外,使运梁路线及时确定,配套的相关手续办理等工作及时跟进,并未影响架梁进度。在兰州西站施工中,36个月的工期调整为22个月后,调整原施工次序,合理调整土方开挖时间和施工组织方式,解决了土方不能开挖、站房单位不能进场、设备材料不能跟进的问题。

4.7 系统解决问题

枢纽建设的各种“缠局”之间,往往存在新的“缠”关系,环环相扣。研究解开一个技术疙瘩时,尽可能将各种因素考虑全面,系统研究和解决。兰渝铁路引入兰州铁路枢纽的西端疏解位置,涉及兰新线、兰新联络线、兰枢环行线3处道口,在新线建设中与市政府、路局有关部门一并深入研究后,综合考虑新线连通时间、平改立难度、交通影响程度等,对3处道口分时段一一消灭,从源头杜绝了安全隐患,得到路、地一致肯定,并解决了既有线落道等难题。在兰州西站建设中,系统考虑观感、设备功能、工期等因素,对24个设备单元合理移设,收到温度调节功能不变、增加候车厅空间的综合效果。在西固黄河特大桥等跨越人口密集区的桥梁建设中,系统考虑征拆影响、工期、结构形式、建设空间等,先后组织了上百处优化,节余资金近2亿元。

4.8 创新工作方法

采用新办法、新机制解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兰州西站拆迁工作中,针对新站房位于原编组场位置的特点,建设单位协调地方政府将拆迁委托建设单位实施,铁路局发挥统一协调指挥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拆迁任务。在一些疑难征拆中,采用“36计”的策略逐个研究突破,建立了许多新的工作机制,创新了工作方法。

4.9 全程风险管理

铁路枢纽涉及客站建设、编组站建设、新线接入、既有线改造、货场建设、集装箱中心站建设,风险要素繁多。在设计、施工以及运营全过程中的风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自始就要系统研究风险控制策略,是破解质量安全“缠局”的核心。对于跨越黄河、跨越既有铁路的大跨结构物,建设单位在前期工作介入后就持续关注,提出优化意见。对于穿越黄土等软弱围岩段落的长大隧道,与天然气管道交叉的隧道,与新建隧道立体交叉不到10m的隧道,对喇叭口结构隧道,同样做好规划、设计、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对既有线连接施工,同样全程考虑风险和规避措施。

4.10 建设枢纽文化

铁路枢纽建设中的解缠工作是一个辛苦的过程。每一个枢纽的缠例都不一样,但解决问题的导向、办法大抵相同,可概括为“想在前、盯到位、建精品”。培育项目各方团队和个人的解缠能力,打造有效巧干的难题突破品牌,是枢纽建设的必须。

5 结束语

铁路枢纽建设解缠的要点,在于围绕“快”字开展工作。为快速解决疑难、推进建设,需要各方用心投入缠局,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策略。

孟庆宏:兰州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中川铁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甘肃 兰州,730000

责任编辑 苑晓蒙

中图分类号:U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1X(2015)05-0011-04

猜你喜欢

破解枢纽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公司僵局的破解
如何破解县域中小型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信任障碍和破解思路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