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刻生命的赞歌

2015-07-25

天工 2015年6期
关键词:玉雕雕刻大师

文  其 妙



雕刻生命的赞歌

文其妙

刻刀还未拿起,佛已在心中。他仿佛已经看见刀在石头上留下的线条,光滑曲折。思考时的表情还未从脸上退去,眼中却有一丝笑意。他的心情和他的表情一样,微微的变化着。虽然这样的生活在别人看来很枯燥,每天对着石头,但是王共志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尤其是一个想法在脑海中迸发出来,喜悦就填满了心间。这种感觉像厨师做了一道满意的菜肴,学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钟馗》 王共志/作

对于王共志,我是先闻其名后见其人的。做杂志之初,需要一些优美的作品图片,来修饰文字。李维翰老师推荐了王共志,并发来一组作品——原料都是灵璧石。黑与白的强烈对比,精细的雕工,巧妙的构思,把我带进了作品的世界里。有些美妙微微的在脑海中游动,尽然令我生出许多感动来。这些作品的世界里,有佛的安详肃穆,天山姑娘的活泼,花的绽放姿态,这一切仿佛不是石头,而成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中有百般滋味,只是这滋味更加的突出、明锐、亮丽,更为鲜艳,鲜艳中隐涵着创作者的心思。

《佛愿》 王共志/作

看过这些作品以后,总觉得意犹未尽。在参加各种展会的时候,我总是希望看到“王共志”这个名字。这种希望,无关乎利益往来,只想再从他的作品中见到惊喜。当然,每一次都不会失望,年仅四十岁的他,也正好是玉雕的黄金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每一次总能够让自己的作品显眼起来。由于关注,我也曾听到过柳朝国、王金厚等大师们对这些作品的褒奖与希望。

《昭君出塞》 王共志/作

作品看久了,总会对创作者有些想象。想象他有怎样的相貌,怎样的衣着,怎样的谈吐或者说怎样的境界。思维像一把画笔,能够迅速的让他的形象清晰的出现在脑海里,虽然是想象但是也有模有样的。他是不是该留着小辫子或者飘逸的长发呢,才会有如此饱满的思维。他是不是应该言语不多呢,抓紧一切时间在思考。他是不是应该西装革履,皮鞋擦得铮光瓦亮呢,这才与他的作品相一致。这些话在我的脑海里存在了很长时间,很长时间我也没有去理会,总是觉得理所应当。

见到王共志是在北京的某展会,大师云集,作品琳琅满目。来的大师是真正的大师,阅历与经历,学识与人品都配得上这样的称号,能够请得动如此多的大师,可见此次大会规格之高。王共志去了,我也去了,当然,我是去学习的,或许学习也谈不上,只是去见识见识。

《凌寒》 王共志/作

在洪顺兄弟的引荐下,我认识了这个慕名已久的人。眼前的这个人,和我用思维画出的那个人大相径庭。个头不算太高,夹克外套显得朴素而随意,很轻松的交流与谈笑。我总认为与有些人交流很累,很沉重,从而退避三舍。他的形象虽然让我有些意外,但是也令我惊喜。我一直认为,过早端起来的架子,迟早会成为发展的羁绊。其实,这样随意一点挺好。

王共志是刻苦之人。从发现灵璧石作为原料可行之后,数十年的探索和研究。每天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工作的状态。没有需要外出的情况下,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室,选料、构思、画图、雕刻,一遍遍的重复,一遍遍的摸索,从而也一点点的累积和成长。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成功之人必然刻苦。鲜花与掌声之前,必然是日复一日的修炼。玉雕是他的职业,同时也是他的爱好。他说,雕刻是一个创造美的行业,一个人能从事创造美的行业是一种幸运,喜欢它并能从中找到乐趣更是一种幸福。

王共志是好学之人。在展会上他会在每一件作品前停留。看看这些作品巧在哪里、好在哪里,同行的同伴催促多次了,他还是恋恋不舍。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一个卖木雕产品的,便驻足并且头头是道的分析着,哪些可以用在以后的作品中,哪些不容易实施,和木雕老艺人聊得火热。“创作应遵循‘顺势而为,顺其自然’的原则,手法上可结合玉雕、石雕、根雕:木雕等工艺形式”,他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他这么做了,并有心得。来北京他还说一定要去故宫,完全是因为故宫聚集了很多艺术精品,可供参观。饱眼福这种事情,大家乐此不疲。

王共志是朴素之人。对住宿、吃饭没有过多的要求,完全生活在艺术的世界里。他被徐州圈内的同仁们戏称“钻石王老五”,说他抠门、小气、一毛不拔。但是就是这样的人,看到好的原料不惜一掷千金。在某次开完会后,通过竞拍为家人买了翡翠首饰。拍卖是一种标性格的比赛,价钱总是要贵些。但是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钱花在刀刃上。其实朴素不是抠,往往是比较有规划而已。

王共志是有想法之人。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的闪光点。哪怕是钟馗、昭君出塞这样的老题材,也能够雕出新意来,让大家看着舒服。比如《昭君出塞》这件作品,对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就很到位,能够把那种不舍与无奈写在脸上。在塑造一个人物的时候,表情是最难刻画的,最微妙的,因为很多表情都是稍纵即逝的。对表情的拿捏,是要用大量的经历与反复的琢磨才能胜任的。而这件作品恰在表情的刻画与困难之处着力,是挑战自己,也是胸有成竹。

王共志虽然年轻,还不能称为大师、艺术家,但是或许这些潜质,会让他的艺术之路顺畅起来。因为好运气总是会垂青努力耕耘之人。

当然,不是说王共志如此优秀,就没有什么可改进之处。如果要让我选择一条最要紧的说出来,我认为最应该注重创意,扩展题材。玉雕要发展,要坚持传统,同时也要注重创新。让自己的作品刻上时间的印记。王共志的作品大都是汲取传统的题材,拓展甚少。我认为,像《光荣永在 梦想永存》这样的作品应多起来,好起来,鲜亮起来。

王共志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工艺品雕刻工高级技师;

中华玉石雕刻青年艺术家;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金银珠宝业商会玉石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珠宝玉石行业协会理事;

徐州玉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徐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猜你喜欢

玉雕雕刻大师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大师剪我也剪
玉雕青松献祖国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On art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玉雕器皿价值低估受关注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