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闽商的商业文化特质

2015-07-25曾庄日本福建华人华侨同乡总会

商业文化 2015年23期
关键词:闽商福建文化

文/ 曾庄  日本福建华人华侨同乡总会

福建闽商的商业文化特质

文/曾庄日本福建华人华侨同乡总会

闽商是对福建籍海内外商人的统称。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并有着鲜明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的商人群体,他们在中国和世界的商界已经活跃了上千年,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辉煌。由于福建是中国最早的商业出海口,闽商又以漂洋过海打拼创业而著称,因此,闽商也被公认为中国海洋文明的杰出代表。在漫长的经商生涯和创业实践中,闽商的性格品德、价值行为融入了深深的海洋气息,形成了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商业文化——闽商文化。

传统的闽商缘于汉朝末年,在中国经济活动的漫长历史中,闽商作为一个商人群体一直是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之一。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和福建特殊的地域特点相关:福建是多山的沿海省份,人多地少,旧时传统的农业经济难以自给自足;另外由于沿海具有独特的航运优势与对外贸易优势,因此,福建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自古就有依靠海上贸易谋生的传统。这种海上贸易在国内主要以沿海城市为中心开展,在国外,海路由泉州出发,北上日本、琉球,南下则绵延到南洋各国,形成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些海外贸易在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及至今世,闽商作为我国传统十大商帮中少数延续至今的商帮之一,被赞誉为“华商第一族”,因“开放、拓展”的精神而闻名于世。

随着商业贸易的日益繁荣,福建商人群体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共有的思想、行为方式,再加上外人很难听懂的闵地方言,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闽商文化。与所有的文化形式一样,闽商文化内容体系是一个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统一体。在物质层面包含各种闽商活动中特有的语言、行为、风俗、习惯、人物、事件、>GREATARTICLE.登坛论道物品等,在精神层面则体现在重信义、开放、兼容、敢闯敢拼、倡导反馈桑梓、随机应变的闽商精神。闽商精神所代表的闽商社会价值观,明显表现出与内地的差异。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闽人主体是中原移民后代,极大程度上较好地保有了中原文明的文化基因,宗族乡土观念很重,而发达的海洋贸易和开阔的视野赋予了闵商开拓创新的海洋精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晋商、徽商等中原商帮的思想局限性。在福建,歌曲“爱拼才会赢”几乎家喻户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歌正是闽商“爱拼敢赢”的性格写照。翻开历史的篇章,当我们探寻闽商足迹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善观时变、顺势而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闽商精神。这些精神是传统闽商群体的共同基因,是对所有闽商文化现象的高度抽象化。因此,闽商精神构成了闽商文化的核心与基础。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庄国土说,相对于民风较为保守的北方和内地,闽商更具开放和向外开拓意识。传统文化注重的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在福建几乎没什么影响力。闽商闯荡全球的历史显现出典型的海洋文化特征,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商”。

追寻闽商的足迹,如同翻觅一本厚重的史实。远在4千多年前,昙石山文化已显现海洋文明的特征;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近代,厦门、福州位居五口通商之列,马尾船政文化辉煌一时。可以说,海洋、商贸、开放、移民等因子,早已融入福建人的血液,成为闽商商业文化特有的禀赋。

闽商闯荡全球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自东晋迄唐宋五代以来,中国战乱不止,加上黄河地区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因此许多北方人南迁,导致闽粤人口激增,形成人口过剩的局面。同时,闽南和粤东北地处山区,土地贫瘠,“漳泉诸府,负山环海,田少民多,出米不敷民食”。农民没有土地是移民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地民众只能出洋谋生,以寻求生路。“福建地狭人稠”导致闽人外迁的雏形。

闽人崇商盛于元代。唐宋时期,迁徙的闽人为了谋生从家乡带着丝绸、药物、糖、纸、手工艺品等特产搭上商船从泉州出发,顺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将这些商品销往各地区甚至世界各国。如此周而复始。至元代,闽人已经有了固定的商业意识,一些商人因经商需求开始定居异国他邦,拓展商贸往来。可以说,闽商在中国商界活跃了几百年,通过丝调之路,他们创造了东渡日本、北达欧亚、西至南北美洲、南抵东南亚各国的辉煌历史。

明清时期,闽商帮位列全国十大商帮第四位。郑氏海商集团又建立起纵横东亚、东南亚的海上商贸网;到郑成功收复台湾,闽商建成了一个横贯东太平洋与西印度洋的海上商业王国。至此,闽商文化形成了作为中华文明一部分的最重要的文化特质——国际化与市场化。与“晋商”、“徽商”等这些依附于农业文明与封建集权制度之上的商帮不同的是,“闽商”是一个在封建集权与农业文明之外(或者称之为“边缘化”)的最具商业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当“晋商”、“徽商”成为封建集权的附庸、成为“红顶商人”的时候,“闽商”却是封建王朝的“弃民”,是封建王朝“海禁”政策视角下的“走私者”。今天,我们认为明清时期的闽商既是封建传统的叛逆者与挑战者,又是热爱家乡、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爱国者。

历史的巨轮驶至今日,地处腹地,以“红顶商人”为代表,以“贾而好儒”为精神特质,以“官商紧密”为特点的晋、徽商帮已然湮没;地处沿海,以“民本”为生发力量,以外向型为特征的潮汕、宁波商帮则正不断穿越历史的跌宕起伏、狂风巨浪,渐行渐近,有了今日的辉煌阵势。而福建闽商,同样面向大海,同样自“民间”获得原生动力,也正从历史的烟尘中现身,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突现出伟岸身躯,闽商精神与文化积淀可以说是今日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本土资源。

事物发展的辩证关系表明,内因是最重要的、起决定意义的因素。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对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一个艰难的现代化转型。国家文化体系亟需内生的文化支撑。而“闽商”所代表的海洋性文化作为中华整体文化的固有基因,就彰显出巨大价值,其巨大价值集中体现于海洋文明的开放精神!当内生的文化对现实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之时,那么她就是一个和平崛起的强大中国所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中国正在向国际社会展示的是“和平、发展、建设”的坚定立场,这一立场也正是“闽商”在延续千年的商业经营活动中面向世界的一贯立场!

历经千年的演变,如果说第一代闽商是为生计而远走他乡,现代的闽商则是为了发展而向外扩张,在党和国家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时,闽商便大步走到了历史的前台。现在有人这样形容闽籍商人:“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人。”如今,在遍布全球的海外华侨华人中,闽籍人士达1000多万,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闽籍的港澳同胞约120多万人,闽籍台胞几百万人。这些闽籍华人资产存量估计超过3000亿美元。闽商成为国际商界的劲旅,誉为海外三大商帮之一。

最近一个时期,特别是在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团确定了加快步伐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福建自贸区的国家战略,这对福建和整个闽商群体来说无疑起着砥定大局的作用。正如福建社会科学院管宁教授所说,“(闽商文化)弥补了黄色文明海洋基因的缺失,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海洋气质”。闽人先民做出了向大海讨生路、到海外求发展的生存选择,并在一代代人的打拼创业实践和与世界交流碰撞中,积淀了丰厚的营养,演化和塑造出区域色彩鲜明的、自成体系的海洋文明。而要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推进海洋向的自贸区建设,充分发挥闽商的海洋意识和海洋商业文明是时代的必需、亦是明智的选择。闽商商业文化鲜明的海洋性特征正是我国传统的商业文明中最为缺乏的一种指向性特性。这种特性最突出地体现于海洋文明的开放性、国际性和创新进取精神,而不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逐步落后于世界的事实,以及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实践,都充分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具有开放和创新精神的基因,对于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价值。闽商正是以其鲜明的海洋意识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杰出代表,为中华文明海洋气质的塑造添上了浓厚的一笔。至此,“开放、拓展、海洋特质”等关键词早已融入闽人的血液,成为闽商商业文化又一禀赋,令闽商商业文化染上了不顾一切披荆斩浪的风采。

福建沿海一带有“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输阵歹看面”等说法。在经商传统的影响下,“办企业当老板”成为福建人的价值取向之一。崇尚“三分本事七分胆”的福建人不喜欢存款而喜欢创业,他们认为创业过程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他们充满冒险精神,崇尚外出“掘金”,一旦认准目标就不放弃,“赚一块钱再借一块钱”投进去,依靠自己的拼搏精神取得成功。

改革开放30余年来,福建民间资本在国内的投资扩张速度增加极快。据不完全统计,在省外投资兴业的福建人超过600万人。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会长陈春玖介绍,在北京,十块瓷砖中有九块是闽清人卖出的,闽商中的“泉州军团”已有80多万人外出经商办企业,在外企业年销售总额已达3000亿元,相当于在外再造了一个泉州市场。莆田在外经商办厂的已达50多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莆仙军团”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木材市场。从一定意义上说,日本冲绳是闽商的天下,历史可从明太祖遣福州36姓入琉球说起,这里很多风俗习惯和福建完全一致,农作物种类及部分方言也和福州的别无两样。仅福建福清一县,2004年就从日本汇回3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地下的。闽商在美国一直稳步发展,现在仅当地就有30万福建人在从事餐饮、贸易和实体企业,5家闽商企业已经跻身华人在美企业前10名。长乐基本上主控了纽约的餐饮。美国西递银行已经在福州增设了网点,主要就是看上了闽商的外汇业务。在纽约,福州话的使用甚至超过普通话,可以说是懂福州话便可在美国华人街生活。

闽商不仅生活习俗深受海外影响,其语言文化与价值观念也与中原地区发生微妙区别。如老一辈所说的“拐杖”(Dongkai)、针车(Magin)、肥皂(Sammuen)等词汇,均来自西文 stick、Machine、Soap。外来词汇对福建的影响力就如现今粤港词汇对全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西方市场意识对福建地区的渗透。西方的格言“生意场上无父子”,在侨乡广为流传,这是对儒家传统学说典型的否定,但这不表示福建人抛弃了儒家传统,反之福建族群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如股份公司)早在本世纪初就已流行于福建。福建第一批现代企业及最早的市政建设,都出自于华侨之手,抗日战争期间大批工厂内迁内地,国共内战后国民政府战败迁台,许多福建工厂为解放军接收且没能再迁回福建,就连马尾船政的海洋学校也迁到山东。而后福建长期作为对台前线,兼之本身地理条件限制故国家对福建的基础设施固定投资一直是全国倒数第一,这个情况于台海情况好转后,国务院批准支持福建省发展文书正式下发后才逐渐加大力度,推进了闽商建设家乡的力度。

福建的乡土文化习俗,有着浓郁的西洋特色。其生意活动,更贯穿了“经济关系高于一切关系(包括亲属关系)”的西方市场经济原则。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就是闽商商业文化的具体体现。

作为闽商文化的又一背景,其地域的边缘化决定了其文化的边缘化乃至整个闵文化圈的属性。历史上,作为中国边缘省份,福建在中国的经济地位也因此被边缘化。福建人的历史只有靠福建人自己的勤劳来创造,即便历史上的中央政府对福建的资助也无法让福建人达到其基本的生存要求。局部富饶的福建人也很难承担起全省人民的生活重任。到了新中国成立,福建依然处于边缘地位,因为福建是“前线”。自然,人类经济文明绝不会依托在一个即将发生战火的地方。正是因为一段特殊时期内海峡两岸的关系问题,福建继续被忘却,发展步伐也由此再度缓慢,再度成为中国大陆的边缘经济省。但此时的福建人,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认为的历史责任人。

为了解决自身的生存,闽人自发地进行长时间的拼搏,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解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于是,福州人管着三把刀,莆田人做着首饰加工,泉州人做买卖。他们依靠自己的手工艺来维系生存。这些标志着福建农耕时代的商业意识在福建历史上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即便是在动荡的年代里,这些手工业者也冒着种种危险,穿梭于福建的各大城市。时至如今,在他们许多人心中依然回荡着小巷里的叫卖声。即便是中国经济最闭塞的年代,福建人还是敢于走出家门,求得一线的生存机会。这个生命力极其旺盛的群体正是闽商的文化之本。历史已经过去,但这些历史告诉我们,农业经济地区自然产生的生存方式不自觉地为今天的闽商奠定了文化基础。

在此之前,闽商的前人用自己的生命开创了闽商闯世界的先河,更无畏于冲出“山”门。传统是文化的主要组成,不容易消失,它可能短暂离开,却还会依附在人们观念的血液中,一旦有机会就有可能重新回到生活里。

福建人传统观念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是敢于背井离乡。这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自爱,福建人对自己的尊严视为生命,他们怕的是失去自己的面子,仿佛面子比什么都重要。在福建人的俗语中,有句话是具有代表性的:“这个人连自己的面子都不要了,你还能跟他说些什么?没什么好说的。”这对闽商敢于选择自己命运、勇于拼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笔者许多年接触的无数位同乡闽商中,他们无一不说到境外生活的艰辛,无一不暗自流泪,但无一不擦干泪水迎接自己的未来,直至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这便是福建闽商商业文化的又一大禀赋——以商为本。

福建人重商、福建历代经商者长盛不衰的原因,除了福建人多地少等自然因素外还与历代闽商的独特地位有关。中国古代几千年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商人被排在末位,一旦从商则不得仕宦为吏。而福建由于远离中原文化区,受中原重农抑商风气影响相对较弱,再加上商人的势力和影响,商人的地位不仅未受到挑战,反而使中原那种贬抑商人的传统制度和观念受到强有力冲击。早在闽国时期,统治者就对商人刮目相看。学者唐文基说:“闽国统治者常有借助闽商之力,沟通与五代中原王朝的往来,甚至以闽商作为闽国的使者‘举表称藩’于五代”。闽南一带更是推崇“商能致富”、“商胜于工、商胜于农”、“以商为荣”,从商的观念和重商的精神深入人心。大商人集团由于得到地方统治者和乡族势力的有力支援,成为左右地方不可忽视的力量。福建重商的传统也造就了商人的强烈的市场意识。传统闽商的特点是善于根据商业环境变化,顺势而为,随机应变,具有良好的市场意识,这尤其体现在闽南商人身上。学者陈枫认为:“从商人素质与商业精神的角度来看,闽南商人是最优秀的一群,因为他们以商为本,因商而生,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改革开放以来闽南经济的巨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

团结仗义的闽商群体与其他传统商帮一样,在外出打拼时也是基于血缘和地缘纽带联结起来,抱团从事一定产业范围经营的商业群体,典型的表现形式为家族式经营。据有关族谱宗亲资料统计,早在唐代福建就有氏族经商的传统。如永春颜氏家族从商者约占总数的40%,其家族几乎都经南洋槟榔屿从商。在商业发达的晋江一带,家族式经营更为普遍。明清的闽商帮也具有“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相互之间充分信任,相互扶助,共同开拓,使闽商经营领域与范围不断扩大。

闽商虽然奔走各地,但恋祖爱乡的心情始终像风筝线一样牵扯着他们,取得成就后回馈桑梓成了他们普遍的做法。近代,以陈嘉庚为代表的闽籍侨商倾家捐钱捐物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传统闽商所从事的商业活动五花八门,活动的领域也经常延伸到全国与世界各地,这些商人、尤其是一些长期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都有一份回报家乡的情怀。福建省辞赋家陈汉章在其起草的《闽商宣言》中对闽商的桑梓情怀进行了深情的表述:“闽商之观念,最重是故园。家门为圆心,理想为半径,驰骋万里,收获大千。然人在羁旅,心系乡关。天涯黄金屋,故土篱笆墙,两相不弃,万里同春。出则兼济天下,归则反哺梓桑,城市建设,戮力相帮;农村发展,道义同担。铺路搭桥,有前贤垂范;兴教办学,效侨领嘉庚。好雨知时,润物无声。乡情如醪,和谐长安”。的确,闽商自古有反哺桑梓的传统,近代以来闽商回报家乡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教育与基础建设投资方面。这种可贵的精神也一直传承至今,而“回馈桑梓”亦成为闽商商业文化特别是华侨华人商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文特质,是爱国闽商的基本道德情怀。

除了回馈桑梓外,扶持同乡也成为闽商的典型特征。据考证,福建人组织海外商会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一直以来对闽商群体颇为关注的《闽南儿女》主编庄永章告诉笔者,走出福建的闽商在外地格外注重相互帮扶,发达了的商人会把自己的同乡带出去,不仅教他们经商之道,还出钱资助他们。

若论及闽商的经营之道,其实归结为一句便是为人之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闽商创业靠的是冒险、执着、诚信、吃苦、务实、勤俭。当他们看到别人富裕时,不是心理不平衡,不是嫉妒,而是脚踏实地去迎接挑战、投身创业、不取得成功决不罢休。他们信奉的是诚实守信、重义尚利,并把它作为从商和做人的根本。

翻开闽商的历史,他们靠诚信赢得商业成功的典型例子比比皆是。广州十三洋行是清朝时期三大商团之一,其中有九家是来自福建的闽商。在十三行中,他们的领军人物是被美国称为世界首富的吴秉鉴以及潘有度。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洋商领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们讲诚信,他们靠诚信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天下。潘有度的父亲潘振承,就是以秉持诚信、服务的理念而著称的商界风云人物。当潘振承还是一个为别人打工的洋行经理事务的时候,就因诚实经营而深得老板信任。生意做大后,他依然笃守诚信的商业本质,对质量不好的商品给予退赔。在1783年的一次废茶退赔中,共退赔1402箱,价值高达1万多银元。由于潘振承的经商守信,他被外国商人称为“行商中最有信用之惟一人物”。

诚信是商业文化的精髓,它在闽商的血脉中早已成为重要的基因而薪火相传。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说:“做为一个商人,如果失去信用,那就一文不值了。当你无信的时候,就宣告了你的生命的死亡”。正是秉承这样的信念,2009年6月,曹德旺获得了被誉为商界奥斯卡奖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奖。该奖项曾经授予给美国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等世界著名企业家。一个曾经当过农民、放过牛、卖过烟丝和水果的曹德旺,如今成为崛起的中国商人的代表。他的企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产销集团,占据全国行业70%的市场。从曹德旺以及其他众多闽商身上我们看到,诚信是这一群体的典型特质,它的价值和作用还将不断延续并发扬光大。闽商是对福建籍海内外商人的统称。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并有着鲜明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的商人群体,他们在中国和世界的商界已经活跃了上千年,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辉煌。由于福建是中国最早的商业出海口,闽商又以漂洋过海打拼创业而著称,因此,闽商也被公认为中国海洋文明的杰出代表。在漫长的经商生涯和创业实践中,闽商的性格品德、价值行为融入了深深的海洋气息,形成了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商业文化——闽商文化。

今天的闽商,其观念的形成离不开他们生活过的土地和人文,离不开整个中华文化。这是他们生存的精神土壤。这块土壤潜移默化地告诉这些由贫困中走出的孩子,生活的路只有靠自己去走出来,在走的过程中,要继承先人的性格品格,要学会坚信坚强。

离开美丽的家园,带着自己的文化特质向着理想的未来。他们的理想在当时非常的简单,为了生活得比在家乡时更好。他们中绝大部分的人没有想过成为富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闽商,但当他们开始用自己的青春询问世界、用自己的生命去叩响成功大门的时候,闽商的精神便由此发端,闽商的文化便由此得到传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闽商福建文化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那个梦
《闽商蓝皮书:闽商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艺术战“疫”
闽商大事记(2019年7月~12月)
斯波义信的福建历史论述与闽商文献解读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