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试题命制看“新义标”初中地理教学
2015-07-24
2012年秋季以来,福州市以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文简称“新义标”)为依据,采用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本文所列举的教材案例均为人教版)开展教学活动。新义标对“课程性质”的修订,保留区域性、综合性这两个独特的特征,增加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本文简称“三性”)等特征。地理课程性质“五性”的变化,决定了学习评价、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
一、内容分析:三个视角,统筹落实“新义标”要求
1.从试题“内容标准”角度看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球地图、福州(乡土)地理所占分值的比例(两年平均)约为42 ∶31∶15∶12,该比例与各册教材投入的学时权重比较接近。
2.从知识点分布角度看
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2014年卷主要涉及43 个知识点,2015 年卷主要涉及46 个知识点;突出主干,没有错题、偏题、怪题、难题,基础性明显,对教学的导向性鲜明。
3.从考查要求角度看
以读图,知道、理解、简单应用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实践的考查为主,如福州的市花与市树、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和坡度的判读、实地距离和海拔高度的量算、地图的方向与比例尺,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发展、地理事物的分布等。
二、试题特点:继承传统,强化新增“三性”的体现
1.贴近生活取材,反映地理教育价值取向
试题选用课外、课内的文本和地理图像素材,设置情境,构成新的设问角度;试题情景贴近生活,反映热点问题,凸显时代性,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应试,拓宽学习生活视野;试题联系活动探究,更加切合学生实际,重视体现实践能力,学习终身有用地理(表1)。
2.紧扣课程标准,侧重“四基”考查
试题紧扣“新义标”强调对学生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实践的考查,突出对地球、地图、区域特征分析、工业、农业、交通、旅游等主干知识的考查,重在呈现方式上的创新,既体现试题在“新义标”背景下的稳定性,又体现试题的发展性(表2)。
3.强调综合运用,凸显地理学科能力
试卷大幅减少死记硬背的题目,更加注重对知识、原理、技能、实践的灵活掌握和综合运用。试题着重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描述和解释地理特征的能力、探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既反映初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也反映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特点。
例如,2014年试题第30题“东北平原与塔里木盆地比较”、2015年试题第26题“极地地区和中东地区的比较”都由若干个问题组成,都是区域地理综合性和差异性的体现,解题思路是:从题目获取图文信息→分析题目设置的问题→最终分析得出答题要点,整个解题过程,就是作为地理学科核心能力之一的综合性的理解过程(表3)。
4.注重图表应用,彰显地理学科特色
试卷除了应用文字表述外,还运用了大量的地图、景观图、统计图和漫画图等来表达地理信息。注重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彰显地理学科的鲜明特色。通过对图表的考查,提升了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也对今后初中地理教师重视对图像教学起导向作用。
5.加强实践探究,鼓励创新思维和开放答题
试题充分体现鼓励学生实践探究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在问题的创设背景、创设形式,还是在答案的设置方面,都有创新之处,都体现基础实践和生活体验的重要性。试题多次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呈现,在一些开放性答题方面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可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2014年试题29题的第(4)小题“福州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哪些优势?”2015年试题第29题的第(4)小题“你认为大城市应不应该快速发展?并说明理由”等开放性题目设置新颖,不仅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大胆想象的空间,更对今后初中地理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6.寓德于“卷”,关注人类发展问题
“德育点”蕴含在试题中,或在情境设置中“显性”表达,或在试题内容里“隐性”呈现。爱国爱乡是地理教育秉持的光荣传统,例如,2014和2015年试卷福州地理内容都占12分;钓鱼岛位置和台湾岛物产进行主权和国防教育;傣族泼水节、朝鲜族长鼓舞、布达拉宫等传递“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信息;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和丝绸之路激发民族自豪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表达当前“扩大开放的战略布局”之意图。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情系人类生存与发展。例如,试题中多次体现农业生产;以“珍爱地球,从我做起”设置情境,推介可再生资源和绿色生活方式;参观被风沙掩埋的古城遗址(生态意识);尼泊尔地震、台湾多地震、印度旱涝灾害、泥石流的分布与逃生(防灾减灾);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过快利弊分析和北京四合院保护;黄河泥沙及治沙成就(正反两面);青藏高原环保行(旅游公德)等。
三、教学启示:六个“基于”,全面落实“新义标”理念
1.基于地理学科特性的教学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特性,把握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相互联系是引领地理教学的关键。地理课程的区域性赋予空间观念,所有的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都发生在一定尺度的区域,许多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考查终究都落实到区域。
首先,区域的问题都是综合的。区域内某一个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形成、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区域内“人口分布”既要考虑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又要考虑工农业分布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经济发展状况、历史等社会经济因素。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去把握“区域性”,综合分析区域特征,重在懂得区域空间定位、归纳区域特色(自然与人文特点),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思考区域在差异基础上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关注区域联系的背景、方式与意义。
其次,地理课程的综合性赋予整体观念,它必须在区域中体现。自然界中人地关系、自然环境各要素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王民教授在“国际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状况与发展”一文中指出:“学习区域能使学生综合理解从当地到全球不同尺度的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教学中,要选定某一区域作为“托盘”,去“容纳”地理要素,并进行各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诠释、印证“共同作用、综合影响地理事物”这一规律。学生通过区域分析比较,加强空间概念,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于地理问题解决的教学
地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碎片化问题”的集合体;学生生活体验中,“问题”无处不在。新义标鼓励学生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让他们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质疑习惯和能力,让他们乐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注重学法指导和探究平台搭建,让他们乐于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实现知识、体验、问题的“对接”。例如,2014年试卷第31题“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和“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景观图”,就是将七年级教材中“寒、温、热三带人们衣着变化图”与现实生活中楼房影子图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现象,联系学科知识,提出问题、说明原因(分析问题),直至提出问题解决的设想。
在问题教学中,要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以避免在问题面前“颠三倒四”。主要在创设情境与问题的逻辑性关系、问题设计的逻辑性、问题解答(分析)的逻辑性、板书的逻辑性等方面“下真功”,围绕“现象——原因——产生影响——措施”、“在哪里——哪些条件——产生影响——对策”等线索,从“有利与不利”、“积极与消极”、“优势与劣势”等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例如,2015年试卷第31题要求在方框(地理示意图)中补充内容,这道题源于七年级下册教材“现代化的畜牧业”活动1和活动2,教学中可以整合这两个活动的问题,应用纲要信号框架图,顺着“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草场广布、牧草多汁——畜牧业发达——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 这一主线分析归纳。
3.基于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
地图教学是地理学科的特色,空间思维能力训练很大程度上依赖地图教学。近年地理中考试题中,对空间思维考查的要求在提高,大量地理信息是通过地图、示意图、统计图等方式来呈现的;新义标教材中各类地图的比重越来越大,呼唤教师的地图教学水平、学生的读图能力要不断提高。但在现实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或不重视,或地图教学方法单一、效果低下;许多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较低,对读图积极性不高,出现看不懂、不想看的消极情绪。
首先,应该将地图教学作为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例如,教材中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的关系、地震及自然灾害防灾示意图等,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来了解。其次,地图教学应当生动形象,寓图于乐,教材和地图册中有大量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等图片,活泼生动,对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生动、形象地开展地图教学。再次,地图教学应与文本教学“互联互补”,地图与文本知识密切联系,一些地理内容无法用文字描述,只能通过地图来表达,地图成为教材知识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因此,有完美的地图教学,才有完整的地理课堂。
4.基于地理学科思想孕育的教学
地理思想是地理学的核心,包括可持续发展思想、因地制宜思想、区位理论思想、系统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爱国爱乡思想等。它蕴含于地理课程的每一个角落,例如,教材的文本和图表、习题、试题、实验、实践活动等。地理思想引领地理教育 ,这在实现课程目标方面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掌握地理思想—掌握地理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地理贯彻的主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此,初中地理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主线,体现在教学中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引导学生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作为中心话题,了解国情,感受祖国、家乡变化,理解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平衡的深远意义,培育增强服务祖国、服务人类的责任感,提高生态文明素养;二是关心人类自身生存能力,将生命教育、防灾减灾教育、生态安全教育等作为地理教育的新使命,科学规划,将地质、气象、生物、天文等灾害的防灾减灾常识渗透到相应章节、相关知识点或实践活动的教学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5.基于乡土凸显实践性和思想性的教学
“新义标”提倡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地理实践能力,鼓励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家乡是哺育学生的乐土,这里的物、人、事易于引发好奇心,是地理实践活动的很好载体,可以成为地理教学的案例。同时,立足乡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爱乡情感,体验人与地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引向深入,探出新路。
将乡土文化的相关内容纳入地理课程基本资源库是基础性工作,目前可以通过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建设、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等渠道,增强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系统性、针对性、开放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时代感;将乡土地理纳入教学计划并有效实施是重要一环,侧重探讨乡土地理与国家统编中学地理教材如何有效整合,探讨地方与校本课程中如何开设、评价、上好乡土地理课,探讨如何将乡土地理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至少1次)落到实处。
6.基于数字资源助力高效课堂的教学
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数字教学资源的应用是重要抓手,数字教学资源所具有的多样性、共享性、扩展性、工具性等优点,对提高地理课堂效益是重要推力。课堂上,应发挥数字教学资源的优势,将着力点放在促进地理图像运用功效的提升和使用频次的增加,数字化演示实验的推广应用,教学情境创设的优化,课堂练习、检测针对性与实时性的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有效性的提高,让“副科”地理课堂留住人、学得乐、减负担、提质量、增效益、敢创新。
课堂外,应发挥信息化条件的优点,将着力点放在:教师层面,开展网络集备,精编习题试题,共建教学资源库,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授课质量;学生层面,在“三通两平台”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逐步普及的背景下,通过推介微课、网站等形式,尝试引导学生网上在线学习,在预习和复习中补缺、补漏和培优,让全体学生“吃得饱”,让学有余力学生“吃得好”;师生互动层面,通过校园网论坛、班级QQ群、微信、短信等平台进行私聊或群聊,开展答疑解惑、交心咨询等活动,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