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时间贫困角度解读女性劳动者的困境

2015-07-24刘思睿

中国经贸 2015年10期

【摘 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就业环境和家庭责任分工使女性面临高失业与低福利的双重困境。本文通过对时间贫困发生率的回归分析,发现农村已婚女性是最容易遭受时间贫困的人群,福利问题值得关注。

【关键词】时间贫困;性别收入差异;女性福利

一、引言

女性占据世界农业劳动力的43%,却生产超过一半的世界粮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4年国际农村妇女日致辞中表示“农村妇女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力量。”女性劳动力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发挥相当大得作用,却遭受家庭歧视、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等问题的困扰。本文以低收入的农村女性劳动力为研究对象。经过文献梳理和社会问题调查,发现中国女性劳动力面临两大困境:高失业率与低福利。

有哪些因素影响女性劳动力的福利?应该如何解决女性劳动力的福利问题?本文拟采用“时间贫困”(Vivkery,1977;Bardasi and Wodon,2006),即将劳动时间(包括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超过某一特定时间点(本文为11小时)使人缺乏足够休闲的状况作为衡量指标,利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口中心提供“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11年数据对上述问题予以解答。

二、时间贫困影响机制

为分析时间贫困的影响机制,本文对全部样本做probit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男性和女性的时间贫困发生率分别在37.94和37.14岁达到峰值;拥有城市户口会减少时间贫困发生率,男性减少更多;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层次,时间贫困发生率会减少12.5个百分点,提高教育程度是一个摆脱时间贫困的途径。儿童、少年和成年人比例增加会引起时间贫困发生率上升,儿童增加带来边际效应最大,且女性高于男性,说明女性在抚养儿童所付出的时间比男性多。个人收入增加会带来时间贫困发生率下降;在中低和中高收入家庭组,男性和女性表现出相反的效应,即男性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女性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三、政策建议

在农业女性化、老龄化、农村空壳化、弱质化趋势加剧的情况下,妇女成为农村发展建设的主题,妇女贫困深刻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农村女性作为剩余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时间贫困的制约,不能够及时在市场上提供劳动。中国正面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日渐突出,“刘易斯拐点”开始浮现,那么女性劳动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避免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女性时间贫困亟待解决。

如《人民日报》所言“于公共政策层面,必须把男女平等的国策贯彻到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每颁布一部法律、每出台一项政策都要进行认真的评估,看它是否会影响性别平等,让政府决策的示范效应得到充分释放。于社会层面,应着力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它以承认和尊重男女生理差异为前提,主张男女在社会层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机会与责任,在人格和精神层面享有平等的价值和尊严。于个人层面,无论男女,都应该将男女平等从口号落实到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每个细节,平等相待、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久久为功,我们定能携手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丽的新世界。”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共担促进男女平等的责任与使命[N].人民日报,2015-03-08.

[2]畅红琴.中国农村地区时间贫困的性别差异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2:9-14.

[3]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

作者简介:

刘思睿(1993-),女,满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学历: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