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核算规范化及内部控制探析

2015-07-24沈付秀

中国经贸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规范化会计核算

【摘 要】根据当前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修订内容,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范化问题,并针对会计人员、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提升会计核算规范化及强化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核算;规范化

事业单位会计和公司、机关的会计有所不同,日常的工作主要就是记录和监督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目的是为了保证预算的执行能合法、合规、有效,是专业会计,因此,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于这些会计人员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能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提质增效,更大程度的使财政资金发挥更好的效益,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及创新之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政策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对公共财政的改革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从改革至现在,我国针对不同财政科目和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例如:政府采购、政府预算、國库集中收付等等,对这些财政体制制定了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措施。从这些改善可以看出,还要与会计领域运用的现象结合起来总结。表面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实际上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对当前的会计准则重新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任务。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是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以下简称《会计准则》) 的原则。修订后的《会计准则》规定了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项目构成及分类、一般确认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等基本事项,是制定所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的基础和依据,在整个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中起统驭地位。二是与《财务规则》相协调的原则。新的事业会计规则修订时的思路都考虑到与财务规则的修订保持一致,这次修订在大部分继承原有的规则的基础上,也有重点突破,突破点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会计实务核算这一方面的重点加以修订,进一步加强了会计核算规范化。三是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修订后的《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区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分别核算和反映其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要求各项收支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四是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本次修订《会计制度》,对会计实务核算这一方面的重点加以修订,针对不计提折旧、基建游离大账、捐赠划拨资产不入账、财政投入资金核算不清晰、一些重要业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增加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应当说这些处理方法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此外,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还详细规定会计科目使用及财务报表编制,较为全面地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新制度既继承了原制度的合理内容,又体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

二、新准则在会计领域作用的体现

在会计新准则实施过程中,我国的会计领域得到焕然一新,对各种会计科目进行改善和梳理,其会计核算技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对此,可以从二个角度进行说明:

1.引入权责发生制,完善会计核算

权责发生制亦称应计制或应计基础,是指已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所以,引入的权责发生制应当说和会计核算的要求是非常相符合的。它对费用的确认时间和数额问题给出了答案,解决了以前在这一领域不同程度的存在的一些难题。旧的的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属预算会计范畴,应适用收付实现制。应当说这一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财政制度的变革,之前的这种规定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原有的规则不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收支和收支结余,不能准确而且全面的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的负债情况,并且在收付实现制的成本核算也并不准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事业单位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收付实现制已不能适应开展绩效管理的需要。总之,随着国家财政预算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事业单位的不断壮大,业务收支活动的日益化、复杂化,其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加。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新的规则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概念也是非常必要和适用的。

2.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完善会计核算

以往的会计准则并不要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只要求计算原值,但这一点在会计工作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资产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也会随着降低,若不对其进行计提折旧,就无法正确反映资产的损耗,从而也就无法向事业单位提供更完美的财务信息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当然,未引入无形资产摊销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创新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新准则要求事业单位进行一种新的处理方式,规定事业单位积极改善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财政投入资金核算不清晰、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情况,积极落实国家制定的新准则。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的措施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除了对会计政策准则的改革,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能力的规范和完善、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行为的监督是非常重要的。

1.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培训,完善会计核算工作

我国的事业单位专业财务工作人员较多,但是综合性会计人员并不多。随着国家财政预算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事业单位的不断壮大,业务收支活动的日益化、复杂化,我国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我国针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不断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但是若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出现问题,导致会计工作出现错误,则同样对事业单位造成损失。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培训是必须的。第一,要注重会计制度准则、职业道德的教育,使会计人员自觉主动的去遵守会计准则,发挥作用;第二,注重继续学习,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会计核算能力的培训,使会计人员更能及时准确的掌握最先进的会计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财政各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事业单位效益

随着国家各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每年对各部门经费投入的加大,如何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加强对财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管好用好政府划拨给单位的这部分财政资金,提高其使用的效益,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就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长期以来,基层单位重预算轻执行,财政部门预算编制方法简单,缺乏科学的依据,高报预算,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按照原有的预算来执行,随意改变原有预算,任意追加预算也就变得习以为常了,因此,这样就会严重影响预算的严肃性,同时也对提高事业单位效益产生重大阻碍。加强财政各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健全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调度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确保各项财务收支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才能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益。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强化内部控制策略

1.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和实施

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会计制度要创新管理方式,按照新的会计准则的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提高认识,强化内部的控制,在组织相关财会人员深入学习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完善,积极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该具有责任意识,从精神上和组织上全力支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为此,事业单位最好设置一个专门的内部控制的部门,明确内部控制的工作的权责范围,促进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内部控制的整改,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要根据单位实际,推出内部控制的方案,对单位的财务预算、日常開支等进行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进行预判,写入内部控制方案里面,提升控制的执行力,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有效预防风险的发生,积极稳妥的构建起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应该充分结合部门和行业的特点,建立健全财务体系的控制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促进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合理安全,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根据新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及时推出内部控制的方案,建立健全授权审批制度,提高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资金使用过程的全程监管控制,提升控制的执行力,有效预防风险的发生,积极稳妥的构建起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在哪里。财会人员应自觉执行新规则的规定。对单位内部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要及时指出,能改正的及时改正,情节严重的要向上级监管部门反映。此外,还应注意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民主决策的程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对单位决策的影响。

3.重视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

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单位应该设置专门的部门开展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提高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的评价,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的评价,并及时的根据评价意见,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修改和纠正。其次,事业单位在新准则的规定下,应该积极的开展内部审计和内部监督工作,防止出现贪污腐败和违法乱纪的行为。最后,事业单位外部的监督机构诸如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该积极发挥监督、纪检部门的作用,保证事业单位完善的外部监督,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于秋菊,司璐.《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核算的弊端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7期.

[2]李飞凤.论当前体制下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策略[J].华章,2012年第36期.

[3]王月霞.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治理[J].现代商业,2009年第5期.

[4]殷文红.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财经研究,2009年第16期

作者简介:

沈付秀(1965-),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规范化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