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背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改革之我见
2015-07-24王伟
王伟
摘要:从计算机大赛举办以来,带动了全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招生的好转,大多数院校实施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比赛为契机对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计算机大赛;招生就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4-0147-02
Abstract: From the computer contest held since, lead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related professional students, most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etition to promote teaching", "the race to promote learning", to contest as an opportunity to teaching work of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 full range improves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grea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rate.
Key words: computer competition;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teaching reform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操作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努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技能操作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以培养实用型的蓝领为核心,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极富创造性和时代气息等特点。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计算机技能大赛很好体现了这一相关专业特点。因而,自2010年以来,我院便积极参与了各类项目的竞技中。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加大,技能大赛在各级部门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国家在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上更是加大了市场调研力度,努力使项目设置与企业的实际所用人才需求相对接。我院也掀起了一股参与大赛的热潮,从参加大赛至今,计算机大赛对我院的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 提升就业率,增加招生指数
早在2002年,计算机专业曾经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好专业。各大企业机关,都争相引进计算机人才,开拓 “信息化办公”时代;同时,计算机的销售市场也全面开花,无数毕业生在这里轻松得到“人生第一桶金”。然而,水涨船高,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作用,供不应求变成了供过于求。因此,2004以来,各大高校计算机专业招生人数开始直线下降,更有很多专业有时招生人数根本达不到基本班级配置。从最近来几年来的形势发展来看,计算机专业招生形势虽然严峻,但其总体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软件方面,缺口很大,薪金亦不菲,所以开设新的专业也是各高校提高招生人数的一项重要措施。那么,开设什么样的新专业才能更好就业呢?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计算机技能大赛就为计算机专业的开设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以2012年大赛为例,第七届考试科目涉及Java程序设计、Flash动画设计、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二维CAD机械设计、二维CAD建筑设计等,这些科目都是新兴的,再如移动互联网站设计(HTML)、电子商务运营、PCB设计这些科目,能够熟练操作这些技术目的学生都是现在企业急需使用的高薪人才。鉴于此,我院计算机专业依据计算机大赛对其中的一些比赛项目进行配置整合,重新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了新的专业,如动漫设计、JAVA等专业,有力扭转了我院近年来计算机专业招生低迷的情况。不仅如此,计算机技能大赛的奖项含金量高,社会认可度较好,很多学院获奖的同学直接就被用人企业高薪聘用,因而近年来我院计算机专业在招生时将此列入宣传简章之中,成为扩大招生的一张有力的王牌,也解决了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之忧。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今我们正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出有益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大赛增加了团体赛的分量,这就不仅要求一个团队学生有丰富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和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更需要通过彼此的团结协作。如计算机大赛中的团体项目“中兴通讯杯”智能终端创意大赛、“联想·乐商店杯”Android应用开发大赛、“亚控杯”组态软件应用设计大赛、“和利时杯”电气控制应用设计大赛、电子系统设计大赛、高端装备制造综合技能大赛(CAD+CAE+CAM),不仅仅要求选手有掌握高新技术的能力,更要求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这就对以后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因为计算机技能大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全面的要求,因而奖项的获得者往往格外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和欢迎。
3 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深入
为了确保在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老师深入研究历年大赛试题,并进行同步拓展和延伸,以便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很多老师通过研究发现,大赛的重难点正是高职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实训中掌握的重要内容,因而,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将大赛的赛点渗入备课内容中,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透析难点,继而针对问题进行剖析,对问题进行细化和深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结合大赛的基础上,我采取了“做、学、赛、教”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大赛的试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模块,每一个模块形成一个任务,让学生先自主解决这些任务,在解决过程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进行竞赛,竞赛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强调,总结。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综合布线教学设计中,先将2014年全国大赛的试题分成3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设置相应的任务:线管布线、线槽布线、综合布线;然后让学生分组,结合线管实物和工具图纸,自己动手进行线管的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若干次相似任务后,进行分组PK,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一种线管的安装,要求美观、精确,在竞赛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工作精准度;最后阶段,教师再将学生完成任务和竞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加以总结强调,做到了“做、学、赛、教”的有机整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与此同时,有一些大赛的比赛项目范围广,难度大,不仅需要专业全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老师都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因而,让老师能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参加短期培训,学院也多次聘请行业专家到院辅导,有力地促进了全方面发展。
总之,计算机大赛在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整个学院的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了高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 向丽. 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探析[J].职教论坛, 2007(12).
[3] 姜大源.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教育, 2005(8).
[4] 姜大源.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初探[J].教育研究, 2004(5).
[5] 吴献文, 陈承欢.“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