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的音准问题
2015-07-24鄢志莉
鄢志莉
摘要:音准问题是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曾遇到大量音准存在问题的学生,究其原因都与气息、喉头位置等有很大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旨在解决今后教学中学生在音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歌唱 音准 气息 喉位
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出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之为音准。当然,要想得到美的声音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其中“音准”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歌唱中经常有同学碰到音准方面的问题,在演唱时不是“偏高”,就是“偏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产生呢?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歌唱音准问题的类型
一般情况下,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两种音准方面的问题:一种是音准“偏高”型;第二种是音准“偏低”型。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情况经常遇到。有的同学由于性格比较开朗、外向,在演唱时由于过度兴奋或者口腔打开太过用力,会使声音出现“偏高”;而有的同学由于声音位置与喉位的关系,在演唱高音时,又会出现“偏低”。一旦这种情况得不到良好的控制与解决,就会影响我们的歌唱欲望、打击我们的歌唱自信心,从而使音乐的表达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歌唱音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呼吸的运用不当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也是歌唱的支持力。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谁懂得呼吸,谁就会歌唱”。吸气主要是通过口、鼻将气息吸入到肺部,由于横膈膜的下沉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声带在气息的带动作用下振动发声,吸气既不能过深也不能太浅,吸得过深容易造成人为的压力,从而使声音僵硬。吸得过浅,又会使声音发飘、发虚。在歌唱的过程中,如果人为的采用憋气使通过声门的气息压力过大就很容易造成声门闭合力度与声带的张力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便会导致声音“偏高”。反之,如果气息不足或者采用漏气、泄气等方式人为的降低声门下的气息压力,就会使声门闭合不足或者声带张力不够,从而导致声音“偏低”。
(二)喉位的控制不当
喉位的稳定与打开是声乐演唱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呼吸的运用、喉位的稳定与打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呼吸是歌唱的动力与支持力,而喉位的打开与否直接影响到歌唱的音准。
在歌唱的过程中,如果挤、压喉咙,则共鸣腔体就得不到良好的运用,从而会造成声音发尖、发亮,甚至会导致音准“偏高”。而喉咙的过分打开,又会使声音发空,发虚,从而导致音准“偏低”。
(三)发声器官的协调不当
一般来说,参与我们发声的器官有口、鼻与喉。无论男女老少,凡是健康的嗓子都具备两种机能,一种是“重机能”也就是我们说的真声;另一种是“轻机能”是我们常常说的假声。真声是由于声带的全段振动而产生,假声则是由于声带的边缘或者局部振动而产生。好的声音正是真假声运用完美的比例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
对于女高音而言,在中低声区的演唱过程中,真声大于假声,胸腔共鸣大于头腔共鸣;而到了高声区,则假声大于真声,头腔共鸣大于胸腔共鸣。在演唱高音时,如果真声过多,就会导致音准“偏低”,在听觉上就会给人一种喊叫的感觉。发声器官的运用不当也会导致音准方面的问题,比如,在演唱高音时,如果口腔打开不够,或者咽壁的力量不足,就会导致音准“偏低”。反之,如果在演唱时,开的过大或者兴奋度过高,又会导致音准“偏高”。
(四)装饰音的使用不当
在笔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在演唱曲目时不按照曲谱演唱,常常会主观地加入一些滑音或者装饰音,养成这种歌唱习惯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不利的。许多同学在演唱《曲蔓地》这首歌时,第一句“玫瑰花”总是人为的在“花”字上面加入上滑音,这种装饰音的滥用不仅破坏了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演唱效果,而且或多或少的也造成了音准上的问题,从听众的角度出发,会给人产生一种跑调的假象。
三、歌唱音准问题的解决
(一)建立统一的声区
人的声区可以分为低声区、中声区和高声区。一般来讲,低声区浑厚、深沉;中声区自然优美;高声区清脆明亮。在演唱中低声区的音时主要以胸腔共鸣为主,但随着音域的逐步向上发展,胸腔共鸣渐渐减少,而头腔共鸣逐渐增多。对于女高音来讲,当音区处在小字二组的e2-f2之间时会存在一个换声点,很多同学在演唱到这个音时,会出现一个断层,甚至声音会出现两个极端,严重影响到歌曲的完整性表达与音乐的合理性抒发。在演唱时,从低声区到高音区的过渡一定要做到平稳、自然、柔和。
(二)树立良好的歌唱观念
作为一名声乐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歌唱观念,要告诉学生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对声音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他们认为挤的、尖的、亮的、甚至是刺耳的声音才是好的。基于我们自己与听众听到的声音的偏差来讲,两者的传播媒介是不一样的。对于听众而言,他所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来传播的,而我们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自身骨骼所传播的。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听到自己的录音时会感觉到“失真”。
(三)确立乐观的歌唱心态
歌唱者的心理状态与歌唱音准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歌唱状态与心理素质是确保歌唱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在声乐的学习道路上,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自信心与良好的发声技巧的配合下,才能使我们的艺术生命更为长久。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2]赵震民.声乐教学与理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5]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