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阮的演奏艺术
2015-07-24李岳
李岳
摘要:阮作为中国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它源于汉朝,唐宋时期最为鼎盛,屹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由于了解阮的人较少,因此,一直处理较为平淡的状态。随着近年来阮乐队伍的逐渐壮大,研究阮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多,更使阮的演奏艺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本文作者先是对中阮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剖析中阮的组成结构,最后深入研究并探讨中阮的演奏技巧。
关键词:中阮简介 结构 演奏技巧
阮是一种饱含中华文化特征的民族弹拨乐器,它出现在汉朝时期,到了唐宋时最为鼎盛,经过了两千多年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以其甜美的音色与宽广的音域在我国民间音乐中占据一席之地。在现代,中阮已经成为一个用于民乐合奏与重奏中的重要乐器,同时作为一件十分优秀的独奏乐器而被人们所接受,随着近年来乐器的改革与发展,阮的演奏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本文作者对中阮做出了简要的介绍,并阐述分析中阮的组成结构,进而深入探讨与研究中阮的演奏技巧。
一、中阮的介绍
(一)中阮的历史由来
阮是从汉代琵琶衍变而来的,当时为了保护边陲,保障丝绸之路的畅行,汉王朝与西域地区保持着友好往来,在汉武帝元鼎二年,也就是大约公元前115年,楚王刘成的孙女解忧被封为乌孙公主,与乌孙王昆弥通婚,在临行前,汉武帝命乐工参考琴、筑、筝等木质乐器制成了一种方便在马上演奏的乐器,为公主途中娱乐以解思乡之苦,这种乐器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汉琵琶。后来,西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因其在汉琵琶的改革与演奏技巧方面的成就而闻名,后在唐朝武则天年间,人们为彰其对汉琵琶的改革,而以阮咸的姓名将这件乐器命名为“阮咸”,后直接简称为阮,一直延用到今天。
(二)阮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阮作为中华民族一件十分古老的乐器,虽然有很多人都不了解它,但是它却以其甜美的音色与宽广的音域始终占据着我国民间音乐以及戏曲音乐中的一席之地。中阮的音色圆润、富有弹性,且极为优美动听,而且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中阮的演奏逐渐融汇了传统的弹奏法与其他弹拨乐器的弹奏技巧,使其表现力得到了较大的突破与发展,并进一步挖掘出了中阮本身就有却一直未被人们所发现的“才”,既富有西洋吉他的飘逸与质朴,同时作为中国独奏乐器又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与具有“弹拨乐之王”的琵琶旗鼓相当。
二、中阮的组成结构
阮主要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与缚弦、琴弦等部分组成,其中琴头与琴颈都是将两块硬质木料胶合而成的,而在琴头的顶端则以民族风格的雕刻来装饰,在琴颈上粘有指板,指板上则镶嵌着以十二平均律装置的24个音品。琴身是用面板、背板与框板胶合而成的一个扁圆形的共鸣箱,面板上胶着缚弦并开出音孔。弦轴有四个,一般多用普通弦轴或是齿轮铜轴,琴弦则多采用丝弦与肠衣弦或是金属弦。制作阮的材料一般与琵琶相同,其中还可用椴木或是杨木作琴颈与琴身框板,可使用桐木作面北板,使用红木作指板,还可用红木与黄杨或者黄檀作弦轴。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琴身准确的圆度与面背板的平整光滑,琴颈与琴身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各个组成部分要胶接得严密,保持音品间准确的距离。
三、中阮的演奏技巧
唐朝时期,阮的制作与演奏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点从当时的诗人白居易《在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中就可以看出,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古调何人语?初闻满座惊。”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阮的演奏艺术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现在阮在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后,已发展成为五类,即中阮、大阮、倍大阮、小阮、倍小阮,其中应用最广的就是中阮,下面针对中阮的演奏技巧作具体分析。
(一)综合演奏技巧与对作品的想象
中阮的演奏技巧是十分复杂的,想要做好中阮的演奏,首先必须要经过最基本的动作技能训练,学习中阮演奏的初期,需要对右手作弹、挑、轮、扫、拂与按音换把以及一些推拉弦等的润腔协作,再加以左右手相互配合,这些技能都是要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与磨练才能练好的,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不得不承认,中阮技术是十分枯燥无味的,但是要想演奏出预期中的效果,并培养自身心理的美感,就必须要经历这样枯燥的过程。技术是所有艺术的基础,要想很好的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意境,就必须长期坚持技术的磨练,但是要想达到完美的表现,光注重技术的磨练还是不够的,艺术之美在于创造,因此,要将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就还需要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大胆的想象,进而探索并挖掘出作品内容中更深层的含意,塑造音乐情感及形象。
(二)中阮演奏中的气与韵
在中阮演奏中,主要是以单线条旋律发展的,这就离不开气与韵的作用,气即气息,对于气息的运用在作品演奏中是十分重要的,呼吸同演奏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演奏过程中,气息严重的影响到演奏者的外部形态与内在情绪,优秀的演奏者会根据作品旋律来作出自身呼吸的配合,在每个音下去之前都要作吸气的动作,接下去时呼气。在中国传统音乐历史中,韵在演奏中的美是不可缺少的,一般丝竹乐器上,大都具备单个音变化的功能,中阮也如此,演奏中阮时主要由左手的吟、揉、带、勾、滑音等来表现对乐音的装饰,这些技巧对乐句的好坏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乐句中,韵的意义十分重大。每一部作品的韵都与弦上及弦外的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弦外动作关系到气,而韵更是源于气,通过对气的转折起伏的运用便形了韵,这二者之间要保持和谐与平衡的状态,才能使乐曲更加生动。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阮的艺术是十分深远的,它在经过了我国悠久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后,被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所接受与喜爱。同时,随着民乐的一度盛行,中阮作为民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音乐魅力将被慢慢发掘出来,要让中阮能够继续传承与发展下去,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与相关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件古老而传统的乐器更为丰富与完美,才能使其发扬光大。虽然,中阮在经过了历史的改造与创新,已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演奏水平,但它还在继续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后辈继续完善,为繁荣中华民族器乐艺术而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殷增琴.中阮协奏曲《满江红》演奏中中阮双手技巧的运用[J].齐鲁艺苑,2010,(03).
[2]沈非.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的创新及影响[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01).
[3]桂春明.中阮的演奏技巧及发展[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