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
2015-07-24汤小祥
汤小祥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跟随父母,来到陌生的地方,幼小的心灵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不公平的待遇,这使得他们经常处于自卑、紧张、困惑与迷茫之中,导致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缺陷与偏差,是社会、学校、班级中的弱势群体。
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次的调查及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观察,可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综合归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想缺失。学习没有动力,缺乏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不愿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效率低下。表现为意志消沉、羞愧、焦虑等。
爱讲粗话。孩子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成人(尤其是家长)形成的,由于一些农村家长不注重语言的文明,言行比较粗俗随便,没有形成正规的礼仪规范,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这就给孩子起到了不良的表率作用。
不善言辞、不善交往。有的孩子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突然来到新的环境,与父母、老师、同学交往都有障碍,表现为孤独感、被歧视感、对立感和自卑感等。
心理压力。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与学生的现实能力之间的差距,导致心理压力增大,学生的心理负担重,心理障碍增多。
针对这样林林总总的心理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心理融合策略,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促进外来民工子女从心理上融入。
具体做法为以下四点:
首先,优化班级管理,让班级成为温馨的家园。改善心理状态的第一个台阶其实是让他们爱上班级这个家,让学生心情愉悦地在此安营扎寨,所以,必须优化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特征,在这个大家庭中,营造出一个清洁、温馨、互助、团结的育人环境,改变学生内向的性格,调节他们自卑的心理,日常教育时时激励学生参与竞争;用无意识引导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融入“家庭”,进入学习佳境,从而朝既定的教育目标前进。
其次,强化校级管理,让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为了消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和学习的单调、生活紧迫。学科活动的开展,显得非常重要,它就是学生融入学科、融入学校的载体,也会将知识和影响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学生,使学生更了解和喜欢这门学科,渗透教育,开阔视野,也使他们相信自己也能行。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学校经常以主题活动等形式及时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比如学校“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手拉手”、“家乡美”等系列主题活动,让他们可以和本地学生一样享受快乐的生辰,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爱,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再次,加强心理辅导,让学校成为安全的港湾。有些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文化不高,对子女的期望走了极端:一种施加“高压政策”,目标定位过高;一种对子女的期望过低,任其发展。这给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会在厌学中升级,甚至出现极端叛逆。很多家长根本没有心理健康意识,也不懂得管教孩子,由于工作太忙,很少与孩子交流。不管是轻度厌学还是更严重,定期的心理辅导和开展心理咨询,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校成立心理咨询室、“知心姐姐信箱”、“四帮一活动”。聘请心理辅导教师,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耐心倾听,循循善诱,有利于释放负面情绪,让学生有安全感。
最后,密切家校联系,共建立体的育人网络。学校一半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部分家长从事时间长、强度大的体力劳动,无暇顾及孩子是在所难免,缺乏教育方法是情有可原。但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教育的方法指导,让家长加入教育的同盟军。家校联系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主阵营。它的延伸将触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每一个层面。我校采取网上家长学校、爱心联系卡、“爷爷、奶奶培训班”等方式,赢取家长和孩子共同的信任。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良心理的产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能做的是如何其合理调节,在教育中,给予关怀,营造温暖而宽松的育人氛围,让他们在班级、学校、社会大环境里融入。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大多孩子相比存在的习惯问题有很多,表现在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为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生活、卫生上迅速融入本地学生,必须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学习中的不文明、不规范行为和对问题认识的角度出发,着重于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观念、文明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
具体做法有如下三点:
首先,制度规范举止。转化不良习惯的工作是一件极其艰巨的事情。学校制定制度。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入手,并制定细则如下:饭前便后要洗手;要随身带餐巾纸或卫生纸;勤洗澡,勤换衣服;经常剪指甲,勤理发;不随便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倒垃圾等。
班级宣传到位。学校通过晨会、校会等形式教育学生,班主任根据班级特点在主题班会上对学生展开教育,尤其在新生入学初期班级中要造成声势。班级中还设立“文明园地”等宣传角,实行班规上墙,评比制度上墙等做法,逐步让学生习惯成为自然。
其次,营造育人文化。我们因地制宜,以“校本”关注“生本”。依托学校乒乓特色建设开发了《小乒乓 大未来》,依托全国环保之乡优势开发了《我是环保小主人》,从高塍名人中挖掘德育资源,树立名人榜样,开发了《传唱滆南》,依托课题研究开发了英语校本课程《Fun With English 》,注重从教学内容、课时、人员、评价等方面进行科学整合,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高度耦合、相辅相成,形成了学校独特的课程文化,促进了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学生美术、文学作品也精心制作以配框上墙的形式张贴在走廊墙壁上、宣传栏里,学生受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熏陶。编辑、排练歌舞剧……学校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点点滴滴、学生在学校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学生作品等这些材料称之为“融入轨迹”,借此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入。
最后,关注学生实际。关注每个细节。每天中午吃饭,你会看到整齐的学生就餐队伍从出教室门就开始排起,秩序井然。每天的两次大课间活动,队列整齐,上下楼梯井井有条。所有活动中学校行政全员参与,班主任、副班主任负责,学生代表记录、评比,不容许有丝毫差错。这种习惯的养成一开始也许很难,可持之以恒做下来,学生面貌有惊人的改观。像这样的细节管理,学校随处可见。关注个体差异。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养成教育中要做到细致性、反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给予他们最基本的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中会遇到难题,有的学生会屡次“犯规”,我们也不能放弃。比如我们曾举行“你扔我捡”的活动,让受教育者从与自己平等的同学的角度判断是非,因为毕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是积习难改并非道德品质的问题,所以一定能收到实效。关注贫困学生。为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公平的教育待遇,我们积极向地方政府、企业家联系,介绍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相关情况,呼吁他们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于是,相继成立了“鹏鹞奖励基金” 、“姜达敖助学基金” 。基金定期发放,不管是本地学生还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一视同仁,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