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主要地质灾害”教学设计(湘教版)

2015-07-24刘胜利

地理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泥石流滑坡探究

刘胜利

一、教材分析

“解读主要地质灾害”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选修V《自然灾害与防治》中自然地理知识最集中、涉及面最广的一个单元。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从课时容量考虑,教材有选择地讲述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及灾害本身的基本知识、危害、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灾害的防御等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们生活生产关系的密切程度;特点之二,从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这与全书以阐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线相吻合。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说出主要地质灾害,解释地震、滑坡、泥石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世界和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图片、音像资料的呈现,让学生对地质灾害的危害产生感性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等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和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及其关联性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树立全球合作、共同防御地质灾害的思想。

三、教学分析

重点:我国地震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难点:我国地震带的空间分布,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原因。

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信息媒体辅助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科学设计。教师解读学生感兴趣的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课下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合作探究、分析解答问题,教学理念先进。课堂设计运用由浅入深、由理论到现实的方法,利用视频、图片和最新资料,在对比中分析震级与烈度的相互关系、滑坡和泥石流的差异等。运用地理分析方法,分析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点和产生原因。学生在课堂活动教学中不仅学会从地理图表和数据中提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还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掌握避灾减灾技能。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本节课改进建议如下:各研究小组展示的研究成果应进一步探究,细化相关知识;小组课堂探究讨论的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应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合理分配学生课堂探究和讨论的时间,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河北省承德市教研室地理教研员 杨海源)▲

猜你喜欢

泥石流滑坡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基于Fluent的滑坡入水过程数值模拟
机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