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更需要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
2015-07-24社评
社评
眼下中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面临诸多转型期压力。一般来说,转型期既是利益格局调整期,也是社会矛盾易发多发时期。正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常态挑战,中央连续召开相关全会,部署建设法治社会和协商型民主。
中国人一向有和衷共济的优良传统。转型期的种种挑战和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局势,更需要人们以从容淡定风雨同舟的姿态加以应对。要想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利于人们化解各种矛盾,达成各种共识,从而为社会的有序运转起到润滑的作用。
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并非意味着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张力的一团和气,更不意味着千篇一律众口一词下的歌功颂德。宽松和谐社会氛围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考验着人们既多元表达又求同存异的能力,需要人们在承认社会中的矛盾和张力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合情合理的情绪宣泄渠道和方式的构建,和对各种意见乃至异见的包容和理解,以及对主流民意的柔性引导和塑造来加以实现。
除了新常态转型期利益格局调整的压力外,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所带来的国民整体福祉大幅提高基础上的利益分化和社会分层,本身也带来了以前社会相对同质化时期所未有的多元化张力。由于各地区发展阶段的不同和收入水平的差距,以及生活经历、教育背景、文化视野和认知框架的差异,以及对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的不同理解,人们对各种各样的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这是开放社会本身所固有的特征,而突飞猛进的信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移动互联网络平台的勃兴,又放大了这些差异。
把握言论自由的尺度和边界在任何一个现代社会都有一个难题。
不过,对各种貌似出格的言论的态度,往往表明一个社会看待自身的方式,是倾向于宽松包容,还是倾向于收紧打压,其实折射着一个社会对自身发展模式的自信程度。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经济较发达社会的常态。这说明人们已经从解决温饱阶段的容易满足的状态,进入到更高层次的追求阶段“相对匮乏”焦虑的状态,这本身就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本身就代表了社会的进步。
多听听民众的“骂娘”之声,除了能让为政者更好地体察民情民意之外,也更有利于决策者准确把握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从而更好地满足民众的需求。
事实证明,民众抱怨比较集中的领域,比如“看病难、看病贵”和教育、就业公平等等,恰是我们相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领域,这也为中央加大对这些领域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民间资本加大对大健康和大教育文化产业的投入提供了宝贵的指引。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和眼界的日益开阔,人们对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也有了更多的看法,其中虽不乏争议,但也为协商式民主的推进提供了来自多方面的思想素材。而随着各种史料的不断发掘,人们对一些历史问题的看法和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会不断修正,也会日趋多元。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有时候人们就某个议题发表言辞激烈的看法,本身更多可能是情感的宣泄,不一定非要论一个是非曲直。此时公共媒体应公允持中守正持平,而不应上纲上线口诛笔伐火上浇油。
而那些人们在私下场合发表一些不那么政治正确、不登大雅之堂甚至不大恭敬的言辞,属于个私空间的行为,如果不被别有用心的人士在公共空间广为传播,一般不会造成太多的社会影响。此时有关方面应保持冷静,不宜以公权力介入,人为扩大事态,激化矛盾,因为这样一来反而正中那些唯恐天下不乱而四处传播人们私下场合言论人士的下怀。
说到底,对错误的言论应该依循法治轨道进行处理,而不应重走打棍子、扣帽子,动辄代表全国人民进行声讨的老路与邪路。
中国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来之不易,“文革”后百废待兴人心思变,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提出“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全党和全社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心一意谋发展,才有了数十年的长足进步,党的执政之基也不断巩固。
新常态的达成需要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保驾护航,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的万众创新尤须一个海纳百川包容进取的人文环境,而不是一个人人自危,噤若寒蝉,谨小慎微的社会氛围。
(摘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