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领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015-07-23张敬梅
张敬梅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革时期,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崛起的软实力灵魂就是核心价值观。通过对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5-0093-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如何在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我们党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科学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在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各高校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建设文明高校,发展高等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使得高校的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捍卫高校的思想文化阵地。
其次,在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高等教育文明和谐的基础和保障。高校的思想文化风潮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元化,并且各种观念相互交织,使一些大学生的信仰淡漠。高等教育迫切需要主流价值观的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多样、多变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最终促进高等教育文明和谐发展。
二、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现状
很多高校目前已经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好结合、抓好融入、抓好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努力达到全部落实。
1.发挥文化的熏陶渗透作用
一是以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为主题,借助传统节日举行汇演、演讲、话剧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高校还专门开设国学、古典文学等讲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必需品。
二是以高校自身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各高校特有的文化,通过自身特点和优势,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为载体,打造各高校独有的文化品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文化熏陶。
2.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一是广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主要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旨,多方面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传承和发展德育品牌。
二是以“我们的节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各种主题的文化讲座,举行座谈会、主题演讲赛、知识竞赛、图片展览、视频播放、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等形式多样的特色宣传活动,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学生中的宣传覆盖面。
虽然高等教育领域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一些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与理想信念的困惑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也随之而来,对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严重的冲击,潜移默化地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起到了侵蚀作用,造成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紊乱和对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否定,对我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困惑。
2.个别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不足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一些高校也未能免俗,只抓高校经济,而忽略了高校教育的本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没有给予相等的重视。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缺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举措,导致低俗思想泛滥,不能突显主流价值观。
(三)产生的原因
1.经济利益驱动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作为思想精髓的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和践行决不可能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内封闭进行循环,它必然和一定的利益相关联,这就使部分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推崇金钱至上的理念,为满足个人私欲,不惜触犯党纪国法,对高等教育领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2.价值观多样化
经济全球化使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从而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对价值的追求产生迷茫,犹豫不决。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诱惑性,使得一部分青年学生精神空虚、道德失范、价值观混乱,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三、高等教育领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人类文明传播、发展的历史和实践已经表明,作为一个社会、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必须是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髓,高等教育领域是国家文化的重中之重,它的培育和践行有着深厚理论渊源和广泛实践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中华古代圣人和先哲都提出过价值观的思想,儒家的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高度概括了儒家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认为仁君只有实行“仁政”和“以德服人”的王道才能赢得天下,主张“推己及人”的社会和谐价值观;荀子提出“公平中正”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经典著作中,借鉴吸收了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形成了丰富的价值观思想。这种与时俱进的价值观思想,毋庸置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思想来源和精神之魂,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三)国内外实践价值观
我们在高等教育领域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观念,它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它批判地继承了国内外实践价值观,承认并尊重世界价值观的多元化,是国内外实践价值观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博采众长符合中国实际的价值观。
四、高等教育领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精神层面培育,实践层面执行,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使其真正成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指南。
(一)建立制度保障长效机制
马克思说:“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人创造环境。”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保障机制,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其重要载体作用,在高校教育领域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
(二)实践养成形成自觉行为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关键在实践中形成自觉行动。各高校相关部门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尤其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引导全体学生立足实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
“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抓好宣传教育始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广大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总之,在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融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复杂系统工程,始终贯穿高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广大师生自觉自愿地认可其主体地位,保证和促进它的积极培育和践行,为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