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将军彭绍辉
2015-07-23龙飞
●龙飞
彭绍辉 (1906-1978),湖南省湘潭县人,1926年参加农民赤卫军,1927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教导团团长,第三五八旅旅长,晋西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抗大第七分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七军军长。新中国建国后,他历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西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好男儿志在四方
1906年9月,彭绍辉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瓦子坪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彭绍辉16岁时,他的父亲终因积劳成疾而撒手人寰,给这个贫苦的家庭又蒙上了沉重的阴云。
1926年,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席卷湘潭地区,各地相继成立了农民协会和自卫军,建立乡村革命政权。彭绍辉的四哥彭绍松当上了乡农协委员长,二哥当上了自卫军战士,两个哥哥带领贫苦农民游行示威,张贴标语,呼喊口号,与地主斗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马日事变”的发生,使得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湘潭韶山等地的中共党组织遵照毛泽东的指示,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潭湘宁边区中路司令部,与白色恐怖进行坚决斗争。
作为农民自卫军的一员,彭绍辉参加过打长沙,也被当成“暴徒分子”而受到通缉。虽然没有被抓到,可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对母亲说:“我要离开这个鬼地方,到外边去闹革命,替穷苦人打下一片人人平等的天地。”但是遭到了母亲坚决的反对,原因是作为最小的儿子,母亲特别疼爱他,万一出去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向九泉之下孩子的父亲交代呢。
彭绍辉见母亲的工作不好做,于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当乡农协委员长的四哥。四哥支持他说:“我们兄弟多,出去一两个是可以的,如果你走了,母亲在家一切由我们照顾。”从而更加坚定了彭绍辉出去闹革命的决心。
在夜深人静时,彭绍辉轻手轻脚地走进母亲的屋子,悄悄打开柜子,拿出一套衣服和一把铜钱。母亲问:“满孩,你干啥子哟?”彭绍辉没敢吭声,也不敢停留,几步走到门外。彭绍辉知道,如果再停留一会,他可能就会被母亲的泪水动摇。于是,他擦一把眼泪,迈开双脚,匆匆离开家门。
彭绍辉独自离开家乡,后来遇到国民革命军招募新兵,就报名当兵,被编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第十二连。1928年春,第一师改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彭德怀任第一团团长。在彭德怀的劝说下,师长周磐决定创办随营学校。该校由黄公略负责,他和教官经常和学员讲广州农民讲习所、秋收起义和各地农民运动的情况。彭绍辉被派到随营学校学习后,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
战火纷飞筑英雄
1928年6月,独立五师奉调去平江“剿共”,随营学校也移驻湖南省岳阳。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了平江起义,彭绍辉也和随营学校一起,于7月23日赶到平江,参加了起义行动,成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第一次参加了战斗。后由于作战勇敢,组织指挥出色,同年冬天,经黄公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红五军与当地革命武装合编,彭绍辉任第二纵队第二大队第六中队队长。有一次,第二大队由长寿街到芦洞宿营时,遭到敌人猛烈攻击。在这一紧要关头,彭绍辉主动率队承担掩护主力突围的任务。他凭着对该地区地形、人情熟悉,奋不顾身抢占高地,将敌人火力吸引过来,敌人以为彭绍辉部是红军主力,便将全部火力压到他们头上。此时,大队主力从另一个方向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在据险顽强抵抗中,彭绍辉右胯骨中弹负伤,但他忍着剧痛,顾不得包扎,继续组织有力反击。最后在第四中队的配合下,撤出了战斗。
撤出战斗后,彭绍辉又连续翻越了15千米的山路,最终因流血过多,而处于昏迷状态。刚到营地,部队又要转移,加上部队缺医少药,组织上决定把彭绍辉留下来养伤,将他留在了浏阳五区一位农协委员长家里。经历多次转移、养伤,彭绍辉最终归队。
1932年底,蒋介石调集大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大规模“围剿”。此时,红一方面军以一部分兵力留住黎川,主力转移到东韶、洛口地区待机歼敌。师长彭绍辉奉命率红三军团第一师迅速赶到北线,向“围剿”之敌发动进攻。战斗打得异常激烈。
彭德怀来到前沿阵地,他在电话中说:“彭绍辉,我在看你们行动,要特别冷静,一定组织好火力,利用一切机会猛攻。”接着又说:“必须拿下制高点霹雳山,这是取得反‘围剿’胜利的关键之一。”
这天深夜,突破霹雳山敌阵地的战斗打响了,狭路相逢勇者胜,到处都是喊叫声,咒骂声,枪炮声。战斗久攻不下,彭绍辉见此情景,第一个冲出战壕,带头冲锋,猛攻敌人阵地。在他的鼓舞下,战士们如下山猛虎,不到20分钟,就占领了敌军阵地。而就在此时,从一块岩山后面射出一梭子弹,彭绍辉一侧身,挡住了身边的警卫员,自己左臂却连中两弹,手中的步枪掉在了地上。
警卫员看着彭绍辉鲜血直流的断臂,哭道:“首长,你伤成这样,要立即下阵地治疗才行……”彭绍辉用右手拖着左手断臂,对警卫员命令道:“哭什么哭?这是战场,这点轻伤,怎么能影响我战斗!”
此时,红三师适时赶到,投入了战斗,全歼敌军。
彭绍辉伤势很重,医护人员做了3次手术,都没有成功,最后决定截去他的左臂。一开始征求他本人意见的时候,他坚决不同意。后来在军团领导彭德怀、滕代远和一些战友鼓舞下,他最终同意截去左臂。
当时根据地医疗设备简陋,做这样大的截肢手术也只能用盐水消毒,钢锯断臂,而且还没有麻药。许多同志怕彭绍辉受不了,建议用绳子将他绑在门板上实施手术。彭绍辉知道后哈哈一笑:“你们听说过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吗?关云长在刮骨的时候,还下棋了。”手术开始后,医生将彭绍辉伤口的腐肉一片片割下来,之后,开始用钢锯锯骨,几个胆小的护士看到这一幕,吓得闭上了眼睛。
彭绍辉忍着剧烈的疼痛,汗水一串串从他的额头上流下来,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甚至打趣到:“以后就剩一条胳膊了,我看,这媳妇是找不着了。”手术医生对他不住地赞叹:“彭师长真是一个铁人。”
彭绍辉伤愈出院后,组织上为了照顾他,准备安排他到地方上工作。他知道这一消息后非常着急,说道:“我虽然失去了左臂,但是还有右臂,还能指挥战斗,只要反动派一天没有消灭,我就坚决不离开前线!”最后,彭绍辉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红三军团,担任第十五师师长。
1976年,彭绍辉与夫人张纬及子女在北京。
一见钟情定终身
1949年2月,在山西晋中地区交城城关一带,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正在进行攻坚战演习,为参加太原战役做准备。
看到部队暂无战事,军卫生部部长张德炎找到了已是军长的彭绍辉:“军长,现在你总算有时间了,是不是该考虑个人问题了?”
“老张,又拿我开玩笑了不是?”彭绍辉笑着说,“我一个残废,这辈子注定打光棍了!哈哈……”
“真的,军长,我们卫生部房东的女儿张纬很漂亮,又有文化,蛮合适的!”彭绍辉心里一动,自己也40多岁的人了,何尝不想有个家。但他又马上意识到还不是时候,于是对张德炎说:“你也不看看现在的形势,打太原迫在眉睫!”
此事说过之后,彭绍辉并没有在意,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打太原的备战当中。4月20日,太原战役打响。按照徐向前司令员的命令,彭绍辉指挥第七军主力急速渡过汾河,直插小店以北,配合兄弟部队占领了太原城北敌外围阵地,并用炮火控制了太原城北机场。各路大军协同作战,终于攻克太原。
太原战役胜利之后,张德炎又催彭绍辉和张纬见面。这一次,利用参加卫生部4对青年人举行集体婚礼的机会,他们终于见面了。在婚礼上,彭绍辉第一眼见到张纬,便被她漂亮、清纯、高雅的气质吸引住了。当张德炎将张纬领到他身边时,这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军长竟然有点慌乱了,一时手足无措。相反,倒是年轻的张纬先说:“早就听说过彭军长的英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是名不虚传。”
彭绍辉不好意思地说:“我比你大十多岁,而且只有一条胳膊,他们给你提的事千万别当真。”但张纬却说:“这些我都知道,你的胳膊是为了像我们这样的穷苦人家没有的,我不嫌弃。”听到这样的话,彭绍辉心里一热。就这样,彭绍辉和张纬的关系算是确定下来了。过了几天,他俩又见了一面,彭绍辉将一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送给张纬,算是他们的定情信物。一个月后,彭绍辉就去了西北战场。
7月10日,扶眉战役拉开帷幕。经过4天激战,彭绍辉率部协同友军歼敌4万余人。扶眉战役后,彭绍辉的第七军又参加了陇东追击战,从陕西一路打到甘肃。8月3日,解放陇东重镇天水。
这天晚上10点多钟,彭绍辉在灯下研究作战方案,张德炎突然推门进来,兴奋地说:“军长,你看谁来啦!”彭绍辉抬起头,只见漂亮的张纬俏生生地立在那儿。
“你怎么来了?”彭绍辉惊喜地问道。
张纬不吭声,眼泪却“啪嗒啪嗒”地落了下来。一旁的张德炎说:“从太原到天水,张纬是一路打听着找来的,这一路上可是吃了不少苦……她说,她怕再也见不到你了!”
三天后,经上级批准,彭绍辉和张纬在西北隆隆的战场炮声中举行了婚礼。婚礼十分简朴,正好师一级干部都在军里开会,彭绍辉请他们吃了一顿羊肉泡馍,算是接受下级对他新婚的祝贺。
不久,贺龙电令彭绍辉进军川北,配合主力解放西南全境。彭绍辉告别新婚的妻子,又率部出征了。
布衣将军的优良作风
曾在旧社会当过放牛娃,做过长工的彭绍辉,生活上一直保持着战争年代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被人称为布衣将军。
有一次,警卫员看到他连续指挥部队作战过于劳累,身体瘦弱,就让炊事班烙点饼子给他当干粮,被他严肃地批评了一顿:“我们是无产阶级军队,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是平等的,生活上同甘共苦,不能有半点特殊。”他仍然天天坚持和战士一样吃杂粮炒面和小米锅巴饭。他的衣服、鞋子破了,供给部门要给他发新的,他总是说:“还能凑合着穿嘛,就是有几个窟窿,也比长征时穿的衣服,草鞋好多啦!”
彭绍辉的一床被子,从50年代初一直盖到70年代末,舍不得丢掉。妻子张纬不知补过多少次了,也曾不止一次地劝他换床新的,可每次都遭到拒绝。一次,趁着彭绍辉不在家,张纬把被面换掉了。彭绍辉回来后发现,很不高兴,当即把那个旧被面又重新换上,说道:“这不是挺好的吗?现在有被子盖,还挑什么?我们不能忘记老传统!”
关心士兵,爱护同志,是彭绍辉的一贯作风。
有一个叫杨玉娃的小侦察员,目不识丁,一次向彭绍辉报告敌情时边说边看手掌。
彭绍辉觉得奇怪,拉过他的手一看,才发现他手掌上画着一些小人,还有手榴弹,长短枪,便问他:“小鬼,你在家没念书吗?”杨玉娃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彭绍辉关切地对他说:“过去没念过书,那是旧社会造成的。我小时候也是个放牛娃,没读过多少书。现在我们干革命,打天下,没有文化可不行!你以后每天学两个字,我来帮你,好吗?”
从此,杨玉娃天天坚持学习,每当他汇报完工作后,彭绍辉总要听他汇报一下学习情况,有时还写几个字考考他。后来,杨玉娃的文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1970年,解放军301医院发现彭绍辉身患主动脉血管瘤,随时有破裂的危险,于是给他规定了“六不准”,连弯腰、起立、咳嗽也不准用力。但彭绍辉却不以为然,照样坚持工作,后来患上了高血压、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疾病。
1975年,医院将彭绍辉的病情向中央军委作了汇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指示他注意身体,半天工作,半天休息。彭绍辉知道后对医生说:“我的病情,以后你们不要向上汇报了,军委首长工作很忙,不要拿我个人的这点小事去麻烦他们,再说你们不让我工作怎么行了!”他顿了顿,又对保健医生说:“再说,我身上的病有如一颗定时炸弹,不知什么时候爆炸了,我要在它没有爆炸时之前为党多干点工作。”
1977年夏天,彭绍辉的病情开始有点好转,便要求出院。医生要他不要坐飞机,不能劳累,但他不顾自己的病情,坚持乘飞机前往胶东半岛参加总参谋部主持的一次业务会议。会后,还去视察了胶东地区的陆海空军部队。
由于过度劳累,彭绍辉的病情进一步恶化。1978年4月25日下午,他忍着血管肿瘤局部破裂引起的疼痛,参加空军作战会议,并作了3个小时的讲话,会后还看望了与会人员。可到了晚上,他不得不又一次住进了医院。
在检查身体时,彭绍辉还一再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不能住院,今天的文件我还没有处理完,明天还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开。”不幸的是,就在当天晚上,终因血管瘤大面积破裂,彭绍辉猝然倒在了病房里的办公桌前,永远离开了他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