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5-07-22吕吉勇刘宇飞陈德明刘继志李晓琳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社会需求创新创业培养

吕吉勇++刘宇飞++陈德明++刘继志++李晓琳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从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创业创新活动现状着手,对本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具体举措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系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社会需求;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 02-0064-06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on the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bout studentsof sport and Human Sciences. Expounds and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Depart-ment of Sports Science and Health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has beenformed, but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optimized to combine withsocial demand. It made targe-ted observ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with the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raining situation.

Key words:Social demand ;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长,据教育部报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总量和就业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待业毕业生数量增多,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创业创新能力的缺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大学生在就业时、就业后和创业过程中,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业创新能力不足现象。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才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正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1]文章在社会需求视角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剖析,以期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1 创新创业教育的涵义及重要性

1.1 创新与创业间的关系

创新成为一种理论是20世纪初的事情,国际上认为较早提出创新理论的是哈佛大学教授J.A.Schumpeter,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2]

广义的创业泛指一切带有开拓意义的社会变革活动,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事业,只要是人们进行的是没有先例的事业,都可以成为创业。狭义的创业是指社会上个人或群体开展的以创造财富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对创业者来说是从未经历过的事业。[3]

不难看出,创新与创业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特性:创新是创业的起始,创业是创新的价值体现方式,创业与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创造财富,服务社会。

1.2 创新创业教育的涵义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末提出的,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内涵可谓十分丰富。

对创新教育的理解,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一部分学者认为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等为目的的教育;有些学者则认为,创新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与时俱进的教育。

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开办企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对学生开创一份事业的综合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具有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完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人,这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4-5]

从本质上讲,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及进行白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以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

1.3 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1.3.1 适应当今社会需求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越来越多人“走人”社会的必经之路,是一种大众教育或普及教育。其次,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社会的产业结构、社会分工、职业和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人力资源的配置转为市场来调节,就业问题主要通过竞争来解决,不仅“专才式”的精英教育已经失效,而且一般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如此的时代要求,积极的、主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必然。endprint

1.3.2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也提出: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白主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专业优势,明确各类高等学校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建立以服务需求和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技评价和科技服务体系。高等学校对学科专业实行动态调整,大力推动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7]

在此社会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成才,以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将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机遇。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培养企业家,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储备人才。

2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现状

目前,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系共有65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组织过4届全系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多次参加全校、全省及全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2013-2014年全系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16项,占全院项目的26.2%,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重点项目5项、省级一般项目2项、省级指导项目6项、校级项目1项,学生参与人数为48人/次,带动全校其他专业学生5人/次(见表1),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趋势,项目的内容有专业技能、运动营养和膳食、运动损伤、运动康复治疗、课程开发等,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特别是结合了学院冰雪办学特色项目进行的创新训练,培养了一批具有北方社会需求特点的专业人才,使全系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远高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平均水平。

3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体系的具体做法

3.1 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

调查发现,运动科学与健康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普遍不高。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持否定的评价,认为本专业与创新创业相关性不大,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创新创业的正确认识。有些大学生则认为眼下的本分就是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创新创业只是以后参加工作的事情,从思想上把学习与创新创业分离开来。还有些学生觉得创新创业很神秘,认为以自己目前的知识水平根本不可能进行创新创业。

要做到教育观念的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首先,努力提高全体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综合培养计划,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精神作为一种需要学生在大学教育中获取的意识和行为特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和训练。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既注重传授给学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技术知识,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中采取导师制,进行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专业指导,从而形成一个教学互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体系。其次,要从观念上消除学生这种狭窄的本分观,打破创新创业的神秘感,让学生知道,创造性人皆有之,只要不拘泥成法,不与人雷同,能独立自主地思考与解决问题,就是有创造力的表现,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创新创业适用于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

进行课程设置方面的优化调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生既要求学习方法的变通性、灵活性,又要求理论思维的完整性和知识建构的层次性。系领导与教务处等相关部门沟通,共同改革现有教学和考试方式,并结合学科特点,理顺知识体系,重新修订课程设置,要求教师不仅从普及着手,还要在教程中加以规范化,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开设一些综合性的跨学科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学习,以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

3.2 开辟实践平台,丰富活动载体

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合理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学校强大的人脉资源,针对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创业热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请到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创业成功者、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帮助他们拓宽思路,指明方向。由于学生受到资金所限,在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都会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场地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场地问题,由领导组织牵头,各部门通力合作,利用现有的校内实训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合作单位等一切有效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技能,开展T作,继而产生经济效益,完成创新创业的起步。

创新创业训练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本专业指导教师结合专业特点,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竞赛、实习实训基地、校园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和交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或白主创业必备的核心素质,为他们选择创新创业做好必要准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以社会活动为依托,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为了配合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学院还出台了《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加大支持学生实习实训向校外的延伸。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支持创业大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建立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培养培训高校创业教育专任教师等,还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

4 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4.1 师资力量过于年轻化,缺少创新创业教育的经历和经验

高等学校一般都不缺乏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教师,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教师学缘结构丰富,教师学历层次较高,特别是轻年教师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有近1/2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但真正了解创新创业,具创新备创业经验的教师却很少,他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成为当前我系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和较高创业水平的师资队伍成为当务之急。endprint

4.2 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意识观念不成熟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大多缺乏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不清楚什么是创新创业,而且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是毕业以后的事情,缺乏学习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理论知识支撑,谈何具有创新创业观念。在创业观方面的不成熟更是明显,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创业根本连想都没有想过,找份稳定工作和考取研究生是大部分学生的选择。而部分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则认为创业就是自己当老板,就是指挥员工干活,他们创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自己说了算,指挥他人工作,而非了解创新创业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4.3 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

目前,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分属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包括就业部门、教务部门和系部,由于指导教师和学生与各部门之间交流和协作不够流畅,导致解决问题时间较长或者解方式较缺乏灵活性。

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同时还要完成学业,而且在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桎梏下,大多数学生选择努力读书,然后继续深造。虽然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但大多数停留在鼓励和指导性文件,可执行性不强,对于学生的帮助不够,教学主管部门也缺乏具体的政策,没有真正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加之本系大多数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差,导致即使想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也因为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而无力进行。

4.4 知识转化率低,产、学、研脱轨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有着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大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本专业相关的实验和实践,甚至可以协助教师进行较为复杂的科研工作,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方面能力都较为欠缺,没有将科研创新与创业紧密地结合,没有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5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措施与方法

5.1 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开拓学生视野

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邀请校内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更多的科学讲座。邀请自主创业成功的毕业生、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校外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和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努力拼搏的精神。同时,在发挥现有教师队伍作用的基础上,应通过不断优化培养、引进、使用等环节。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相适应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聘请企业家、自主创业成功者和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辅导者,加强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培训。

5.2 加强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学习

对刚入学的新生开展创新创业思想教育,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理论课程,系统讲授有关创新创业知识,使学生入学就掌握此方面的知识,对创新创业有初步的认识,为学生深入学习与理解创新创业奠定基础。通过教师介绍就业现状,使学生尽快意识到就业难,尽早进行人生规划,充分系统地掌握有关创业知识,为创业早作准备。[8]

5.3 完善管理体系,设立长效激励机制

为了方便、快捷的帮助学生创新创业,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管理和指导机构,同时必须转变管理观念,从传统的管理转变为服务,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工作重点也要转变为对创新创业行为服务和支持,特别是关于政策解读和解决启动资金方面的扶持,比如协助学生进行工商注册和小额贷款等。同时,学校还应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奖励在创业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生。为解决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在时间上受到制约的问题,学校需不断完善选课、学分和毕业等相关制度,为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学校可对参与学科高级别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学分。

5.4 开辟科研平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并轨途径

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众多的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支持。我们应依托目前本专业甚至本校其他专业的教师所承担的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潜能,积极与康复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谋求合作,,要积极争取政府、风险投资商向学校提供资金,建立创业孵化器努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9]

5.5 运用冰雪办学特色和地域优势,搭建实践操作平台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运动康复专业,应在现有学科发展基础上,突破白我、完善白我,寻求学科新的发展与创新点,将社会需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促进学科更好的发展。将本专业与学院冰雪运动办学特色有机结合,着力彰显冰雪特色,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充分利用我院运动医疗康复中心、基础实验室、帽儿山滑雪基地、各运动场馆等做为实践实习操作平台,进行实践训练和实习。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开设滑冰、滑雪等相关冰雪运动的术科课程,使学生掌握冰雪项目的运动技能,了解冰雪项目的运动特点,使学生专业技能与运动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黑龙江省是冰雪运动大省,也是冬季旅游大省,每年冬季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及专业运动员来到黑龙江参加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冬季冰雪体育运动和比赛,在这么庞大的运动人群中产生运动损伤是在所难免的,如何趋利避害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现有的专门体育人才和医学人才都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从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如果能将康复专业与冰雪运动有机结合,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优势弥补这种缺陷。这是既符合社会需要又适合学科发展的有益尝试,在该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将积累宝贵的经验,为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产业更好发展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可参考的意见与建议。

6 结语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探索“3+1”冰雪特色运动康复专业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使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0]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系全体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自觉地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尝试,勇于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从被动的求职者转变为主动的就业者;重点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以创业带动就业,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提升了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度,从根本上缓解了本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Z]. 2010-5-4.

[2] 周全波,郭兴全,王正洪,大学生创新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8

[3] 樊一阳,徐玉良.创业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3.

[4] 牛长松,创业教育的兴起、内涵及其特征[J].高等农业教育,2007 (1):25-29.

[5] 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6] 聂莉萍,朱建新.创业服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创业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5 (1):105-10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238927.htm.

[8] 彭勤革,朱锡芳,房汝建.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22-24.

[9] 马丽君,科技创新视角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创新科技,2015 (1):48-49.

[10] 王晓玲,刘艺虹,谢志明.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研究——以白城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6):51-54.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需求创新创业培养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