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游院前古厝
2015-07-22
玩过菜地,吃过亲手采摘的菜蔬,稍微休息放空后,便可轻松来一场古村落老厝游。都说古厝游、游古厝,到底身处院前社怎么个游法,是跟着村人自行规划的老厝指南匆匆一看一走呢?还是没有太大负担一味从容寻觅?如果稍留意院前村口提供游人一看的村落地图,或许已在心中对院前有一种宏观的想象,甚至从一二古厝的名称便能发现院前可能是闽南古村落的一处简略缩影。于是,带着一番宏观的想象,不妨选择后一种寻觅院前古厝的从容方式随走随看,在短短的游程中,你或许会渐渐发现,大到一座闽南村落,小到一间闽南古厝,都有可看之处。
按图索骥可看的有大夫第、学仔埕、中宣第、小宗、红砖宅角、新厝角等六座古厝,并对它们分布在院前的不同角落有一个模糊概念。如此下来,便能展开古厝的觅游,让惊喜偶然而至,过把村落瘾。当一个人一边步行村中平坦小道,一边浏览散布于村中的菜园,在呼吸与放眼之间,可以慢慢体会院前社的一草一木,甚至是院前给人的一种村落颜色,是浓厚的红白相间还是清淡中显现清绿,后者想必是游人最不会注意到的细节体会。
待玩味片刻之后,最先映入眼帘的不外是游人较为集中的大夫第,行至大夫第不必直入其内,只需远远观看一番,则可以绕过歧山宫直往学仔埕、中宣第、小宗三处行进。这紧临一隅的三座古厝,你也一样只是先远望片刻,并也依此方式看看右侧看似高冷的红砖宅角,便继续往村内深处步行。接下来,可依寻较为突出的古厝一二屋角的所在,步行至典雅精造的三厝连体古宅,是为新厝角。这样快速走望,一路下来你已基本上将院前的典型古厝逐一看过一座闽南村落正是由宗祠、村塾与大小村厝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村厝则可分为商人、士宦、普通村人所建所居三种。
新厝角是院前古早印尼侨商颜江守在光绪年间所建,是院前社商人所建古厝的代表。古厝的细节美学和旧时匠人的精湛工艺,集中在古厝中的“塌寿”与“境面壁”上。“塌寿”是古厝大门所在区块,一般成内凹形式,“境面壁”则是古厝厝身,两者相结合最能展现古厝的具体面貌。新厝角因是侨商所建,因此从内而外,不管是石雕木造构件,还是木作隔墙的花样,都极为华丽。折回不远处的红砖宅角,虽然也是光绪年间由新加坡侨商颜应麟村人所建,然而却多了一点冷峻,说不定这种冷峻乃因建筑材料中选中了泉州地区的石料更具强化了。
返向游觅古厝,与大部分游人背道而驰,便可以错过人潮。乘着游人不多之时,在从容之间将新厝角与红砖宅角看过,在走看两厝之中稍停片刻,选择村道某一角度,瞄一眼菜地、菜农、古厝相间的村居耕种画面,感觉也是非常过瘾。当然最过瘾的,莫过于一连串将小宗、中宣第、学仔埕放在一起对比着观察。小宗,是院前角头宗祠,虽内部已坍塌,然而“塌寿”与“境面壁”的精细是其他古厝不可比拟的,单单看“境面壁”的青石窗雕就叫人想点个赞,由此可以发现宗祠在旧时村落中的重要性。至于中宣第虽然厝身没有“塌寿”可言,但建筑外观的简捷线条也是值得美誉的。相较于“小宗”的精、“中宪第”的简,“学仔埕”作为旧时乡塾的所在,显得中规中矩,是与传统儒教的精神有一种莫名的契合。传统乡村用心耕种是共识,然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却是大部分村人的价值取向。当返回到最初的大夫第,不得不对这样价值取向深有体会,大夫第因是士宦所居的院前古厝,不仅大受村人所重视,更是最热门的院前古厝所在。大夫第的“塌寿”“境面壁”不见得多精彩,然而作为院前惟一的三进带护龙大厝,却将这趟院前古厝觅游做了一个完美的Happy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