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建校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5-07-22李丹萍,王瑞

亚太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新建校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文/李丹萍王瑞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建立新校区日渐普遍。新校区办学条件、管理模式和校园环境等具有特殊性,给新校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旨在剖析新建校区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目前新建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新建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A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建校区是一个新生事物,与校本部相比存在诸多差异。如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人力资源配置较低、欠缺校园文化底蕴积淀和传承等,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特殊性和多样性,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了压力,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新建校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探索工作有效对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对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发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 高校新建校区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1.本研究搜集了我校2013级、2014级学生入学半年后心理健康问卷(scl-90)调查数据,数据分析显示,我校校本部2013级学生异常检出率为9.34%,新建校区检出率为12.58%,新建校区高出3.24个百分点;我校校本部2014级学生异常检出率为9.92%,新建校区检出率为14.17%,高出4.25个百分点。可见,新建校区异常学生检出率偏高,心理问题发生率较校本部较高。新校区学生在人际关系、敌对、强迫、偏执、焦虑因子上得分较高,部分学生表现出睡眠和饮食上存在问题。

2.结合数据分析,选取部分异常学生进行进一步心理访谈,发现新校区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突出。一是学业困惑,迷茫无助,对未来的学业、职业都感到无所适从;二是出现更多的人际关系问题,这与日常咨询中常见的宿舍矛盾、人际退缩、集体生活适应困难以及恋爱问题等相一致;三是学生缺乏归属感,感觉精神生活空虚,大多学生不愿意走出宿舍参加学校活动,感觉业余生活乏味枯燥,多沉迷网络,从而引发了更多的心理问题。

二、 高校新建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第一, 新建校区远离校本部,多数建在城市郊区或偏远地带,周边环境单调,学生接触其他学校和社会机会较少,常会产生孤独、压抑感觉。新建校区的特殊性,常常会使得校本部原有的教育模式无法发挥作用,师生都需要适应,短期内都会存在迷茫、焦躁的情绪,师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归属感,心理问题凸显。加之,新建校区缺乏校本部丰厚的文化底蕴沉淀,难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给新建校区心理工作带来挑战。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校本部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硬件建设上已趋于完备,新校区多方面都在探索阶段,资金和环境都有限制,短期内难以达到校本部标准。心理健康教育器材等的相对匮乏,给工作带来不便,使得工作全面铺开较为困难。

第三,人员配置尚不完善,学生心理研究尚在初级阶段。校本部经多年的调整和适应,心理工作人员配比已基本稳定,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新建校区本身处于探索阶段,各项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心理工作人员选拔和配备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进而达到均衡。另外,校本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多年实践研究,已形成体系,具备了一套基本符合校本部学生心理发展的心理教育模式,具有传承性,而新建校区校园环境、管理模式等因素使得学生具有特殊性,需要在不断探索中,找到适合新建校区学生心理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 高校新建校区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对策研究

第一,加强开展新建校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有计划,有目的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心理知识宣传,例如开展心理系列活动、网络心理咨询、微信、校园贴吧等渠道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加自我认同感。另外,借助校园多项文化活动的力量,融合心理元素,如文艺演出、职业生涯大赛等,加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使其对校园生活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第二,逐渐完善新建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力量。 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随着新建校区各项不断完善,学校应加强新校区心理健康基础设施的建设,购置必要设备,建立适应学生发展的心理咨询室、团体咨询室、素质拓展基地等;与之相应的师资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师资尚缺乏现状下,可借助辅导员力量,充实师资力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为开展心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课程开展是广大学生获取心理知识的重要渠道,大范围的普及知识,有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其次,建立规范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新建校区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地理位置偏远,使得危机事件的发生率提升,因此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发挥各个阶层等级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预防危机事件发生。

第四,发挥学生组织力量,加强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发挥新建校区学生组织的力量,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充实心理辅导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力量,对心理协会、心理委员、心理志愿者等致力于校区心理服务的学生组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使其协助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团体辅导。从而形成专业教师心理辅导和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

参考文献:

[1]林 凡.分校区办学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心理,2011,(4):213-271

[2]宋晓东等.两校区办学中分校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

[3]叶剑辉,邓胜柱.朋辈心理辅导在多校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效性分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4]李增友,胡珊珊.高校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4).

[5]郑小琴.多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分析与厕策略研究.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