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声音
2015-07-22安立志
安立志
张鸣先生有一篇《只听得懂权力的声音》,评论的是唯权力是从的人们及其行径。我却想起另外一个话题——权力的声音到底什么样,也就是前述的那些人究竟听懂了什么。
一位与官场接近的朋友说到这样一则趣事:一位官员,位尊权重,主政一方,惜乎其讲话方言太重,与会人员大多听不懂。不知是什么人,也不知在什么场合(这些因素之于官场非常重要),将这一信息知会了这位官员,他的反应出乎意料:“只要他们听得懂这一句就行——‘我撤了你!”
社会进步的动力是权力,阻力也是权力。有权可以办成好事,有权也能办成坏事。因此,分辨权力的声音,自有其必要性。所谓权力的声音,是一种文学化的说法,其实指的是权力的势能,包括权力的来源、权力的宗旨、权力的运用,等等。
要弄清权力的声音是怎样的,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权力。权力是古老的概念。古代的“权”是不是黄花木且不管它,“权”至少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衡量之标准。“权衡”这个词,在今天相当于评估、比较,但在古代,“权”与“衡”都是度量衡。正因如此,孔子才将“权”这个概念引进治国理政的范畴。他指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强调的重点是建章立制。其二是控制之公器。在这方面没有谁比韩非子更深刻,他引用慎到的观点说:“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其大意是,好人不能说服坏人,是因为官小权轻;坏人能制服好人,是因为位高权重。如果尧这样的圣人是一介百姓,他连三个人都管不了;一旦桀这样的混蛋当了天子,就能搅乱天下。
权力这个东西,不分国情,中外通用,只是表述、表现不同。但权力的确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深刻指出:“任何一种真正的统治关系都包含着一种特定的最低限度的服从愿望,即从服从中获取(外在的和内在的)利益。”欧化语言比较繁琐,用中文表达就是这样一个公式:命令——服从。美国学者萨托利看法与此相同,他指出:“权力,至少是政治权力,一般都同强制与可强制性、惩罚与可惩罚性有关……权力发号施令,国家权力依靠合法的垄断而发号施令。”可见,权力的声音很像古装影视里的“钦此——”,而权力治下的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领旨——”。
从可以理解的角度看问题,权力的声音,有时是法律,有时是圣旨,有时是军令。权力的声音不仅是利益的命令,更是生命的命令。准确地捕捉权力的音频信号,无条件地服从权力的支配、控制与指挥,这是所有权力场的基本功。无视权力的声音或者对权力的音频信号反应迟钝、应对失误,丧失的不仅仅是利益,甚至还有生命。西汉首都长安的刑警(贼捕掾)絮舜产生错觉,认为市长(京兆尹)张敞受到了弹劾,已是“五日京兆”,干不了几天了,于是放弃职守,私自回家,随即被张敞收监坐死。“五日京兆竟何如?”这才是权力的最强音。朝廷向前线的岳飞发出12道金牌,金牌代表的是权力无声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仅决定了抗金的大业,也决定了岳飞的性命。
权力的声音,也有正邪、高下、优劣之分。把握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反映人民心声的权力,其所发出的声音,才是进步的、健康的、正义的。反之则是倒退的、颓废的、非正义的。当然也有一些权力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是进步的、健康的、正义的,其实质却相反。如何矫正权力的不和谐音,历史与世界的经验就是以权力监督权力,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人们才不会如同深山闻虎啸,而觳觫不已。
(作者系著名杂文家)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