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经济新增长之路
2015-07-22王志忠
王志忠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我国今年GDP增幅预期目标调至7%左右,各兄弟省市纷纷调低预期经济增速,江苏确定为8%左右。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新常态下江苏要在大总量、高水平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就必须有新的思路和举措,率先打造发展新动能。
新常态的特征是增速放缓、动力转换、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新常态下实现新增长,必须推动经济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既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和收入持续增加,为调结构转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又要调整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关键是要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常态的系列重要阐述,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发展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投资要寻求新来源,开辟新领域。从投资来源看,外资、国资、民资比例发生变化,201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195.6亿美元,境外投资1029亿美元。按照发展趋势,对外投资增速将继续快于吸引外资,总量也将超过吸引外资,我国即将成为净对外投资国。江苏近年来实际利用外资增幅逐步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中来源为外资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为此,要更加注重激发内部投资动力。内资方面,今后政府为出资主体直接投资越来越少,主要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必须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使投资主体逐步从政府向企业转变。从投资方向看,江苏一直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不断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全省硬件基础设施总体上相对比较完备,大规模投资不再需要和可能。今后,投资重点主要是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即转向公共产品、信息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
消费要挖掘新潜力,采取新方式。从消费结构看,要适应百姓消费需求层次提高的要求,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着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努力提供优良的消费体验,精心打造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消费热点看,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养老家政健康医疗消费等新兴消费热点方兴未艾,但要形成相当规模尚需时日。要在继续引导扩大传统消费的同时,积极培育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扩大居民对热点领域的即期消费,大力发展定制类消费,特别要抓住推进城镇化的契机,让进城农民尽快适应城市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从消费方式看,当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倒逼商业模式、消费方式快速创新,在加快发展公共支付平台建设、不断满足公众消费支付需求的同时,要大力鼓励制造、服务及商贸流通企业积极拓展网络有效渠道,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实力强、运作规范的网购平台,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
出口要拓展新市场,构建新格局。从出口市场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低位徘徊,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也持续低迷,新兴市场贸易比重逐渐上升,但仍不足以取代发达国家传统市场的地位。今后,江苏的出口市场要从发达国家市场为主向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并重转变,加大对企业拓展新兴市场的支持力度。从出口产品看,近年来,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以新能源光伏产品、电子信息产品、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今后,要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推动出口产品从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向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重转变,尽快提高出口产品层次。从出口方式看,从2014年开始,江苏省一般贸易额超过加工贸易额,这是出口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要顺应这一变化,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推动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为主向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
改革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给市场和企业更多自主权。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把该放给市场和企业的权力彻底放,不截留,把应该由市场承担的职能完全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推进项目审核、行政审批网上公开运行。用清单管理的方式对涉企收费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加强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科学调度,严格落实中央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措施,创新我省金融支持办法,加大对困难行业和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求。
企业是新常态下新增长的主体。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洗牌调整,一批企业倒下了,但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了。对政府而言,在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传统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要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强化服务,顺应企业升级要求和创新愿望,给市场留足空间,为企业公平竞争搭好舞台,迅速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大众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和新氛围,让广大企业家大胆地去想,大胆地去干,大胆地去闯,推动形成活力迸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如同当年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引进外资一样,积极鼓励民众创业,让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让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引导个体工商户发展升级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升级为规模企业,规模企业发展升级为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发展升级为上市公司,不断做大做强,为江苏经济增添源源不绝的巨大动能,使江苏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对企业而言,必须清醒认识低成本竞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新常态下实现新增长,要重点围绕“五新”加快转变经营发展方式:树立新理念,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常态,新增长的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改善供给,刺激消费。近期国人大量采购国外商品,恰恰说明中国消费能力不弱,关键是国内产品在质量、性能上缺乏竞争力,尚不能有效满足需求,企业的根本使命应该是不断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投身新产业,新创企业应积极投身以新市场需求为依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传统行业企业也应不断自我改造提升,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掌握新技术,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最前沿,加大技术研发和引进力度,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发展新业态,敏锐跟踪市场上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经济、联盟经济等新业态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打造新团队,企业家自己要坚持学习,开阔眼界和思路,把握产业和业态最新趋势,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要高度重视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和再教育,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作者系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