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追问的路上

2015-07-2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学生

你问我,如何让自己的讲解变得易懂?

她问我,如何让自己的课受学生欢迎?

他问我,如何让自己课变得气象万千?

我说,我用20年的时光走啊走,走到今天,那金光闪闪的教育殿堂一直在前面。我边走边问:我要如何才能抵达那里?

—— 题记

名师速写

在遇见她之前,我总感觉信息技术课堂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单纯地教孩子怎样把一篇Word文档变得图文并茂,怎样在Excel中将冗杂的数据归列得当,怎样将“兔子产子”的问题在VB中得到解决……我之所以说它没有生命,是因为在以往的课堂中,我总是被动地接受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技术,就像是软件的“奴隶”,我并没有从课堂中获得计算机技术与技巧之外的任何东西,直到我遇见了她……

她的课堂是有生命的,我把它概括为“信息技术课堂+人生课堂”,两者不是割裂的,它们是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她如春风化雨般把学习、处事、生活和育人的智慧渗透到课堂,让我们在无形中受到启发,思考人生,升华心灵。她给我们谈读书的意义,谈思考的价值。她说:“读着读着,我们的内心就被洗涤得很干净。”《一九八四》《我们》等反乌托邦三部曲,是她推荐我们阅读的新书目,她让我们看到技术的两面,看到超越方寸之外对人类的一种悲悯态度和对未来的思考。隐约中,我看到从窗外透进一束奇异的光。

她爱艺术,爱思考,总能把枯燥的课堂艺术化。在她的引导下,课堂变成“艺术品”的加工场所。在一次Flash课堂上,她要求孩子设计属于自己的“卡通人”,并写上一句励志的话。孩子们个个就像是莫奈,像是达芬奇,像是梵高,在完成作品的同时写下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孩子在这样有趣的课堂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动画技巧,更是不断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她就是这样,不多言语,就能让孩子内心泛起层层涟漪。她的课堂,是爱的课堂,是平等的,安全的课堂。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她是经师,亦是人师。她把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糅合在自己的课堂中和孩子受业的过程中,并且逐渐内化成了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

圣经上说过:“教养孩童,重要的是使他走当行的道,即使到老也不偏离。”我想,她已经做到了。

她是谁呢?她就是我们学校的兼职副教授、教学法老师—— 陆平。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专业2012级 李世静)

我原本学的是物理,一个偶然的机缘,改教了计算机,为此又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生的道路漫长,行至艰辛处常常度日如年。为了不断解决职业行走中的种种泥泞与困惑,我还进修了教学与课程论,成为一名教育学硕士。众所周知,转轨是痛苦的,因为每一次新的选择都意味着变革、陌生和挑战,然而,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转变中,我渐渐明白每个人和自己的职业、专业都是缘分,正是它们不断赋予我安身立命之本,教会我审视世界的方法,并且慢慢生长出对人和世界的深情。

在日常细节中追问意义

在许多人传统的思维里,在中学当位信息技术教师,相对来说蛮惬意的。然而,当初我不小心做了个冒失的决定:带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从此,我走上了一条可以说与轻松完全背道而驰的道路。这一走就是20年。期间,我用了10年一点点去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算法设计、数据结构。即便这样,我仍然无法跟上我那些极有天分的学生的节奏。幸好我还算个勤奋的人,我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在栈、队列、递归等各种数据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一点点发现了隐藏在学科背后迷人的计算思维,在学生们“茶馆式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教育暗藏的规律。教育,只有回到儿童立场,回到成就学生完善人格、全面发展的原点,才能把握其基本的逻辑起点。

多年来,我已经习惯每周两个晚上,提前到教室为孩子们打开灯,等候他们来训练。每次在完成程序设计语言和基本算法的学习后,我都会将讲台让给每位学生,让训练的模式慢慢变成专题训练和“茶馆式讨论”。在我的训练中,每位同学都是导师,他们为一道题、一个算法、一个特殊数据结构的设计、一个见解慷慨激昂,一次次头脑风暴。从中,孩子学会了更好地表达,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感受这团队的温暖,也一次次贡献出自己的思想。我的多名学生后来最终选择热爱的计算机专业,进入国内外顶级大学学习,其对学科的兴趣应该说与这里的头脑风暴息息相关。

2009年,我有幸成为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活动教练员,为全省信息学学子授课。这些年,我结识了许多为信息学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学者和老师们,坐在他们的课堂上,我是最专心的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立新教授,他为我们分析算法,书写程序,那一行行轻盈漂亮的代码将我带进神奇美妙的信息学世界。谁说青春是朱唇、柔膝,青春是80岁的李立新老师心中跳跃的思维,对专业卓越的追求,对人的深情。徐州岳德明老师在文中曾追问,“花花世界,满眼的铜臭和利益倾轧又有什么意思,到头来连黄土一丘也不复存在!每个个体的人算得了什么呢? ”这些话语如暮鼓晨钟撞击着我。何为师者?我心中有了全新的定义。今天,走在这条由无数信息学教育者用汗水和智慧铺成的神奇天路,发现自己已经从懵懂的赶路者成长为一名战士。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教程序设计,到后来教应用软件,再到更名为信息技术教育后的各种有趣的应用软件的教学,多年来,我愈努力,愈发现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因为要学图片处理,于是熟稔了Photoshop,还添置了单反相机学摄影。因要学声音编辑软件,我先要了解诗歌朗诵及动画片配音的知识,于是找专业老师补课辅导。教了很多年Flash以后,发现自己手绘水平需要提升,我开始练习简笔画、素描,并从中体会到创造的无穷乐趣。在学习Office软件后,我开始研究VBA,走进软件的内里,真切触摸软件背后的技术思想和方法。正是在这一天天的行走中,我开始追问这门学科的本质特点和价值。我不断听到学科与自己内心的对话,甚至隐约感觉到其背后暗藏的秘密。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我发现思维碰撞的乐趣;在教学流程的细微调整中,我发现课堂可以变得风生水起;在与学生眼神的对接中,我感受到信任和爱的力量;在点评学生的作业中,师生传递了思想和情怀;在算法的实现和漂亮的代码中,我们发现了跳跃的思维。

曾以为:漂亮的课堂是一片绿中的那点红,是喧闹,是标新立异。慢慢地,我发现漫山遍野的绿肥红瘦,其实都是教育的意义。我开始相信且明白“教育是农业”的内在意义。哪些孩子玩了游戏,哪位孩子没带鞋套,哪位孩子上课做得好,哪些做得与众不同,每位孩子都不一样,在我的课堂里,我得让他们“体面”且快乐地学习。

我越来越喜欢每天波澜不惊、小桥流水般的日常教育细节,因为它们都与生命的成长相关。好的教育不是喧哗,而是日常细节的动人。它们就在每一个课前、课中、课后的重复中,在关照孩子们成长的简单而朴素的细节中。我愿意自己是个园艺师,用心拿捏每一个日常细节,静静地施肥、浇水,并且守候花开。在这美好的过程中,我发现时光被我写成了宁静的诗行。

在实践中追问学科价值

我曾经以为信息技术课很简单,无非是软件的简单学习,技术的简单应用。过不了多久,发现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价值游离,难以把握航向,学生难以被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所打动,稍不留意又陷入无味、无趣的泥潭,深感课程和自己的无力。于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是什么?是“技术”,是“数字作品创作”,抑或“程序设计”?一线名师们纷争不断,这个问题似乎越辩越清晰,又越辩越乱。于是,走进各种现场、阅读各种杂志,答案依然悬而未决。在教学中我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无非两类,一类是软件的应用,一类是软件的设计。显然技术思维和计算思维是其核心价值。这样的课程价值一经在心中慢慢清晰,一种系统化的课程意义便在心中建构起来。信息技术课程是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技术,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技术、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设计软件的过程中,发现软件背后的神秘代码,揭示信息技术的内幕,技术的思想与方法变得可视、可操作、可触摸,这才是信息技术学科区别于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的立本之魂。

1. 信息技术课的技术味道

信息技术的课堂应围绕核心技术的学习或计算思维等学科特性展开,上出浓浓的技术味道。这应该是课堂教学首先要坚守的学科特质。平素不乏这样的课:因为教师个人喜好,刻意追求活动展示,课堂变成了热闹的、浅尝辄止的技术展示课,缺少技术学习过程、技术背后原理的探究。事实上,信息技术课应该是信息味道,应该是技术盛宴,应该是技术背后技术思维、计算思维的训练。

【案例1】在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展示思维变化的完整过程,关注计算思维的训练。递归,是程序设计学习中一道重要的坎。在学习这部分的时候,我从简单的最大公约数、斐波拉契数列问题开始,引导学生理解递归就是自己直接或间接调用自己的函数或过程。然后选用汉诺塔“Hanoi”这一经典的递归问题展开推理过程,演示递归自己调用自己过程中各种参数的传递情况,逐步理解系统栈在调用过程中的原理和调用过程中中间变量的存储情况,再从细节的参数传递回到模块结构的解析,学生会惊叹:漂亮简洁的代码背后竟然蕴含着波澜壮阔的过程和参数的多次调用及变量传递。此时,结构化程序设计所蕴含的丰富思想,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会慢慢进入学生内心,最终内化成比知识更重要的终身受益的思维品质。

2. 信息技术课的人文价值

信息技术课有丰富的精神资源,有特有的人文价值。信息技术人文课堂首先是课中有人。“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泰戈尔)”。要在指向学生发展的逻辑起点上,去了解学生的需求,选择课程内容,选择学习方法。人文的课堂还体现对人文资源的开发和研究中,一方面要对文本教材进行改造,对非文本资源进行开发,在扎实技术学习过程中,关注信息文化。

【案例2】学完超链接技术后,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亚马逊网络书店曾经推出的“网上小说接龙”活动。他们先请一名成名的作家写一个开头放在网上,然后,众多网民跟在后面“接龙”,编辑再选择优秀的刊载,最后,再请著名作家写结尾。这一创意吸引了40万人踊跃参加,亚马逊也好好风光了一把。接下来再介绍超链接的前世今生。在应用了技术后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看到信息技术课富有人性的一面,对信息文化的内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 信息技术课的时代特性

信息技术的时代性是大家不容置否的事实。今天的教室是一个信息汇集中枢,每个人都带着信息而来,每个人都是师者。课堂也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信息技术课要关照技术的发展,关注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

【案例3】《网络改变生活》是苏教版8年级的教材内容,教材充分展示互联网的重要应用。然而这些应用相对于时代发展依然远远滞后,于是那节课,我将课堂中的20分钟交给学生,每位学生都可以自由到黑板上写下自己最常用的网络应用。然后,整合课本,对应用分类,请同学介绍网络技术是如何改变生活的。这个课堂,每个人都是师者。在这个反哺时代,我收获满满,了解了很多没见过的网络应用。信息技术课的时代特性告诉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民主对话的地方,质疑、自由表达的场所。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开放,才鲜活,才辽阔。 课后,学生站在自己书写的各种各样网络应用前反复浏览,流连忘返。

4. 信息技术课的生活世界

信息技术课的内容选取,应放眼于广阔的生活世界,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大教材。

【案例4】每一年遇到“网络改变生活”这节内容,在应用介绍时,我会将1997年起个人的“如烟往事”一一介绍给学生。这些内容既鲜活又生动,贴近孩子们平时的生活体验,很容易激发学生对自己网络生活介绍的欲望和激情。

在新技术的学习过程中,还要建议孩子们走进电影院,到大自然,到操场,到工厂,在生活寻找技术的应用,感受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技术的力量。在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到市场调研,以配置计算机为任务,亲历攒机过程,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发展便会有更深切的体验和了解,对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规划能力都是很好的训练。

5. 信息技术课的多学科视野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在多学科的视野中展开教与学。声音的编辑与制作,数字电影的编辑,虚拟电视台节目制作,电子报刊等都需要教师在多学科的视野中设计课。我们只有了解朗诵的基本知识,方可知如何运用技术录制高标准的朗诵作品。我们唯有了解电影制作的过程,方能带领学生更好地用技术传递自己的见解。我们只有了解报纸编辑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技术制作出符合人们阅读习惯的电子杂志。

多学科视野也包括借鉴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生物课堂中常被教师运用的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一样可以移植、改造、使用这样的方法。每一个章节,信息技术课都有自己的核心概念或核心技术,围绕核心技术组织教学可以让课堂结构清晰、线条流畅,重难点突破更有针对性。

在自我更新中走向无垠

教育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没有止境。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任何一个作家都需要为自己筑造一个心灵单间。读书,反思,写作,在自我完善中走向自由,可以说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把每天早上的5:00-8:00,作为自己读书、思考、写作的时间特区。提到苏霍姆林斯基,我就想起台湾大学老校长傅斯年的那句格言:每天用21小时生活,用3小时思考。

曾几何时,我开始思考信息技术课的真义。“我们现在对技术的定义是人类创造的任何有用的东西。不仅仅是锤子、笔记本等,也指规律,法则。”“我们人类的工作是正确担当好技术的父母,给他们找到好朋友以及何时的工作,那么每一种技术都是创造力。”大师的报告即使一言半语,也总能给人以启迪。在《技术哲学》的字里行间,我开始思考“信息霸权”“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新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中,我看到技术革新带来的种种变化。在《乔布斯传》中,看清苹果完美主义追求是对人的一种深层次的关怀。在《星际信使》中,我看到了科学背后的人类心灵,看到了一种自由与屈从同在的科学家人格。自由是有条件的,无视这一点,便不能真正懂得自由。一本一本的文学、历史、哲学作品,让我不断走近大师,思考生活意义。书里的别样人生,书里的生灵百态,让我看清楚“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应该是个啥模样。

我相信,总有一些人是天使,是上天派来帮助生命成长的;我相信,教师的工作无异于天职,教育者的每一寸时光平凡却伟大;我相信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需要给自己筑一个心灵单间,让思想和情怀长出来,传递到人间。人,一辈子读纸做的书固然重要,其实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书。多年来,我通过各种培训、专题讲座,学习别人的思想,同时传递我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见解。当我走出校园,便走进了更大的成长舞台,与更多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学生对话。我明白,自己有一个一生不变的职业——学生,我一辈子都应该走在求学的路上,要以学生的姿态向同行学习,要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对话。唯有如此,或许才能真正走向自己理想中的人文教育课堂。

反思,是自我更新的基础。佐藤学对教师有一个新定义,教师是“反思型的实践家”,教师之所以是实践家而非实践者,是因为他具有反思的品质。而写作是与自己对话的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反思的重要表达。于是,我一日多“省”,用文字不断记录下自己的心得,每一个日常细节都可以在心中煲,慢慢炖,耐心调,最后变成心中珍贵的锦绣年华。时日一长,这些文字不仅留下了个人成长的轨迹和思考,有时候也会成为大家的一种集体记忆,成为重要的源泉活水,温暖自己,丰富自己。当然,当它们流淌过身边的人、身边的学生,我发现由此而来的幸福更持久、更有力量。

长期的阅读、反思和写作,我发现自己的眼光不再受困于学科专业,开始深切关注和理解现实社会问题、价值观念以及自然、人生等问题。当重新回到课堂,面对学生,发现每一位孩子都是丰满的、立体的、个性的、完整的,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我更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自己的一颦一笑,其实都是满含深情的课程,需要精心设计;我明白只有以仁爱之心与孩子交往,才可能读出每一位学生鲜明的个性,解开他们内在蕴藏的密码。也唯有如此,日常的教育细节才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在这样的自我更新中,在每一个平凡的实践现场中,在日复一日的循环中,我总感觉到有一个大幕在我的眼前被拉开,舞台无边无际,延至苍穹……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中学)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学生
甜蜜的烘焙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赶不走的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