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法例谈
2015-07-21黄志锋
【摘要】诗歌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作者的生活经历及社会背景,以缩小学生和诗人间的情感距离,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也可通过音乐的辅助、意象分析及诗歌的比较的方法来教学,利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加深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诗歌教学方法;例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诗歌的教学,最符合这个目标要求,也正是要完成这个目标。诗歌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好诗歌,对培养学生文学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素养,都有重大帮助。因此对诗歌教学进行探讨与总结,有着实际的意义,以下是笔者关于诗歌教学的一点心得和体会,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诗歌的教学方法。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的方法非常适合诗歌的教学。教学时介绍诗人的身世及写作诗歌时的社会背景,可以缩小学生和诗人间的情感距离,填补诗歌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为例。讲授课文内容前,笔者这样给学生介绍了毛泽东的革命经历和当时社会背景并补充了一些早期毛泽东的一些图片(包括《湘江评论》原图、1919年第一师范湘潭学友会图)及文字资料,并让看过《恰同学少年》介绍关于毛泽东早期革命的一些故事情节(其中学生A讲述了毛泽东带领一师学生拿木枪战斗的故事)。经过这样的安排与介绍,学生对毛泽东早期的革命经历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才能深切体会作者词中所抒发的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革命豪情。
知人论世法,不只限于教师的口头讲述,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完成。比如,可以使用图片和音像资料,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还可以布置让学生在课前查看课外书籍,网上搜索等,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这样做,既能够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其自学的能力。
二、音乐辅助
音乐辅助法即让学生欣赏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资料,利用音乐渲染创设适合诗歌情感基调的氛围,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深刻含义的教学方法。中国诗歌产生之初,便是和乐吟唱的,原本就是“诗”和“歌”的结合体,后来才与音乐逐渐脱离而成为独立的单纯以文字为符号的语言文学形式。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知道古人是怎样吟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借助音乐来诠释和传承优秀的古代诗歌作品。
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笔者选择了《二泉映月》作为辅助音乐,《二泉映月》凄婉哀伤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悲凉基调非常切合;巧的是《二泉映月》作者华彦钧(阿炳)与杜甫一样,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都有着一颗坚强、善良的心,他们有着相同的人生体验,一个用乐曲来表达,一个用诗歌宣泄,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堪称绝配。笔者先是以《二泉映月》二胡曲作为配音,朗诵诗歌,凄凉哀怨的音乐,让学生感觉到悲凉的气氛,笔者再用低沉而略带慷慨之音朗诵,朗诵时是全场一片寂静,朗诵完是热烈的掌声。在讲授的过程中,又把此曲作为辅助音乐(这时音量适当调低),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让学生把握和体会诗人在前三节体现出来悲惨遭遇及悲哀的感怀,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再讲解第四节(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能水到渠成。第四节体现诗人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精神,诗人在凄惨的遭遇面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体现杜甫胸怀的博大和情怀的高尚。有了前面的情感体验,学生更能体会杜甫的这份博大与高尚。在诗歌教学中引入音乐作为辅助,要注意两者之间基调、节奏、主题的契合。
三、意象分析
意象分析法就是抓住诗歌中某个或几个典型意象,通过分析或比较来体会诗歌意味的教学方法。所谓意象,就是渗透着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的具体的物象。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物,也是理解作品的钥匙。
以《再别康桥》为例。诗人把“康桥”视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依恋之乡”。诗人选取有代表性的景色构成意象来表达他对母校的热爱和依恋。作者选取了四项有代表性的物象——金柳、青荇、青泉、长篙,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体味诗人的情感,从而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笔者是这样带领学生分析“金柳”意象的:先提问“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学生经过讨论明确是比喻,并且是比喻中的暗喻,接着笔者又提问本体和喻体又是什么,学生和很快找出了本体是“金柳”、喻体是“新娘”,同时笔者在幻灯片上展示了风情万种的垂柳和一位漂亮、美丽的新娘,然后提问,诗人把“金柳”比做“新娘”体现了诗人何种感情,我补充:人们常说,做新娘是女人最美的时刻,有学生说“表达了作者对金柳的喜爱”,有说“疼爱”,这样,学生就体会了作者对剑桥风物其实也是对剑桥的深深的喜爱和依恋。然后依次分析“青荇”、“清泉”、“长篙”三个意象,通过意象分析,学生很好地领会了诗人的对剑桥的一种深深的眷恋和喜爱之情。
意象分析,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探究,也要对分析过程进行精心设计,要注重学会的情感体验,也要注意诗歌的整体性,同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如果像用冰冷的手术刀,一刀一刀裁割,生吞活剥,就会破坏诗歌的美感和整体感。
四、比较法
我国诗歌,特别是古典诗词汇聚了古人语言文化的精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情感。要体味其潜在的意味,采用比较法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我们可从诗人对同类事物的描绘中,领略他们各自的匠心,体会他们不一样的构思角度和表现手法,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及写作能力。比如一个“愁”字,历代诗人几乎都写过,但由于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所处时代背景、生活体验的不同,而产生的感受体悟也有所不同,且在表达时运用的手法技巧也会不一样,就会使“愁”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形象内涵。
以《天净沙·秋思》教学为例。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简练但容量却不小,少数几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满腔的“游子思归图”,传达游子的漂泊羁旅之思。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却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凝练却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笔者在拓展的时候引入了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笔者先用ppt把全诗呈现出来,通过简单的介绍与讲解,让学生了解全诗的基本意思,然后提问该诗与《天净沙·秋思》在情感方面有何不同,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一首乐观,一首悲凉;笔者接着提问同样是秋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感,经过讨论、探究,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结论——抒情主人公主体、心境、经历不一样。笔者讲述“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地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另外笔者再补充“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刘禹锡的《秋词》在文学艺术成就上有着独特的价值。”通过比较,学生对《天净沙·秋思》的“悲秋”特点有了更深的印象。
当然,诗歌比较的点是很多的,可以是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也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李煜前期后期的词作,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诗作等;还可以把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如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诗歌的比较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涵、诗歌主题和特色,也能拓展学生视野,增加知识和文化内涵。
诗歌的教学方法要多样,要注意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增强情感体验;也只有这样,才可能让诗歌真正走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杨成章.语文教育心理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4).
[2]欧阳友权,季水河,夏昭炎,余三定,等.文学原理[M].南方出版社,1999(7).
[3]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 复旦大学出版
社,1999.
[4]王雅萍著,现代语文教学技艺导论[M].作家出版
社,2001(5).
作者简介:黄志锋,1980年生,男,湖南永州人,宁波第二技师学院,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