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
2015-07-21戴浩胡川
戴浩 胡川
摘 要:结合软件企业发展特点,建立了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设定软件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调查软件企业集群进行核心竞争力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找出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弊端,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分别给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策。
关键词: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弊端;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5-0011-02
近些年有许多关于核心竞争力应用研究,但针对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文献并不多,或者说不够深入,本文希望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软件产业发展的特点,对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做一些探索。在选取调查对象时以武汉光谷软件园企业群体作为调研对象,希望窥一斑而知全豹,能反映出软件企业发展的现状。
1 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各种观点,结合软件企业知识密集型、创新密集型的特点,本文认为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应包括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五个方面。因此,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五个评价指标集构成。
2 核心竞争力评价
2.1 指标权重与评价方法
本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
2.2 数据收集
本文以光谷软件园软件企业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02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90%。调查问卷的五个分量表的Alpha系数分别为0.918、0.933、0.802、0.936、0.903,调查问卷量表的信度较好。
2.3 评价结果
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能力、企业管理能力、运营能力的权重集为W=[0.368,0.206,0.206,0.109,0.109],评价结果为F=[0.830,0.780,0.798,0.794,0.754],可得目标层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为0.801。
3 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弊端
软件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为0.801,表明软件园中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较强,但也反映出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一些弊端,具体分析如下:
(1)企业文件建设模糊导致核心竞争力缺乏长远目标。软件企业大多建立有企业文化,但流于形式,缺乏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相关联性的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模糊,缺乏内涵。企业文化不能在企业员工中建立共识与认同,不能指导员工的行为规范,员工只注重眼前利益,企业对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长远规划目标缺乏信心。
(2)人力资源管理滞后制约核心竞争力提升动力。软件企业员工具有人员年轻、学历层次高、流动性强的特点,员工作为知识资本的载体,却往往被视为“打工者”和“成本负担”,员工没有获得像物质资本提供者一样被视为企业“股东”,只是享有员工知识的收益回报(员工薪资),而被忽视了知识资本的增值(员工价值的提升)。对员工的激励主要依赖眼前物质的激励,忽视年轻员工追求自我价值的需要,员工的高流动性在所难免,员工的不稳定制约了核心竞争力提升动力的形成。
(3)创新能力欠缺影响核心竞争力形成。①软件企业中以中小型企业占绝对多数,而中小型软件企业知识积累有限,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创新缓慢,要在市场上建立明显竞争优势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②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软件园中企业的聚集效应助力创新,企业之间协作意识不够强。
(4)企业管理缺乏规范,核心竞争力不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软件企业内部管理粗糙,缺乏规范化管理流程,管理者多为工程师出身,企业管理经验欠缺,忽视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手工作坊式开发模式仍然存在,即使已通过了质量认证管理的企业,也存在脱离实际照搬认证体系模板现象。软件项目开发缺乏质量管理规范,增加项目开发失败的风险。
(5)运营能力有限,外部环境不能助力核心竞争力提升。①软件企业营销较弱,销售队伍占研发人员的比例较低,缺少即懂技术又懂营销和管理的“多面”运营人才;②企业生态系统建设不够重视,网络协作能力没有形成,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③融资渠道不通或成本过大,外部投资有限。
4 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4.1 从企业自身角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1)结合企业发展路径,建立清晰的企业文化范畴。纵观世界优秀软件企业,无不建立有清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软件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建立清晰的企业文化,符合软件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每个企业都有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企业文化的建立应紧密围绕企业的发展路径,避免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2)与时俱进,更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软件企业员工中,一线开发人员甚至技术骨干已经是以80、90后年轻人为主。这些年轻的员工更具创新和冒险精神,他们不仅注重当前的工资待遇,更注重个人价值的提升。员工作为企业知识资本的承载者,他们的利益除了获得知识资本的回报外(薪资),还应当像企业物质资本的提供者股东获得物质资本增值一样,也应当获得知识资本增值,也就是个人价值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应为员工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创新、管理等各种能力,认同他们知识资本的增值,使他们的个人价值得到提升,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3)制度创新、组织形式创新带动软件企业整体创新。①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制度安排。在产权制度上引入股权激励,可以使得股东与管理层创新收益权趋于一致,提高企业创新效率,避免管理层创新行为异化。②组织形式创新,突破企业创新边界局限。软件企业以某种互助、合作形式来分担风险,通过知识与技术的溢出效应,提高中小型软件企业创新能力。建立开放式股权结构,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引入在技术有特色,管理上有经验的股东。
(4)完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内部运行效率。①建立开放式的企业管理模式,与行业管理咨询机构合作为企业“把脉”,找出企业运营中的弊端,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路径的管理机制;②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的需要,引入不同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管理注入活力;③成立决策委员会,对企业的重大战略行为,形成科学、行之有效的决策机制;④重视软件项目开发中质量和风险管理,引入ISO和CMM/CMMI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循序渐进提高企业项目质量水平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5)以人为本,建立学习型组织。软件企业产品的形成,是智力劳动的结果,是各种知识的积累。企业知识的积累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是企业员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企业内部,企业应鼓励在各种场合下,员工能够交换意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借鉴印度软件企业的“人才链”传承机制,使得企业的优势技术与管理经验能够通过官方形式在上下级、同事、“师徒”中得到传承,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快速形成。
(6)适应和改造外部环境,协助企业成长。①企业应培养一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管理的市场营销队伍,提高营销人员占研发人员的比例,使得企业更加贴近市场,以市场引导企业创新。②在短期资本的融资上,积极创造信用贷款条件,开阔互联网金融渠道;在长期资本的融资上,即股权融资,积极联系政府主导和民营资本主导的投资基金,筛选能给企业发展提供帮助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进入企业,即解决长期融资问题,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管理、经验等支持。③在软件企业间发挥协同作用,建立或融入企业生态系统,充分利用系统中知识和技术溢出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4.2 从政府角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确保激励政策落地有效实施,改善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把软件产业作为未来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①以国家支持软件产业发展政策为蓝本,制定政策支持武汉较有竞争优势的软件产业发展,扶持如基础数据库、地理信息服务等龙头软件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②抓好已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后修改以保证政策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③完善企业信用评估机制,解决中小软件企业融资瓶颈问题,政府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和引入风投基金协助企业融资。
(2)完善软件产业生态系统,积累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做强产业集群。完善软件产业生态系统,对于软件产业健康良性发展意义重大。①夯实软件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支持基础软件制造商的发展,如操作系统、基础数据库等,以基础软件的发展带动应用软件和其他软件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资质认证平台、研发工具公共支持平台和软件测试服务平台的建设。②进一步发展“产学研”合作,探索“官产学研”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武汉丰富的科研与高校教育资源,创新机制打通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的隔阂,加快企业、高校与科研结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商品化、产业化。③广开渠道,建立人才储备基地。一方面可以鼓励软件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软件企业所需人才;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办学力量直接进入软件产业园区建立培训机构,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急需软件人才。④大力支持中介机构发展壮大。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化中介机构,协助软件企业完成战略规划、风险投资、融资担保、证券和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保护等,为软件企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杜云月,蔡香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2,(3):58-63.
[2]邹超,王欣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0-115.
[3]赵息,李粮.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5):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