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货币政策方向识别与后果

2015-07-21李心稳张光鑫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识别后果货币政策

李心稳 张光鑫

摘 要:货币政策方向变动会引起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国际收支平衡的变化等。因此,正确识别货币政策方向对于开展金融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对经济主体更好地规避风险和抓住机遇也大有裨益。

关键词:货币政策;识别;后果

一、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保持金融稳定等。事实上,各个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中央银行不可能同时兼顾所有的目标,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和选择。

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1997年以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中最主要的是贷款规模指令性计划。1998年1月1日开始,央行宣布取消贷款规模限额控制,改为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货币政策工具按其重要性排列,各项工具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来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以及信贷政策都是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二、中国货币政策实践

我们把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984年-1997年、1998年-2002年、2003年-至今。

在1984年-1997年之间,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在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不断摇摆,具体表现为CPI和GDP增长的高低轮番交替:1986年-1988年,GDP增长分别为8.8%、11.6%和11.3%,CPI则分别同比增长6.5%、7.3%和18.8%;进入1989年,为了抑制通胀,央行开始收缩货币,但1989年的CPI仍高达18%,直到1990年,CPI才回落到1.1%,而这两年的GDP增长分别降低到4.1%和3.84%;考虑到经济增长的压力,央行从1990年开始逐步放松货币,1991年渐渐放开手脚,而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央行的货币政策便变得极为宽松,月度数据M1同比增长最高达到50%以上,1993年-1995年,GDP增长分别为13.96%、13.08%和10.92%,CPI则分别同比增长14.7%、24.1%和17.1%;随后,央行为了抑制高通胀便不断收缩货币,到了1997年,全年CPI同比增长2.8%,GDP增长也回落到9.30%。

在1998年-2002年之间,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再像之前一样在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这两个目标之间来回调控,而是遵循一个规则即货币供给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7-8个百分点。1998年-2002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7.83%、7.62%、8.43%、8.30%、9.08%,M2同比增长分比为14.8%、14.7%、12.3%、14.4%、16.8,M1同比增长分别为11.9%、17.7%、16.0%、12.7%、16.8,CPI同比增长分别为-0.8%、-1.4%、0.4%、0.7%、-0.8%。

从2003年至今,中国央行虽然没有明确宣布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但货币政策事实上参照通货膨胀目标制予以制定和实施。2003年以来CPI呈现上扬态势,面对通胀形势,央行于2004年4月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但CPI仍一路上扬,10月份CPI同比上涨4.3%,央行在2004年10月果断进行加息,一直到2005年4月份CPI回落到央行所认为的合理区间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才告一段落,货币供给增长率才结束递减的趋势。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1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在2007年一年之内进行了6次加息,使得一年期存款利率从2.79%上升到4.14%。由于货币紧缩力度过大,CPI于2008年11月份便回落至2.4%,但次贷危机的影响使得外部需求快速恶化,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又给企业雪上加霜,中国经济增速直线下滑,CPI于2009年2月份便进入负值区域,政府最终采取了快速降息和4万亿“重拳”来刺激经济。由于刺激得过猛,CPI再次高企,央行又不得不在2010年加息,并出台所谓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7月,央行连续5次加息,使得一年期存款利率从2.50%上升到3.50%,连续9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每次提高0.5个百分点,以压制投资增长和CPI上行趋势。

三、货币政策方向识别与后果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指导思想下,CPI的未来走势将对货币政策大方向起决定性作用。基于市场主体的认知水平、秉性和行为,我们通过观察并研究各产业周期情况,对CPI八大类中的各类商品价格不断进行推导与验证,真正能够看清未来2-3年CPI的运行格局,这对货币政策方向的识别非常重要。以当前经济为例,2015年猪肉等价格对我国CPI波动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力度不会太大,2015年9月猪肉的涨价高峰期过后,我国CPI将有一段时间的较低波动期,2016年全年的CPI在1%-2%之间盘整将会是大概率事件,2017年的CPI将会逐步改观。这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在未来三年将呈现逐步放松的态势,对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向来说,未来的三年将会是不恐惧的三年。在银行方面,贷款的发放在审慎管理的基础上便可进一步放开手脚;在证券方面,股市长牛不仅给个人投资者、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赚钱效应,对实体经济也会注入新鲜血液;在保险方面,得益于不断宽松的货币环境,险企的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也将会有靓丽的表现。另外,我们应时刻关注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情况,以及月度货币供应量情况等其它经济金融类指标,在以CPI为核心的基础之上,研判央行的认知、秉性以及未来的行为,从而为实际经济中的金融决策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识别后果货币政策
“耍帅”的后果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众荣的后果8则
上朝迟到了 后果很严重
青岛市中山公园园林树木易混淆品种识别
论犯罪危险人格的识别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