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汉字文化渗透的三个策略

2015-07-21陈惠琴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构字形旁识字

陈惠琴

汉字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至少有3600年的历史;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如今至少有十亿以上的人口终生使用;汉字也是世界上最精练的文字,一部《红楼梦》译成英语近2500页;汉字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的创造文化。识字教学要从原点出发,有意识地聚焦“触摸汉字智慧,传承民族文化”,落实新课标关于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等目标。

一、在识字教学中探究汉字文化渗透的方式

由于汉字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比其他文字更为独特,带有一定的意念色彩,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因而要让学生真正接受、深刻理解汉字符号,教师必须努力探寻并遵照汉字本体的构形规律进行活性引导。

1.解析字理知识,让“字”活起来

字理是汉字的构字依据和演变规律,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

(1)象形指事:图文对照,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011年版课标规定的2500个常用汉字中,有226个属于象形指事字,如丁、人、儿、刀等,这类字大多为独体字,非常适合根据图画文字溯源对照,把象形字还原成图画,把会意字等变成一个个故事。这不仅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锻炼学生的整体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有位教师这样教象形字“月”:先出示李白的诗配画《古朗月行》图片,让学生感受月夜的美好,随即在图片上动画描绘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六种字体的“月”,让学生观察后说说感受。教师逐个介绍字体,让学生理解一笔一画的有理与合理,然后板书楷体的“月”。有了楷体的“月”,汉字产生、发展、演变的每一步,几千年的时间洗礼,从甲骨文变成现在的简化汉字,越来越简单,造型越来越美,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像这样,经过“图形—古体汉字—楷体汉字”的演变顺序,不仅揭示了汉字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过程,而且汉字中藏着的智慧走进了学生心灵深处。

图文对照,还有利于辨别易混淆的形近字。比如“未”和“末”“本”。“未”小篆为,象木重枝叶,还未修剪之意,上端枝叶常短且小于下端枝叶,所以“未”字两横上短下长;“末”小篆作。木上加一横表示树木末梢之所在,为了强调末梢之意,故“末”字两横上长下短。当然,汉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有的本义、原形和引申义经历过“甲骨、金文、隶变、正楷、简化”的复杂演化,已经面目全非了。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做到字字溯源求本,但是适当渗透汉字文化,能让学生喜欢汉字、亲近汉字、热爱汉字。

(2)会意形声:溯源组合,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会意字是最能展现造字的构字智慧的。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就叫会意。在会意字中,我们还能想象出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和劳作的场景。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构件拆分与组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造字的理据,从而达到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的目的。

通过对会意字构字讲解,学生会很快认识和掌握这些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区别形近字。如“即”与“既”字,在使用或书写时常被混淆,我们可以根据溯源组合来分析:两字的甲骨文字分别是即和既,都与吃饭有关,即(即)的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是一个人面向食器,准备进餐;而“既”与“即”相反,右边是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因此,后来凡事表示“接近、靠近”的意思,体现一种凡是将要或尚未完成的状态时,就用“即”,如即使、立即、一拍即合等;凡事表示“完、尽、已经”等意思,就用“既”,如既往不咎、一如既往、既得利益等。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的本身,而且了解了造字缘由及字的本意,同时也复习了组字构建作为独体字的意义,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形声字是汉字中最多的。2500个常用字中,就有1745个形声字,约占70%。这类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归类是学习形声字的好办法,同类联系能让学生一下子记住一大串。形声字的归类可以从形旁归,也可以从声旁归。形旁归类其表意作用是重点,可以帮助学生区别易错字,理解字义,比如形旁“[陈](左耳)”是由“阜”简化来的,所以左耳旁的字“陵、阳、阴、阶”等都与地势、山陵有关,而形旁[陈](右耳),则是由“邑”简化而来的,凡右耳旁的字“都、郊、郑、郭、邮”等都与城邑有关。通过引领学生不断巩固、运用形旁表义这一规律,能有效培养其自学能力,加快识字速度。

2.讲清来龙去脉,追本溯源

瑞典的塞西莉亚·林德奎斯特写过一部书《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这部书的《小引》中写道:“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从我开始学习汉语起,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我,高本汉每教一个汉字都要解释它的结构以及人们所知道的它的最初形式情况,他讲汉字的来龙去脉,使他们变得活生生的,很容易理解……”显然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每教一个汉字,如果不把字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这个字就是死的。而一个字只有变得活生生的,语文老师才不算失职。

如“聪”字的教学,一般老师这样教:“聪明的孩子首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因为‘聪字把大大的耳朵摆在第一位,会用耳朵倾听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其次呢,聪明的孩子会动手、动口和用心,其中‘用心是基础,放在‘聪字的右下角,而‘聪字右上角那两点不正像一双勤劳的小手吗?它告诉我们要先做再说,多做事少说话,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可以说这种教法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因为教学效果好,没有人质疑这样讲是对还是错。到底什么是“聪”?恐怕一辈子也难以明白。在《说文解字》中,我们可以查找到“聪,察也。从耳,悤声”,本义为听而能审察是非真假,引申泛指“听,听觉”“听觉灵敏”“智力发达,有才智”“一种耳病”等。另外,“聪”的繁体字是“聰”,右边的“囪”是窗子的形象,是“窗”字的初文,窗子是透光明亮的,与“心”合,表示心里明亮清楚通透,所以聪明的“聪”是以“耳”表意,以“悤”表声的形声字。这样讲“聪”,学生会不喜欢吗?我们倡导为深刻地理解而教,字要教得好玩,但应该是正确的好玩。

把字教活没有捷径,必须坚持在识字中经常翻阅工具书。如《汉语大字典》《汉字源流字典》《汉字图解字典》《字理汉字部件通解》等,每教一个字,为深刻地理解它,查查这些书,结合汉字的实际整理成小课件,识字教学就活了,教师的文字底蕴自然也会增厚。

二、在阅读教学中拓宽汉字文化渗透的渠道

汉字与汉语书面语联系紧密,在阅读教学中,词是阅读的基础,词义由汉字的“形”来表现,因此将字形与字义、字音结合,汉字与阅读相融,能有效提高阅读效果。不要小看这一个个字,老师的教法如果仅仅是教一种知识,学生就不可能获得更加完整的东西,只有教师深刻理解地教,学生才能清清楚楚地学。

如六年级《伯牙绝弦》,“绝”是本课的文眼,林睿老师运用汉字学知识精彩解读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使识字不是单一的识字。学生不仅准确理解了汉字的意思,最重要的是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关键内容。

显然,“绝”字,,从绞丝旁(束丝,不是一根丝),右上是“刀”的变体,右下“巴”是“硬耳朵”(跪坐的人)的变体,三个偏旁合起来会意为用刀隔断了束丝,一根不剩。《说文》解为“断丝”,联系课文,所谓“断弦”,即不但摔破琴,紧接着又弄断了破琴上所有的琴弦,课文由此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后,再不鼓琴,与琴决绝的痛苦心情。不理解“绝”义,就难以形象地感知伯牙痛失知音时那震撼人心的悲痛情感,而要理解“绝”义,则离不开字形分析。遵循汉字形音义结合规律的识字教学,自然能和阅读教学融合在一起。

三、在写字教学中欣赏汉字文化渗透的美感

写字教学离不开中国书法。在新课程背景下,让书法艺术与识字教学有机整合,不但可以提升书写中技术层面的艺术美,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汉字学习的美育内涵。唐代张怀瑾在《文字论》中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可以表现为人格、思想、感情。识字教学除了课堂上的讲述,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每个字写美,与书法教育相融共生。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小学生练习书法,其作用是综合的。书法能让人的双手更巧,脑子更灵;书法能让字、诗、文记忆得更灵活、更长远;书法能让学生尽早有作品意识、观众意识;书法能让更多顽皮的学生静下来;书法能让正在奔跑的人慢下来,知道自己应该欣赏路边的鲜花与美景;在书写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实践、思考、提升,知道美与变化的哲学;古代没有独立的书法家,通过练字及对人物故事的阅读,让学生尽早明白,书法能提升人的综合素养……

有了这种美的引领,练字立人,书道育人,识字教学和书法教育才算真正相融,和美共生。

汉字是表意性文字,汉字的形体,汉字集形、音、义于一身的特性,汉字的构词能力等,都体现了汉字的综合功能,它是中国人综合思维模式的产物。教学时我们应该整体把握,适时濡染,在儿童的精神领域与汉字之间建立广泛而自由的意义关联,让儿童感受到汉字“蕴含着祖先的精神、灵魂,潜藏着民族的智慧、情感”。?

猜你喜欢

构字形旁识字
关于“庭”字笔画的长与短
“贷”与“货”
“彡”的类意义在构字中对“彡”部字的影响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灵活性
汉字的故事(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