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世纪之败 中兴再造图再起
2015-07-21邰言
邰言
一、 国民党世纪之败
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在选前的分裂无疑对陈水扁当选有很大帮助。国民党内宋楚瑜、连战两派人马在选前未能整和成功,拥有较高声望的宋楚瑜最后宣布退出国民党,独立参选。这最终导致国民党选民票源的分散。宋楚瑜最后以30多万票的微弱差距落选,而连战则惨败。国民党的分裂是当时的党主席李登辉造成的。有强烈“台独”色彩的李登辉,表面支持连战,但暗中支持陈水扁并使其当选。在台湾执政50余年的国民党在世纪之交黯然下台。
(一)“连宋配”破局 三强八仙过海
连战曾经是台湾政坛的“宠儿”,仕途一帆风顺,官至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兼行政部门负责人。1999年获国民党提名参加2000年“大选”。
宋楚瑜曾经是台湾政坛金童,蒋经国悉心栽培的青年才俊,官至台湾省省长。1999年,宋楚瑜挟持高民调,不顾“分裂国民党”的指责,毅然宣布独立参选“总统”。国民党最终分裂,“连宋配”破局。
“连宋配”破局后,国民党推出“连萧配”。2000年春节,国民党连萧竞选总部举行新春大团拜,党务系统、竞选总部、以及行政部门党政人士全都到齐,“总统府”资政孙运璇,以及“非主流”色彩的前“立法院长”梁肃戎和前“行政院长”李焕都到场致意,不过在李登辉到场前,孙运璇、李焕、梁肃戎都先行离去。另一位到场受到相当瞩目的人士则是台北市市长马英九。
李登辉火力旺盛,左右开炮,痛批独立“总统”候选人宋楚瑜公私不分,把公家钱变成私人的钱。他也暗批民进党“总统”候选人陈水扁大陆政策幼稚。
2000年2月19日,台湾第十届“总统”选举的竞选活动正式展开,“大选”活动开始起跑,连、宋、陈都有重要代表性的活动。
国民党“总统”候选人连战直捣陈水扁的家乡——台南官田,展开密集拜票行程;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透过全台湾同步电视连线发表“胜利在望”演说;独立“总统”候选人宋楚瑜则在“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举行族群团结誓师大会,并强调会全额补助没有工作原住民的健保费。
同样出身台南的连战喊出,未来“总统”一定是台南人,而且台南人最重伦理,长幼有序,一定要让有经验的先进,也就是像连战这样的人当选。
连战火力四射,暗批陈水扁的超人装扮,他说自己不会耍宝。“不像有人一会儿扮孙悟空,一会儿扮超人,内裤外穿”。
他说,这种事他做不出来,也不相信我们的年轻人就喜欢这样,这把我们的年轻人看低了。
连战并暗批宋楚瑜,他说,有些政客型的人物,多年来透过地方建设有计划地拉票,这种做法就像英国人写的一本书,描写某东南亚国家选总统的“三P”政策,也就是透过所谓猪肉、计划、比索来拉票,弄得政治不安定,经济不上轨道,弄得大学生到国外当外劳。
陈水扁则在演说中向全台所有县市乡亲喊话,他说:“不要问大家为阿扁做什么,而要问阿扁为大家做什么。”
陈水扁的竞选总部透露,民进党发动全台执政县市同步游行、造势,就是要让民进党组织力量全面动起来。
独立“总统”候选人宋楚瑜选择了颇具意义的“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举行族群团结誓师大会,并发表了原住民政策纲领。
宋楚瑜说,未来他会全额补助没有工作的原住民健保费,补助读大学、生育等医疗费用,并且指定特定银行照顾原住民的生活。他也表示关心客家族群,提出将设立客家文化园区、设立客家事务委员会及义民大学,并推动“大众运输工具语言公平法”等客家政策。
另外两组候选人: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与副手朱惠良、新党候选人李敖和副手冯沪祥所获得的支持率都在一个百分点之下,已经沦为“大选”的点缀,不可能会当选。
宋楚瑜与张昭雄、连战与萧万长及陈水扁和吕秀莲三组候选人,民意调查支持率相去不远,形成三强鼎立之势。
为了胜选,这三组候选人频频出招,采用各种选战策略来打击对手,导致选战开打以来一直不断的口水战大幅度升级,各种不利对手的秘闻与“耳语”更是满天飞。
例如,亲宋楚瑜阵营的“立委”周锡玮透露陈水扁曾到“总统”官邸秘密会晤李登辉,因为李登辉心中的最爱还是陈水扁,而且李登辉也担心连战会在当选后“逼宫”。
他还说,民进党和国民党都曾派密使到大陆,与北京当局的高层官员会晤。
宋阵营的这些指责,显然是为了分化李登辉与连战,以期达到减少连战来自李登辉支持者的选票,激发起反李选民的危机感。同时,也对坊间流传宋楚瑜到日本访问时,曾会晤大陆驻日大使及接受中资的不利消息进行消毒。
为了抢夺李登辉支持者的票,陈水扁阵营也是不断引述密闻,指宋楚瑜当选后将会清算李登辉,以及连战会对李登辉“逼宫”,不支持“两国论”和通过“总统府”一名资政要求李登辉提前交出党主席职务。
国民党方面则是通过在基层散布宋楚瑜已经出局和宋楚瑜到日本访问时,会晤了大陆驻日本的大使等的耳语,希望动摇基层选民对宋楚瑜的信心,提升选民担心宋楚瑜当选后出卖台湾的疑虑,促成所谓的“弃宋保连”效应。
除了三组候选人间的互斗,国民党与宋楚瑜之间的炮火,更是激烈。
国民党利用“兴票案”对宋楚瑜展开猛烈的司法攻势,宋阵营则通过宋楚瑜大力抨击国民党中央及李登辉,并将连战告上法庭,指他刊登涉嫌诽谤和公然侮辱宋楚瑜的广告,违反选举法令,意图致人不当选。
总的来说,在选战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的时刻,连战阵营采取了“批宋打扁”的策略,积极利用“兴票案”打击宋楚瑜的同时,也营造宋楚瑜已经出局,最终是连战与陈水扁对决的气氛,让“弃宋保连”发挥作用,再配合国民党“兵多将广”的优势,争取宋楚瑜在地方上的“桩脚”,最终达到将宋楚瑜挤出局的目的。
在宋楚瑜出局后,连阵营便将专心对付陈水扁,尤其是针对台湾安全的问题,倾全力攻击陈水扁。
陈水扁阵营也深切了解到宋楚瑜出局对陈水扁的选情并无帮助,因为国民党的票将会因此集中,连战就成了强劲的对手,而且国民党也将在最后阶段打出安定牌,促成另一轮弃保效应的产生,从而取得有利的地位。
因此,在国民党传出宋楚瑜已经出局的言论后,民进党方面马上给予澄清,指出目前仍是三强鼎立的态势。
这次的选举,三强之间的差距小,也没有弃保的默契,除了有迹象显示“弃李(敖)保宋”效用最可能产生外,其他的效应不太可能发生。
三强厮杀难解难分,有三个因素会改变投票的动向,一是国民党买票的规模,二是哪一种“弃保效应”会出现,三是两岸局势的变化。
尽管法定最后(选前10天)公布的不同民调显示,三组最有实力的候选人连战、宋楚瑜和陈水扁,其民意支持度各有领先,但均在抽样误差范围以内,反映出选情形势绷紧,无人提前出局。这种胶着的形势使得选情更加扑朔迷离。
(二)阿扁当选 台湾变天
3月18日晚,“大选”结果揭晓,陈水扁以39.30%的得票率,击败其他四组候选人,成为“中华民国”第十任“总统”,也击垮了在台湾执政长达51年的国民党政权,使台湾变了天。
此次选举选民约为1500万人,投票率超过82.69%,陈水扁的得票总数为497.7737万票,宋楚瑜得票率为36.84%,得票总数为466.4932万票,以30余万票的差距落败。国民党候选人连战居第三位,得票总数为292.5513万票,得票率是23.10%;独立候选人许信良共得7. 9429万票,得票率为0.63%,新党候选人李敖得票最少,只有1.6782万票,得票率为0.13%。
有观察家认为,这次陈水扁的胜选,反映了台湾选民对国民党的不满,以及连、宋两阵营在选战前一周运作的“弃保效应”未能发挥充分效用,等于6年前的台北市长选举结果的重演,因为国民党的分裂,让陈水扁坐享了渔人之利。
当年,代表国民党参选台北市市长的黄大洲在国民党分裂出来的新党候选人赵少康的激烈竞争下,也让陈水扁以微差赢得台北市市长。现在国民党又一次分裂,因此也传出了选战最后阶段由李登辉私下运作“弃连保陈”,协助陈水扁当选。
宋楚瑜阵营以李登辉的亲近好友,奇美董事长许文龙公开支持陈水扁,并认为陈水扁最能继承李登辉路线的讲话为依据,指责李登辉私下运作“弃宋保扁”,协助陈水扁胜选。
当天晚上7时半左右,连战到竞选总部发表讲话,正式承认自己的失败,并对陈水扁及吕秀莲的当选表示祝贺。
他也意有所指地说,出任台湾的领导人要处理很多事务,殷切期盼陈水扁能妥善处理,“尤其是当前时势非常复杂,希望他能以大格局、新的思维来带领台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宋楚瑜的竞选总部也同样聚集了大批支持者,在确定宋楚瑜以微差输给陈水扁后,公开表态支持宋楚瑜的国民党“立委”李庆安激动地告诉支持者,宋楚瑜在这场选战中其实是赢了,现在他们所希望看到的,是宋楚瑜出来组织新的政党。在场的支持者也热烈响应,竞选总部响起了震耳的“组党、组党”的呼声。
如果说,陈水扁赢在党内团结并不为过,国民党把持了51年的政权拱手让人,咎在党内分裂,当然也是咎由自取。
(三)潮起潮落 连战再起
“我个人努力不够,导致大选失利,要向全国乡亲父老说抱歉。但国民党有悠久历史,光荣传统,希望全党先进同志,不要气馁,从今天开始自我检讨、改革,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这是2000年3月18日晚,连战在面对人生最大失败时所说的话。当晚,赢家陈水扁与吕秀莲的竞选总部灯火通明,聚集的群众不断以音调极高的汽笛声来传达兴奋的情绪;另一组候选人宋楚瑜与张昭雄虽然只以30万票落败,但取得不俗的成绩,让群众百感交集。混杂着高昂的情绪,万名支持者要求宋楚瑜组党。扁、宋二人声势如日中天,连战则在得票落居末位的同时,声望也降至最低。
原本的执政党,却在三组主要竞选人马中落尾。连战在好友部属的陪同下进入竞选总部,他缓缓地说出祝福陈水扁与吕秀莲的话,并把败选的责任由自己一人“努力不够”扛起,全场出席的人士个个面色凝重,只有连战全程面带浅浅的微笑。
3月19日,国民党举行了临时中常会。连战提出书面辞呈,希望自己辞去国民党副主席的职务,为败选负起责任。“辞职”是当时连战唯一的想法。
但此刻才是国民党局势变化的开端。
不满当时的国民党主席李登辉操弄连宋分裂,以至于让民进党渔翁得利,以四成不到的选票赢得台湾领导人选举。群众聚集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要求李登辉下台,国民党的“立委”也开始出现倒李的声浪。国民党举行的临时党团会议中,“立委”的声音以要求李登辉为败选负责为主轴。原本计划留任到9月的李登辉,还以“姜是老的辣”来回应这些逼退声浪,但从群众、国民党内部到学界串连的“倒李”风潮愈演愈烈,让李登辉也不得不开始萌生退意。
另一方面,众多“立委”纷纷到连战的办公室,劝说连战不但不能退,还要进一步接下国民党领导人的责任。
一位当时曾到连战办公室的人士还记得,面对六、七位劝进的人士,连战从头到尾都低着头,若有所思地玩弄着西装外套口袋的边,对各种要求他切勿辞职的话语几乎是充耳不闻。一向注重外交礼仪的连战,表现出少见的失态,可见他当时意志的消沉。
直到有人谈起国民党正面临着分裂危机,如果国民党自2000年3月败选后而自此消失在历史舞台,历史将如何记载连战与台湾的连家?连战此时才抬起头仔细聆听。
最后连战说:“我把整个台湾都丢了,还能谈什么个人?”“但我有一股气,我会站起来的。”这句话后,国民党的连战时代才正式开启。
这期间曾发生一起风波,外界将败选责任都放在李登辉身上,让李登辉怀疑这波“倒李”风潮是由连战幕后操控。因此,曾与连战会面谈起个人去留问题。
会面时,李登辉表明希望留任到当年9月。但若真要他下台,他可以提早离开。连战对李登辉这番话没有什么反应。连战事后回忆,他当时无心去评论李登辉的去留,“所以我没有讲那些谄媚的话”。没料到这原是李登辉的试探,连战没有表态慰留,李登辉更认定是连战掀起“倒李”风波。于是在会面后的下午,即电告连战:“既然你要我走,那我就走。”
2000年3月22日,李登辉决定请辞国民党党主席;3月24日,国民党举行临时中常会,通过李登辉请辞案,并由连战代理党主席一职。
事隔一年后,李登辉口述回忆录中指当时连战“逼宫”,要李登辉辞去党主席一职,而且是“愈快愈好”。由于会面只有李登辉与连战两人,这番会谈内容成了“罗生门”,李、连二人的说法完全不同。但可确定,李、连关系在当时已出现变化与裂痕。
李登辉在2000年的选战中是否明着支持连战,暗中帮助陈水扁,一直是台湾内部争议最大的话题。
回顾2000年选战末期,各方民调都显示,陈水扁与宋楚瑜相抗衡,连战的支持度微幅落后。只有国民党内民调认为,连战可望因“弃保效应”而胜出。因为扁、宋代表的是两端较为激烈的民意,他们可能担心对方出线,而将选票投给连战。
不过,在选前最后一周,李登辉当时最知名的老朋友、台湾南部企业家许文龙公开表明支持陈水扁,并指李登辉也已支持陈水扁,要求国民党干部不必再为连战辅选,这是“弃连保扁”操作的开端。
连战竞选干部因而拟了一份文稿,希望李登辉能在国民党中常会里,公开澄清许文龙等人的说法,但李登辉没有回应。
选前最后一天,连战幕僚原寄望李登辉能采取大动作澄清外界谣言,不料李登辉不但提前抵达竞选造势晚会现场,硬生生打断连战的演讲,更确立了连战如同李登辉傀儡的形象。这些动作都成为李、连二人及身边人士日后分裂的重要原因。
公道自在人心,当年李登辉暗助阿扁已是不争的事实,民众要求李登辉下台也是合情合理的,根本不存在连战“逼宫”一说。3月22日,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下,李登辉很不光彩地被迫下台。
(四)李登辉阴谋得逞 国民党何去何从
分裂国民党,让民进党执政,从而推动“台独”的实现,这是李登辉想要的结果。这次台湾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因为分裂分散票源而导致民进党上台,李登辉的阴谋终于实现,国民党面对何去何从的窘境。
陈水扁的上台标志着国民党结束了将近90年的执政历史,在中国现代史上书写下了另外一段插曲。中国国民党在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在推翻封建帝制、打倒军阀列强、统一国土的过程中,曾经是一个革命的、先进的和朝气蓬勃的政党,如今却遭受到这样惨痛的下场。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拥有庞大行政机器和雄厚财力的国民党却输得这样惨?
从表面上看,国民党的惨重失败是因为到最后一刻连战和宋楚瑜之间互相争夺票源,而没有发生台湾报纸所谓的“弃保效应”的必然结果。连战和宋楚瑜无论有多大的本事,都是处于“鹬蚌相争”的被动和不利的地位,而陈水扁则是“渔人得利”。但是,从深层次看,国民党这次大败却是一个精心策划计划的实现,是一个准确深算计谋的结果。
自李登辉上台以来,国民党走上了一条自己否定自己的道路。政治纲领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一个政党赖以存在的前提。没有明确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就不可能产生一个有朝气和有战斗力的政党,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国民党之所以在孙中山先生和蒋氏父子时代具有战斗力就是因为它有着明确的政治纲领,它把自己定位于中国国民党,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一个政党,而不是一个脱离中国、流落海外的政党,它的一切行动都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因此团结了一大批志同道合者。
但是,李登辉上台后首先搞乱了国民党的政治理念,他把国民党前面的“中国”两个字逐渐淡化以至最终拿掉,虽然没有加上“台湾”两字,但实际上使得国民党变成了一个地区性政党,把“中华民国”变成了“中华民国在台湾”这样一种非常怪诞不经的东西。这种改变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本身。在李登辉主导之下的国民党再也不是当年蒋氏父子的国民党,更不是孙中山先生的国民党。在理念上,李登辉主导的国民党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而又不能自拔的窘境。无论蒋氏父子时期的国民党,还是孙中山先生时期的国民党,都是把中国作为其实现政治目标的国土,把中国人民作为其实现政治目标的主体。但是,李登辉把台湾作为其实现政治目标的“国土”,把台湾人、“新台湾人”作为其实现政治目标的主体。
李登辉的这些改变不仅是非常荒谬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李登辉本人曾明确否认自己是中国人,并且通过各种方式把在台湾的中国人改造成非中国人的“新台湾人”,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作为中国国民党怎么能由一个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人来主导呢?既然“新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那又怎么能够在不是中国人的地方开展一个中国政党的政治活动呢?显然,李登辉将国民党带进了一个自相矛盾、走投无路的困境。
李登辉将国民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民众性质改变之后,国民党想要发展必然是困难重重。蒋氏父子时代和孙中山时代的中国国民党在台湾活动的空间是越来越小了,基础也越来越薄弱。除非国民党按照李登辉“台独”的理念进行改革,否则在台湾的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
李登辉的“台独”理念不仅搞乱了国民党的物质基础和理论纲领,而且搞乱了国民党内部机制,造成了内部大分裂。新党成立、党内一批元老和骨干分子或是出走或是被开除出党,国民党陷入了空前的分崩离析、人心涣散的境地。不少国民党骨干分子仍然顽强地固守孙中山先生和蒋氏父子的理念,坚持国民党的原有政治目标,这就同李登辉的“台独”理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矛盾和冲突,也就必然导致党内的大分裂、大分化,也就必然造成这次选举票源的分散和失败。
国民党分裂、分化的另一个原因和党主席的独裁与专横跋扈有关。台湾是个标榜民主的地方,但是,在国民党党内却不是这样。党内互相倾轧、互相攻讦、互相抹黑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越演越烈,在这次选举中这些现象显露得淋漓尽致。
历史已经证明要推翻像国民党这样一个有悠久历史和雄厚财力、人力和物力的大党,一是用武力,就像共产党用武力把它赶出大陆一样;二是运用计谋。这次台湾大选的最后关头,连战和宋楚瑜的支持者究竟是“弃连保宋”,还是“弃宋保连”是决定能否击败陈水扁的关键因素。连宋之间并没有出现“弃保”现象,倒是出现了一个“弃连保扁”现象。3月15日,离投票只有3天,国民党举行选举前的最后一次中常会,人们本来期望李登辉能大力“挺连”,但是,他只发表了3分钟的讲话就离开了会场,这同他以往利用各种机会发表滔滔不绝的演讲形成了鲜明对照。与此同时,李登辉的一批好友在关键时刻“弃连保扁”,这种计谋的运筹直接导致了国民党的失败。
国民党首次尝到了全面丧失政权的滋味。然而,台湾并没有从此走上一条稳定和健康的道路,相反,台湾社会被笼罩在动荡不安、前景不明的氛围之中。陈水扁弱势当选,六成选民并没有投他的票,在“立法院”必将遇到很大阻力,更大的问题是高喊“‘台独万岁”的陈水扁如何处理两岸关系:坚持“台独”立场大陆方面肯定不答应,大陆早已声明“台独”就是战争;模糊政策也已遭大陆拒绝;放弃“台独”就不成其陈水扁了。显然,陈水扁对处理两岸关系没有把握,台湾的前途困窘就是必然的了。因此,人们对台海局势的担忧因陈水扁的上台而加剧。
对于国民党来说,今后将如何面对危机?
国民党败选已显示国民党极需改革,因党内民主形同虚设,才令极具人气但和李登辉不和的宋楚瑜出走。因忽视民众对反黑金和深化政治改革的诉求,才使李远哲效应迅速发酵,令陈水扁取得不少游离票胜选。如果国民党不做出改革,民心会进一步投向民进党或出现一个新政党,到时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还有翻身机会么?现在有数以万计的民众出来抗议败选,除了因台湾人对政治的狂热和执着外,还有部分国民党党员内心潜藏已久的不满,选票也不能替他们抒发,只有诉诸群众活动。
国民党要改革,泛国民党势力一定要重组。所谓的泛国民党势力就是中国国民党加上新党和宋楚瑜支持者的政治势力。泛国民党势力重组之所以引起政治震荡,一方面因为泛国民党势力重组时,会引起国民党进一步分裂和内讧,李系和非李系的激斗也会令国民党进一步元气大伤。如果国民党要整合泛国民党势力,与民望如日中天的民进党争一日之长短,还要扫除黑金和地方桩脚。
且看国民党如何面对今后的危机。
二、连战临危受命 国民党中兴再造
曾经拥有号称200多万党员的国民党在2000年初台湾领导人选举中,惨败给不足20万党员的民进党,失去了执政权,成为岛内最大的政坛变局。此后,国民党迅速成立“改造委员会”,召开第15届临时代表大会,对国民党进行改造与整顿,试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夺回失去的执政权。
(一)国民党丢失政权 党内仍然危机四伏
国民党的党内斗争并没有因为失去政权、李登辉被迫辞去党主席与退出国民党而有所好转。相反,李登辉的阴影及其极端本土势力在党内仍具影响力,直接影响着国民党的改造与团结,也是国民党分裂与内斗的主因与未来东山再起的一大障碍。
国民党改造刚开始时,李登辉的人马不满台北市市长马英九处理群众要求李登辉下台的游行抗议做法,将矛头对准了党内精英与社会形象良好的马英九。马英九不仅未能成为国民党改造委员会的成员,而且不断受到党内这批人士的指责。李登辉及其在国民党内的旧势力,千方百计地破坏国民党的团结,要继续铲除党内的优秀人才。这同昔日李登辉搞垮国民党、将权力转移给民进党的思考逻辑与做法是一致的,即要通过国民党内的斗争让民进党继续执政。
由于选举失败造成的李连心结,在党内出现“拥李派”与“拥连派”两大势力,也是国民党改造的重大隐患。对国民党在台湾领导人大选中的惨败,“拥连派”将失败的主因归于李登辉,认为党主席李登辉应负最大的责任。特别是对李登辉在选举的最后关键时刻,未能按选举智囊的计划,公开发表遏制“弃连保陈”效应的演讲稿,引起“拥连派”事后的强烈不满与批评,也直接导致李登辉的提前辞去党主席。“拥李派”则对此表示不满,发表对连战的不利言论。这两种力量在党内的斗争一直在持续,而且在党内变为本土派与非本土派的斗争。
“大选”失败后,党内斗争在“立法院”次级团体中的表现更为明显。当时,“立法院”内国民党的次级团体颇多,包括“台联会”、“新台湾问政联盟”、“亲政会”、“亲民会”、“协和会”、“改革会”、“原住民问政会”、“E世代问政联盟”、“国大联谊会”、“新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等。其中,这次台湾领导人选举后成立的“改革会”与“E世代问政联盟”,分别是拥连与拥李的主要团体。“改革会”成员包括了丁守中、朱立伦、陈学圣、郭素春、卢秀燕、赵永清、黄明和、章仁香与许舒博等人,多为连战的竞选智囊人物。“E世代问政联盟”则具有强烈的本土色彩,走的是以台湾意识为主流的李登辉路线,其成员包括陈鸿基(会长)、徐中雄、林炳坤、林建荣、林志嘉、陈根德、郑永金、陈杰儒、翁重钧、黄敏惠、王昱婷、刘宪同、林国龙等人。据报道,“E世代问政联盟”部分成员在台湾领导人大选时,便采取“非连即扁”的态度,极力主张不能让宋楚瑜当选。选后,党内有人多次主张连宋合作,该团体有人扬言,如果让宋楚瑜回国民党,他们只好选择民进党。后来,有些成员加入了“台联党”,有些加入了民进党,陈杰儒加入了无党籍联盟,即使留在党内的,仍是一股与党中央不能保持一致的本土势力。可见国民党内的极端本土势力或拥李势力,成为制约国民党改革与重新夺回政权的重大障碍。
党内两种势力的斗争最终导致李登辉被清除出国民党,国民党再次分裂。以李登辉为首的一批走“台独路线”的国民党成员出走,成立了以前国民党成员为主的台湾团结联盟党,并成为民进党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反国民党的一股“台独”势力。
在国民党失去执政权后岛内又一次重大选举即2001年底“立法委员”选举中,由于李登辉的被清除、部分国民党本土派加入“台联党”参与选举及提名策略的失误,国民党再次遭遇重挫,从“立法院”第一大党沦为第二大党,失去了“立法院”的主导权。在新一届“立法院”运作中,国民党内仍不能高度团结,不断有“立法委员”站在党的对立面,与民进党为伍,迫使党中央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开除已无党性的“立法委员”,国民党在“立法院”的席次再度减少,国民党力量继续下降。同时,民进党通过权力与金钱的诱惑,使一些国民党老党员、重要干部投奔对方。时至今日,国民党内亲李登辉的极端本土势力并没有完全终结,仍制约着国民党的纯洁度与发展。
(二)连战临危受命 力图稳定大局
李登辉被迫下台后,连战临危受命,领导败选后的国民党。此时的国民党已是疮痍满目,百废待兴。外部,民进党与宋楚瑜刚成立的亲民党正虎视眈眈准备瓦解国民党;内部,失去执政权的国民党,空有名目上的“党产”,实质却背负许多债务与人事经费包袱,改革声浪又不容国民党喘息。
2000年,陈水扁就任台湾领导人之初,他的民众满意度最高曾达近八成,连带民进党的支持率也居高不下。宋楚瑜也不遑多让,并让亲民党的支持率始终维持在三成以上,国民党与连战的支持度一直落后。
最坏的情形并未结束。国民党早年执政时为巩固执政权,曾在各地与地方派系政治势力合作而成其大。但陈水扁挟其执政优势,对这部分势力笼络有加,宋楚瑜任台湾省长时与这些势力也多有交好。眼看两方拉扯,国民党的裂解似乎近在眼前……
2000年10月27日,成为台湾内部两大阵营的关键转折点。
接任领导人一职已半年多的陈水扁,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成绩都不理想。经济增长率由第一季的近8%骤降为第三季的不足4%,失业率则由3月的2.8%提高为8月的3.2%,创下台湾失业率的历史纪录。股票市场的加权指数,也由一万点降为五千点。
在舆论要求下,被认为有最多执政人才、尤其是财经执政人才的国民党、亲民党,必须与民进党合作,以营造“大和解”的气氛。
10月27日上午,陈水扁与连战会面。连战准备了一大叠的资料,特别是关于兴建中的核能发电厂第四厂必须续建等问题,都提出国民党的计划与看法,各家电视台全程转播两人的对话。
当时,台湾内部最关心的就是“核四”兴建的问题。民进党未执政前,反“核四”是很重要的政治诉求。因此,执政后就面临是否续建的压力。但兴建中的“核四”厂,是经过“立法院”预算审查程序通过的公共建设,如果骤然停建,将让岛内外企业界无法相信台湾政策的延续性,所引起的经济风暴将难以评估。
连战当着电视机前所有观众,提出了顾及民进党反核立场与政策延续的方案,即“核四”厂续建。但原本三座核能发电厂,因过去兴建技术较为落后,在电力供应许可下,可以优先退役。当场,陈水扁表示值得考虑。
没料到,连战刚踏出“总统府”,民进党当局的“行政院长”张俊雄就宣布:停建“核四”厂。连战从“总统府”返回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车程不过10分钟,却在进入党部大门时就被媒体团团围住,要知道连战对停建“核四”的反应。
民进党当局这个动作引起台湾内部极大震撼。这个案子让台湾民众了解到,民进党当局可能为了一些僵化的意识形态,采取很粗暴的方式来处理政务,全民可能因此负出极大的代价。
这个举动让舆论的反应,由促成朝野合作转向为要求在野党尽到监督的责任。
10月30日,连战决定拜访宋楚瑜与早期从国民党出走的新党。当时,新党的主席是郝龙斌。
没有人料到连宋二人可能再携手合作。这也正是陈水扁胆敢以如此粗鲁的方式对待连战的主因。因此,当时台湾内部政治评论指出,李登辉花了12年的时间分裂国民党,陈水扁却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让泛蓝结合在一起。
(三)扫除“黑金”毒瘤 杜绝官商勾结
国民党在2000年大选中败选,分裂是主因之一,李登辉等人阵前倒戈也是主因之一,连战个人在台湾内部缺少群众魅力是可能因素,但国民党李登辉执政后期的“黑金”腐化,更是知识分子抨击国民党并分别转向支持相对清新的民进党或宋楚瑜及其亲民党的主因。
所谓的黑金政治,“黑”指的是帮派分子、黑道势力堂而皇之借选举进入“立法院”或地方“议会”,再借由控制治安机关的预算权等方式为所欲为;“金”则是指财团,利用政治献金等方法结合高层或地方上掌权之人,取得大量特权利益,将公共资源据为私人财源。
黑金政治自上世纪90年代在台湾越行嚣张。各类政商勾结、黑白结合的故事层出不穷,成为民众最痛恨的现象,痛恨黑金而宁可相信“为富即不仁”的简单思维极易散播,连战本人家庭财富也成为民进党攻击的焦点。
连战在这期间的一些决定,逐步让部分台湾民众的态度有所改观。几个重大的政商争议案件,连战坚定地要求国民党所有“立法委员”必须站在反对的立场,以阻止这些企业轻易自“国库”搬资源到自家的口袋里,让许多人对连战刮目相看。
另外,连战主导的国民党改革案中,明文规定凡涉及贪污、贿选、暴力犯罪等各类案件者,经法院一审判刑确定,即使仍有二、三审的程序可能改变判决,国民党仍一律不得提名。这项规定在台湾内部其实存有争议,就人权的角度而言,未经三审定案,均应视为无罪。但连战为彻底杜绝黑道借参选漂白的管道,宁可以过度的手段来弥补过去给民众的不良印象。这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民党从政人员的基本条件。
(四)中兴再造 路途崎岖
2000年3月,国民党丢失政权。毫无疑问,国民党是唯一的、真正的、最大的输家;而民进党是最大赢家,宋楚瑜以无党派身分参选,以高票屈居第二,也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赢家。
如果把陈水扁和宋楚瑜的得票加起来,可以得出台湾每四名选民中,有三名认为国民党应该下台的结论。国民党原本是根基深厚的百年老店,即使不提它在大陆的历史,它在台湾执政就已半个世纪,它这次失败的惨重程度,在世界政治史上可谓少见。
按照政党政治的民主精神,任何政党最高领导人,面对如此败绩,都应马上引咎辞职。民主国家在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即使在台湾岛内,当年民进党败选,党主席许信良即宣布辞职。这次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李登辉却偏要在众怒难消的情况下才来请辞,实在是很不光彩。
李登辉12年来,使台湾从一个原本颇为纪律严明的社会,沦为贪污猖獗、黑道横行、官商勾结的地方。李登辉的两岸政策,在岛内难免引起意见分歧,但对他在任期间,台湾政治操守与社会风气的败坏,一般选民认为他难辞其咎。
如果说李登辉辞去国民党主席职,是把一个烂摊子留给连战,相信也会有许多人觉得并不为过。陈水扁之当选,不论是出于“弃连保扁”,还是托“弃连保宋”之福,国民党都是“被弃”的一方。这是它在败选以后,必须首先痛定思痛之处。
过去国民党曾有党员不满李登辉而另起炉灶,接下来发生的党变,则多半是李系人马或与民进党所见略同的人,纷纷投靠民进党。
国民党经过选前的分裂,面对选后的背离,难免人才凋零。一旦失去政权,它不再能掌管与政权息息相关的情治系统,也失去分配利益的权利,这种种因素都不利于它的东山再起。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李登辉在统“独”问题上,虽然爱作刺激对岸的惊人之语,但国民党在岛内向来不惜利用选民对民进党“台独”立场的恐惧,这是它在1996年“总统”选举中得以重挫民进党“台独教父”彭明敏的主要原因之一。陈水扁显然深明其中道理,如果在这四年内,他证明能与对岸相处得好,消除台湾民众对民进党这方面的疑虑,国民党将从此失去一大竞选法宝。
国民党要想东山再起,必须找回失去的民心。国民党在选举失败后,进行了认真检讨与反省,已经认识到要推动党务革新,建立民主机制,贴近民意,重视青年,重建党的形象等。国民党在失去政权后,也确实进行了一些重大改革,对党纲进行了重大修订,党主席与中常委等均依直接民主选举方式产生;精简机构与人事;未来各项民选公职提名办法,将以“党员初选”与“民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为原则;制定“排黑条款”,即对过去有相关犯罪记录并一审判决有罪者,一律取消党内参选提名资格;改造党营事业,合并七大控股公司,将党产信托;成立图书阅读中心与投资篮球队等以吸引年轻人。
然而,国民党百年沉疴,积弊深重,要在短期内进行彻底改革并不容易,任何重大改革都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地方派系与黑金政治等结构性问题并非在短时间内所能改变的。这些改革尚未触及国民党内的核心问题,即未涉及路线争议,也没有深化改造内涵。即便是一些技术性问题也未有深入的反省,如在第15次党代会党纲修改过程中,国民党仍不按党纲办事,在党员有意见的情况下仍以“鼓掌方式”表示无异议通过,引起极大争议,显示国民党距离落实党内民主的改造理想还有较长的道路要走。
因此,重组后的中国国民党,不但要洗心革面,铲除黑金,而且要改变国民党的形象,以获得民众的认同与支持。如此,国民党才能收复旧山河,重新夺回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