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甸有个“阿庆嫂”

2015-07-20朱天平朱克昌

党史纵横 2015年6期
关键词:山子伪军抗联

朱天平+朱克昌

京剧《沙家浜》中茶馆女老板阿庆嫂,与敌人机智应对,巧周旋,暗中掩护新四军伤病员。其实,抗日战争期间,宽甸地区也有一位阿庆嫂式的人物——刘王氏。因为辛亥革命前很多中国妇女没有姓名,只有乳名,俗称小名。刘王氏娘家姓王,17岁时嫁给一个姓刘的人家,因此称刘王氏。

刘王氏,1888年2月17日出生于宽甸县双山子区四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长大结婚后,生一男四女,25岁丈夫病故。为谋生计,刘王氏在四平村头开了一家客店。她心地善良,性格豪爽,爱说爱笑,语言幽默善辩,当地群众赐了个外号“刘疯子”。她以开店为掩护,暗中为抗联一军侦察敌情,传送情报,储藏粮食,购买物质,成为抗联部队一秘密联络站。

巧与敌周旋

四平村是杨靖宇1934年亲手创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抗联一军在这里建立了辽宁最早的农村红色政权——四平乡政府,成立了反日会、自卫队、儿童团等组织。日本侵略者为消灭抗日力量,将伪“安东省肃正办事处”设到深山中的双山子街,驻有日本守备队和伪警察百余人,常到四平村一带扫荡。日伪军进山,也常到刘王氏的客店吃饭住宿。每次来往,刘王氏都尽量笑脸迎送,热情款待,虚与应付。一次,伪军二中队杨队长带队到这一带“讨伐”,她笑脸相迎:“喜鹊叫喳喳,杨队长到我家,今天我款待。”边说边端来酒菜招待伪队长。从中她探得伪军要进山“讨伐”抗日联军,忙暗中派人以打柴为名,把情报送到山里。待伪军进山后,抗联部队早已转移了。

夜间,日伪“讨伐”扑空归来,一伪军扭伤了脚,拄着棍子,背着枪,一瘸一拐走进院子,店里一条黑狗冲他狂吠。伪军说:“常来常往还咬,这是什么屌狗!”刘王氏迎出门外取笑道:“跟你一样,是条黑公狗,不识(是)好赖人。”接着又拿出疯劲笑骂道:“哟,怎么不敢走路了,是卵子受伤了吧?这子弹也不长眼睛,偏爱往卵子上撞。”伪军们哄堂大笑,日军见伪军同她关系甚密,也把她当做良民。

双山子一带土匪活动频繁,有个绰号“小白龙”的匪首,一次在夹砬子一带被打散了,身负重伤,被一位村民碰上了,用驴把他驮到客店。刘王氏不收留,“小白龙”一再恳求,才把他留下来养伤。不久伪警察查店发现了“小白龙”,刘王氏说是她的娘家侄,专程来看望她,才躲过敌人盘查。“小白龙”感激救护之恩,认刘王氏为干娘。在刘王氏劝导下,“小白龙”伤口痊愈后,带着手下人马投奔到抗联部队。

智救侦查员

1936年夏季的一天,抗联部队一名侦查员被敌人跟踪追捕,危急中他闪进刘王氏客店。刘王氏家开店,房前屋后放有不少大缸。刘王氏急中生智,忙将侦查员拽到房后,让他藏到一口空缸里,然后若无其事地来到大门口。敌人问刘王氏:“看见跑来一个人没有?”刘王氏手指着北方向回道;“慌里慌张地往佛爷沟方向跑了,看样子不是好人。”敌人信以为真,向沟里追去。这个战士后来成为我军一名高级干部。1956年春,曾专程到四平村探望这位抗联战士的老妈妈,可是老人已迁往黑龙江省。还有一次,两位抗联侦察员下山侦察敌情,中午在刘王氏客店吃饭。突然,一群伪军闯进了屋内,刘王氏灵机一动,机智地忙对两名侦察员说:“伙计,没看到大军来了吗,快去后山捞柴做饭!”两名侦察员趁机捞起“倒挂子”(当地一种运柴工具),奔向后山脱身。

也是当年夏季,杨靖宇军长得知敌人将要在冬季进行残酷的大扫荡。为保存实力,他派出精悍小分队,在天桥沟、四平街一带深山筹建密营。这年秋天,日寇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归屯并户,建立集团部落和集家部落,将分散在深山沟里房屋全部烧光,刘王氏的客店也没能幸免,十间草房只剩残垣断壁,被赶到四平围子里居住。刘王氏惦记着抗联的粮食,领着两个小女儿偷偷潜回原处,在残垣断壁上苫上苞米秸子,搭起窝棚住进去。初冬,杨军长带领警卫员王传圣到她家里,通过她与抗联小分队取得联系,及时取走了粮食。

解放后王传圣曾回忆,“四平街老刘太太,绰号刘疯子,领俩姑娘家在那里住着。她家房子被烧了,母女就用苞米秸子把上盖苫上,仍在那住着不走。田指导员在那个地区筹备粮食……,没运走前,都隐藏在她家房前屋后”。

1986年夏季,原抗联一军少年营一连连长、后任黑龙江军区副司令员张泉山来到宽甸双山子乡,重访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谈及抗联战士的好妈妈刘王氏时,对她的机智果敢,支持抗联部队的行为大加赞赏。

刘王氏是个小脚女人,尽管步履艰难,她还曾步行百余里,越过敌人多道封锁线,到宽甸县城为部队购买胶鞋和药品。

常解乡邻难

刘王氏开店收入微薄,勉强维持一家人生活,而邻里乡亲们有难处,她总出手相助。伪安东省治安肃正工作班庞警尉是个淫棍,看谁家姑娘、媳妇长得漂亮,非想法弄到手不可。一次到四平村看见村民张东坤老婆长得漂亮,提出要与张换老婆,吓得张东坤手足无措。刘王氏知道后,帮他凑集路费,让其全家偷偷迁往外地。

一天,一个姓蔡的柳匠牵着毛驴出外揽生意,被胡子绑了票,路经四平村被刘王氏瞧见,忙说:“这不是我侄儿吗?怎么啦?”蔡柳匠心领神会地忙喊:“大姑哇……”。胡子见状放了蔡柳匠,对刘王氏说:“真不知道是你亲戚,咳,真抱歉。”一个叫“黄彪子”的人被胡子绑了票,通知黄家去赎人,黄家因家贫没钱,找到刘王氏说情,刘王氏去后把人领了回来。

1936年秋归屯时,桓仁县境的李文喜、吉桂英夫妇搬到四平街住,因无户口,伪警察把李文喜抓去毒打。刘王氏知道了,找到警察分署对署长说:“这是我的亲戚,是投奔我来的,若有什么事我担保了”。警察署只得将李文喜放回家,她又帮办了户口。1937年春,瘟疫流行,李文喜病得起不来炕,家中断炊。她得知后,三天两头给送吃的,并对吉桂英说:“老妹子,不要愁,有我吃的就有你们吃的。”吉桂英感动地说:“是你救了我们一家啊!”

1935年夏季,姜家堡子一位妇女生小孩,因家中断粮无奶,婴儿嗷嗷待哺,愁得全家人直落泪。刘王氏闻讯,忙送去仅存的小米、鸡蛋和白糖,感动全家人不知说啥好。四平村王日生家10多口人,租别人地种,因日寇怕抗日联军活动,限制种高棵作物,加上灾年,交完租粮所剩无几,到过年时已无米下锅。孩子看到别人家杀猪、包饺子,哭闹着要吃饺子。刘王氏得知后,给王家送去荞面和猪肉。王日生感动地说:“一年到头老麻烦你,该怎么感谢呢!”

解放后,刘王氏迁往黑龙江汤原县居住,走时乡亲们依依不舍,洒泪相送。1956年10月,刘王氏因病离世,终年68岁。刘王氏的事迹,在宽甸第一部县志中略有记载。

猜你喜欢

山子伪军抗联
论玉雕山子工艺
浅谈近代玉雕山子工艺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痛悼抗联老战士李敏
抗联英雄赵尚志
不能叫你的名字
山子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