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指导《辽沈决战》的编辑出版

2015-07-20刘伟

党史纵横 2015年6期
关键词:辽沈解放战争林彪

刘伟

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几年里,陈云在党史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精辟见解。《辽沈决战》正式出版前的1983年8月9日,陈云在一次谈话中主要围绕三个方面,集中表达了自己对编写该书的意见:怎样看待林彪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怎样评价苏联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怎样分析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局内部在工作方针上的意见分歧。该谈话的主要内容后经编辑、加工,整理成《对编写〈辽沈决战〉一书的意见》,作为党和国家重要文献收入《陈云文选》第三卷。时至今日,陈云在意见中秉持的“把历史立全面、立准确”的唯物史观,仍可作为人们正确看待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科学依据。

作为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陈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领导财经工作和经济建设上。但是,出于指导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他始终关心新闻出版事业,对新闻出版的重要作用、正确方向和基本任务等,都发表过简明扼要的指导性论述。其中,关于做好编辑工作,党和政府要管好新闻出版,是陈云一直比较关注的。这从陈云《对编写<辽沈决战>一书的意见》(简称《意见》)及其他相关论述中,即可见一斑。而陈云对编写《辽沈决战》一书的意见中所内涵的唯物史观,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正如“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那样,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念陈云诞辰110周年之际,仍值得今天的人们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

多花些时间是值得的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它的胜利,加上当时人民解放军在其他各个战场上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为整个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编一本回忆这个战役的书是必要的,这对于纪念那些牺牲了的同志,对于教育下一代,都很有意义。”因此,做好编辑工作,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可见,编辑出版《辽沈决战》一书显得必要而紧迫。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拨乱反正,客观上也形成对进一步弄清党的重大历史问题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强烈需求。1980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党史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的通知》。其中指出:早日编辑和出版党史,是全党的迫切需要。为此,决定成立中央党史委员会,负责审定党史编辑计划,决定对党史中的某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和最后审定全书书稿。此时,由于年龄原因逐渐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来考虑党史问题,加之在党内德高望重、地位特殊,陈云成为中央党史委员会的八位重要成员之一。同时,在中央党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党史编审委员会,负责党史编辑工作中的各项重要问题,初步审定书稿全文。在党史编审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党史研究室,直接负责党史资料的收集、研究、编写工作。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83年7月,辽沈战役纪念馆请陈云为他们编辑的《辽沈决战》一书题写书名。陈云把书稿要来,看到其中作者大部分是部队的指挥员,内容也大部分是战斗回忆,而且文章大部分以前都发表过,于是就如何看待辽沈决战胜利的原因、如何编好这本书等问题,对秘书谈了一席话。据时任陈云秘书朱佳木同志回忆,“我把这些话整理成文字,送给他审阅。他看后又讲了一些新的意见,我接着修改补充。就这样,边谈边改,边改边谈,前前后后一共谈了八次,最后由他逐字审定,形成事后收入《陈云文选》的《对编写〈辽沈决战〉一书的意见》。根据他的意见,一批曾在东北工作过的老同志组成了该书的编审领导班子,中央书记处也审阅批准了该书的改编规划。此后,他又多次召开座谈会,就该书编辑中的有关问题发表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陈云多次强调,应当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只要能把这段历史立全面、立准确,多花些时间是值得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波折,在多方的合力下,1988年10月,由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合编的《辽沈决战》(上、下册),最终在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时,编审小组征得陈云同意后,将《意见》作为《辽沈决战》一书的代序。陈云对编写、编选、编辑《辽沈决战》一书多次发表意见,强调“把历史立全面、立准确”,力求准确反映历史全貌,要送中央军委把关,准备“多花些时间”等,不仅对编这部书和同类著作有指导价值,对做好编辑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怎样看待林彪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九一三事件”后,林彪成了千古罪人,人们不敢说或不愿提林彪在东北乃至全国解放战争中的贡献。关于这个问题,1977年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对《中共党史陈列》审查时,陈云针对辽沈战役如何反映的问题就说过:“林彪没有垮台前,四野很吃得开,尾巴翘到天上。林彪垮台后,四野有点抬不起头来。其实,四野还不是关里派去的军队,还不是党的军队?林彪是林彪,四野是四野。”在《意见》中,陈云进一步指出:“林彪作为四野的司令员,在当时正确的地方,我们也不必否定。”为此,陈云多次就《辽沈决战》一书的编写工作召集有关同志座谈或致信转达意见。

1984年1月11日,陈云复信张秀山,指出:可以将《辽沈决战》一书的编辑规划连同对编写《辽沈决战》一书的意见,上报中共中央书记处审批备案,但不必转发文件。参加撰写回忆文章的人也不要太多,要找有代表性的人写。他在信中还指出:要吸收四野一纵的一二篇文章。除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跟林彪干了许多坏事的人,其余的人不要使他们因为过去曾是林彪的老部下就抬不起头来。林彪是林彪,林彪的老部下是林彪的老部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同年9月15日,陈云接见参加《辽沈决战》编审工作的肖华。当谈到林彪问题不好处理时,陈云指出:“林彪开始也说过要‘死守马德里,但后来改变了意见,不主张占大城市了……林彪那时从四平、长春撤下来是对的。但林彪也有错误,主要是在辽沈战役中,打下义县后他不敢接着打锦州,而要回师长春。在这个问题上,毛主席和他之间有几十封电报,争论很厉害。最后,他接受了毛主席的作战方针。所以,在写辽沈战役时,要讲到林彪的作用”。陈云这样分析林彪在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作用,把功过是非都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评论,不仅令人信服,而且为人们如实叙述这段历史做了示范。不仅如此,陈云还指出:“要把林彪和林彪的部下加以区别。以前有一个时期,林彪的老部下很神气,现在又有些灰溜溜。这本书中附的当时党政军负责干部名单,要把他们的名字也列上,说明他们对解放东北作过贡献。”陈云的分析体现出一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历史观,这种求真务实的历史观极富指导价值和启迪意义。这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的编撰工作中即可见一斑。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开始编纂。1983年2月,经中央批准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名单中列入了林彪的名字。但是,在编撰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对待林彪这个人物。怎样写林彪这个历史人物?对林彪在历史上的功绩写不写,怎样写?

1985年2月21日上午,《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写组关于编写林彪条目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向黄克诚(抗日战争胜利后,黄克诚率领新四军第三师进军东北,而林彪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后来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并任东北军区、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汇报。听了汇报后,黄克诚郑重地谈了自己的看法:“我知道写这个条目有很多难处,轻了不行,重了也不行,是很费力的事。关于对林彪的历史如何评价,从前没有人讲过,最近陈云同志在谈如何编写辽沈战役回忆录时讲到这个问题。这个材料你们大概看到了。”“你们写人物志,要学习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写了一大群历史人物。你们现在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历史学者的态度,去评价历史人物。不要用过去党内斗争中开斗争会的那种过火的语言,揪出一个人就把他的历史功绩一笔勾销了。不能只看一面,要看两面,要全面地观察,作出全面的评价,写出历史的真面貌。不要受‘文化大革命中和‘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一些传统说法的束缚,要打破这个束缚。林彪死了十几年了,对他也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写他的历史。这是我的想法,我也没有把握,你们征求我的意见,我就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们,请你们考虑。林彪在我军历史上是有名的指挥员之一,他后来犯了严重的罪行,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这是罪有应得。但是在评价他的整个历史时,应当分为两节,一节是他在历史上对党和军队的发展、战斗力的提高,起过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后来他对党、国家和军队的严重破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这样,两方面都写明确,不含糊,才符合历史事实。”“总起来说,我的意见就是要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历史学者的态度,来写林彪的历史,好的、坏的两方面都写,不要只写一面。”

在黄克诚谈话之后,同年3月13日,时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的杨尚昆,在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纂工作会议上谈到怎样写林彪的问题时说:“林彪,他最后走上了叛国的道路。但不能因为他叛国,就对他一概否定,而不作全面的、历史的评价。林彪在中央苏区,在长征路上,在抗战中,特别是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还是有功的。陈云同志在谈编写《辽沈决战》一书时曾指示,对林彪还是要实事求是地写。我们对待历史人物,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否定一切,也不能因为一个人一时正确就写成一贯正确。”至此,“林彪在东北战场是有功的”遂成定论。

可见,在怎样看待林彪的功过是非,特别是如何评价其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很多党内、军内资深的老同志与陈云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即“共产党是做事业的党,共产党员是做事业的人,做事就不可能没有错误。无论何人,哪怕他再高明,哪怕他很有本领,但还是有犯错误的可能。”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全面地评价错误路线下党的作用和广大党员的作用,克服所谓“路线错了就一切都错”的形而上学的历史观。唯此,才能真正把历史立全面、立准确。

怎样评价苏联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结束前在东北的力量与全国其他各个根据地相比最弱,但不到三年却在那里打响并打胜了解放战争第一个大战役?对此,陈云在1984年9月15日同肖华谈《辽沈决战》一书的编辑中的问题时说:“写辽沈决战的历史,一定要写中央的正确决策和中央派来的大批干部,写各个根据地及一、二、三野对东北战场的支援。”可见,内因在因果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外因也不可或缺。这里的外因,除了“各个根据地及一、二、三野对东北战场的支援”外,苏联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对于苏联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历史作用问题,由于当时中苏关系的僵持状况,处理起来也十分棘手。但如果回避这个问题,或者不如实反映,对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的描述同样很难令人信服。面对这个问题,陈云一如既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关苏联和林彪在东北解放战争的作用问题是两个敏感问题,但在编写时都不能回避,否则这段历史说不清。”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脱离历史的具体环境来提这个问题,就等于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起码要求。”

在《意见》中分析东北战场取胜的原因时,陈云共讲了六条原因,其中第一条就是苏联的作用。他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打败了日本关东军,“为我们的大部队能抢在国民党前面迅速进入这个地区,为改善我们的装备,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那时,苏联党对我们的力量估计不足,并有雅尔塔协定的约束,但他们还是尽力帮助我们的。东北背靠苏联,东邻朝鲜,这对于我们在和国民党作战中的后勤补给和伤病员的运送、安置也是十分有利的条件。”

而在1984年9月的那次谈话中,当肖华问到对苏联红军的作用在《辽沈决战》书中应如何写时,陈云进一步分析道:“如果没有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我们的力量不可能发展那么快。苏联一方面受中苏协定约束,要把大城市和铁路干线移交给国民党,另一方面明里暗里帮助我们。那时,东北北有苏联,东有朝鲜,西有蒙古,我们就像坐在沙发里,缺什么可以向苏联要,南满的伤兵、弹药可以通过朝鲜转运。因此,要写苏联、朝鲜对我们的帮助,回避是不合乎历史的。”这对如何看待苏联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以“立全面、立准确”的历史观给出了生动的诠释。

其实早在1981年3月,与邓力群谈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时,陈云就说过:“抗日战争期间,苏联还是援助了中国,最后出兵打垮关东军。如果不把关东军打垮,抗日战争的胜利起码要推迟好几年,我们也要晚一些进到东北,东北很难首先全部解放。”他指出:“这样一些问题,《决议》应该如实地按照事情本来面貌写上去。要通过对这些历史问题的论断,再一次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公正的。”

后来,为了会见我国“一五”建设时期担任过中国政务院(后改为国务院)经济总顾问、时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阿尔希波夫,陈云让秘书起草一个谈话稿,明确交代其中要表达这样的意思:“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苏联政府和人民给予我们的援助,中国政府和人民都没有忘记,也是不会忘记的。”

可见,陈云关于撰写东北解放战争历史时要如实反映苏联对我们的帮助,不要忘记这些帮助的观点是一贯的。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水平和公正,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受施勿忘的传统美德。对于弄清历史问题,对于恢复中国人民和前苏联人民的相互信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分析,尽管针对的是党史中的局部问题,但对于人们认识和分析党史、国史中的其他问题,甚至对于分析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同样具有认识论上的指导意义。

怎样分析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局内部在工作方针上的意见分歧

1984年,张秀山、王首道及肖华在给杨尚昆的信中,就要不要在《辽沈决战》“综述”(指《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综述》,简称“综述”)里引用《东北局关于全东北解放后的形势与任务决议(1948年11月23日)》(简称1948年东北局《决议》)一事曾征求过意见。该《决议》是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经验总结,其中提到了东北初期领导中的一些争论问题和意见分歧。如何看待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局内部在工作方针上存在的意见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个敏感问题。

当时,是否在《辽沈决战》一书中写这个问题有两种意见:个别人认为,该书是公开出版的,党内文件(指1948年东北局《决议》)不要公布;多数人认为,这个文件是40年前的,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工作过的同志都清楚,且经中央同意,应该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问题写清楚。这两种意见的焦点在于,《辽沈决战》一书要不要收入“综述”,以及这一综述中要不要引用1948年东北局《决议》。

对此,编审小组认为:这不应视为禁区,要把史料立准立好,教育后代。至于如何写,在研究编辑规划时有两条原则:一条是要历史唯物主义;一条是要照顾团结,不点名批评任何同志。而当时的“综述”稿,就是按这个精神写的。同时,编审小组将“综述”送审稿和给杨尚昆的信送陈云,冯文彬也送去中央党史征集委员会就这个问题给陈云和杨尚昆的信。

陈云看后与编审小组同志谈话,并指出:这个“综述”稿大体上可以。现在的问题是,要不要引用1948年东北局的《决议》;如果要引用,如何引用。1985年2月1日,就综述稿问题,陈云召集张秀山、肖华等人开会。陈云认为:“东北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局内部在工作方针上确实存在过意见分歧。当时的方针是通过独占大城市和铁路干线来独占东北,而多数同志不同意这个方针,认为不应用主力部队死守大城市,同暂时比我们强大的敌人硬拼,而应把相当一部分主力部队和大部分干部分散到广大农村发动群众,通过建立根据地,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大城市谁不想要,问题是当时要得了要不了。如果不是以后东北局在1946年召开会议,作出‘七七决议,改变了以前的方针,结果很可能不仅大城市占不住,辽沈战役的胜利也会被推迟。”

1988年2月,陈云在给杨尚昆的信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这本书前面一定要有一个综述,以便大家比较全面地了解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历史,了解辽沈战役胜利是怎么得来的。”对综述稿“可以作一些修改,对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可以采取回避的办法。”可见,陈云不仅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艺术大师。

但另一方面,陈云仍实事求是地指出:东北局1948年决议“对东北局初期方针上的错误分析得也不够全面。比如,不能简单地说,出现错误是‘对敌人的和平阴谋抱幻想,是‘丧失阶级立场的危险倾向。另外,1945年12月党中央、毛主席明确提出‘让开大道,占领两厢的方针后,东北局在指导方针上的错误虽然又持续了一段时间,给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损失,但只有六个月就通过东北局自己的努力予以纠正了,还不能说给人民的事业‘造成了很大损失。”因此,陈云的意见是,1948年东北局《决议》作为一个历史文件,可以收进《辽沈决战》,但在写“综述”时,只要引用“七七决议”就可以了,不必再引用这个决议。

关于东北局初期指导方针发生错误的原因,陈云曾对秘书说过,主要是一些同志缺少经验,尤其是缺少丢掉根据地的经验。当时,总政治部一个传记组的同志致信,询问能否说毛泽东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给东北局电报上的一些意见是指导方针上的失误。陈云让秘书答复他们:“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由于我们进入这个地区的时间不过几个月,敌人的兵力也有变化,因此,对东北的情况还处在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和战问题、作战方针问题提出这种或那种意见,都是可以的,也是需要的。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当时毛泽东给东北局的电报上提出的一些意见,而不应当把个别意见同实际情况不符说成是毛泽东在指导方针上有什么失误。”他对秘书说,那时党中央在千里之外的陕北,对东北的具体情况不可能了解得那么清楚。关键是在东北工作的同志,要善于把中央的指示与东北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从1986年7月4日,张秀山和王首道给彭真写信,征求他对“综述”的意见;到10月23日,彭真在向中央常委的报告中,对“综述”送审稿提出意见《几个主要问题的说明》再到12月10日,中央办公厅给张秀山的通知——邓小平同志对《辽沈决战》(综述)稿的批示中指出:“这种问题不要再扯了,两个文件都存档,但都不发表。”至此,“综述”已确定不收入《辽沈决战》一书。

当时,根据有关方面的意见,综述稿最终未放进《辽沈决战》一书中,改以韩先楚署名的概述代替。陈云多次建议收进一篇综述稿的意见未能实现,但他之前早已强调:“书编好后,要送中央军委、尚昆同志把关。”这与他一贯强调的,新闻出版要实事求是、符合实际,还要有人把关,注意宣传的效果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最终,他尊重和服从中央军委的决定。这充分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大局意识。

1988年6月22日,陈云听取伍修权关于《辽沈决战》一书综述问题的汇报后,提出三点意见:(一)对这次修改综述稿的同志表示感谢。(二)服从中央军委、杨尚昆把关的决定。(三)保留关于《辽沈决战》一定要有一篇综述的意见,希望将来终有一天能够发表。此次谈话要点经陈云修改后,复伍修权,并由陈云同志处复印转张秀山。可见,陈云的进退有度,与其“把历史立全面、立准确”的史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与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具体实践是一致的。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也是其根脉所系、魂魄所在,而青年又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陈云非常关心青年人的党史教育和学习,他强调:“要学点历史。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件事情现在要抓,以后也要抓,要一直抓下去。”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我们要时刻教育青年知道自己祖国的辉煌历史。

陈云对《辽沈决战》“把历史立全面、立准确”的指示与实践,是为了尊重历史、牢记历史、资政育人,而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搞所谓的颠覆和翻案。在史书编撰中,必须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我们的根基。

猜你喜欢

辽沈解放战争林彪
无限的世界
无限的世界
林彪最后一次题词
秋色
渤海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特点分析
林彪之病
林彪的衣食住行与性格爱好
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剿匪斗争
全媒体流程确定:辽沈晚报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