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5-07-20赵艺萍

化学教与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化学信息化实验

赵艺萍

(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06)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赵艺萍

(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06)

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突破教学难点重点、便于课堂创设激起兴趣的情境、增大课堂容量,从多个方面辅助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效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笔者尝试将信息化技术与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使信息化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运用信息化技术将静态事物动态化;抽象问题形象化;跨越时空的、不易实现的实验在屏幕上微观放大,宏观缩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初中化学教学,提升实验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的基本思路几乎都是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激发灵感,培养能力,所以在化学课堂上有大量的教师演示实验。传统的演示方式,教师在讲台上做得很认真,感觉现象很明显,以为班级所有同学都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实际上由于受教室空间,实验容器本身散光性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是无法观察到真实现象,这点我想老师平时在听课时也深有感触。为了提升演示实验效果,教师可以使用摄像头或QQ摄像与PPT双频互动,将教师演示实验投影到PPT上,这样图片清晰,效果明显。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课堂上和实验课中,一般只能安排简单易做,无毒无害的实验,而那些较为复杂、危险系数高、污染大、有毒害、药品昂贵的实验,基本无法涉及。在传统化学教学中,这一类实验,往往只能通过教师口头讲授,学生也只有机械记忆,这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例如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五章“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中设计了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原理以及工业炼铁的原料、设备、简单流程以及主要的反应原理。这节课实验室模拟炼铁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且装置繁琐操作复杂,失败率高,实验现象学生难以观察,多数老师一般以讲实验为主,最多拿动画演示实验。学生常常是靠教师的讲述、单纯的记忆学习,缺乏主动探究,兴趣也不是太大,学生对于炼铁知识也只停留在简单记忆的认知程度。显然,这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在信息化技术指导下,本节课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展示,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即时传输功能(腾讯QQ)和资源搜索工具(百度),创设一系列教学情境和学生活动。把相关的图片、工业炼铁视频、实验室炼铁实验微视频、实验讲解做有机的整合,通过生动的展示,让学生从感官出发,从教师“领着走”到学生“自行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随着3D技术的发展,使用3D实验模拟软件,学生还可以在电脑上选择3D仪器,逼真地模拟实验过程,甚至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学生还可以将选择好的仪器即时进行打印。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初中化学教学,突破重点难点

化学实验宏观现象的背后蕴藏着很多的微观实质。宏观现象是化学的特点,微观抽象则是化学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课堂上教师要将抽象内容直观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以挂图、幻灯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由于手段静止、单一,效果并不理想。而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形声性、展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结合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客观实际,呈现方式多样化、生动化。例如在讲解分子、原子、离子、溶液中微粒的扩散等微观知识时,传统教学中是教师一遍遍的口说手比划,肉眼看不到,语言又无法解释清楚,所以上课很费劲抽象,学生很难接受。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抽象的化学知识。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图形、动画、音效融入课件,制成微粒运动的3D动画,向学生展示微粒的三维动态图,模拟微粒结合和分开的过程。这种形象的画面有利于调动学生感官协同作用,可以让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接受,可以将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直观性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例如在讲解复分解反应条件时,光靠教师板书凭空讲学生很难理解,借助数字传感器,通过实验过程中导电性的动态变化曲线,学生很直观地理解反应中离子浓度减小从而得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离子间的反应。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在解决传统教学不易解决的,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问题上有着独到的优势。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初中化学教学,创设生活情境

化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实用科学,它处处服务于生活。传统的化学教学偏重传授理论知识,忽视化学与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的联系。而中学生处于信息爆炸时代,时时接触新事物、新思想,对身边的生活现象充满好奇,所以脱离生活实际和应用价值的化学教学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如果化学课堂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为主,缺乏相应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只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只会按部就班接受式学习,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必然缺乏创新型思维,容易造成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引人化学课堂,丰富多彩的画面和声音全方位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由被动接收知识变为主动思考问题,体会到化学知识浓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水的净化这一节课时,书本上涉及的内容很少,学生很难体会生活饮用水的净化过程,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备课时,教师提前截取新闻或科教宣传片中自来水厂水处理过程的视频,展示自来水的生产全过程,就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情境是使人人胜的好途径,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求知的课堂情境、成功的课堂情境,适时地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材料给学生多通道的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体会学好化学服务于社会,变主动为客观,变枯燥为生动,就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起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为积极主动地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水的组成时,用科幻影片《后天》创设情境,学生通过影片中震撼的场面,顿时激起脑力风暴,影片埋下伏笔,层层剖析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化学知识,发出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水涌入城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为什么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为什么会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空气中二氧化碳为什么会增多?(含碳燃料的燃烧)?那如何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怎样开发?用什么开发?能不能用丰富的水资源?透过生活现象层层剖析本质,学生学习的欲望非常强烈,激起学生开发新能源氢能的强烈愿望。

四、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初中化学教学,增大课堂容量

运用传统的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书写板书和画图,而如果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教师就可以在一堂课中加入更多的内容,教师有时间去观察学生的反应,充分启发调动学生,有时间和他们进行互动。这样的改变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复习实验室气体制取时,我们在wifi环境下利用QQ与学生建立了讨论组,上课时打开多人视频,在大屏幕上呈现各个小组的实验动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捕捉到有价值的画面可以切换到大屏和学生一起讨论,利用这种动态化的交流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容量与效果。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避免教师枯燥的说教而学生启而不发的教学尴尬,造成教学时间的大大浪费。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多种含有丰富内容的形象材料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思考,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生石灰的知识时,由于生石灰溶于水要放出大量热,课堂上学生实验比较危险,且用玻璃仪器或者塑料仪器做这个实验都容易使仪器爆裂,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生石灰溶于水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拍摄建筑工地“化石灰”的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用图文声象展示生石灰与水反应,并配以诗人于谦《石灰吟》的朗诵,这样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生石灰和熟石灰的理解,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再是死教书,教学的资源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信息化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信息化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方便简捷的途径,使课堂的教学具有兴趣性、直观性、互补性、高容性等优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图、文、音、像等各种信息,在课下为学生提供远程教育、网上交流互动、协同作业等便利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共同把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改变为师生间、同学间及学生与现代信息之间的多向交流,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乏味、狭窄和繁杂。把新课标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化学教学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1]胡建.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利弊谈[J].考试周刊,2012,(59)

[2]刘璐.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不足[J].文理导航,2013,(4)

1008-0546(2015)07-0027-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5.07.009

猜你喜欢

化学信息化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