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
2015-07-20孙德禹
孙德禹
【摘要】中药治疗是中华民族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的独具特色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中药的微妙机理在心脑血管的防治,治疗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积累了很多经验。本文分析了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以及中药的优势,然后详细阐述了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
【关键词】心脑血管;中药;制剂;丹参;注射剂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1 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优势
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常采用同一时间使用多种活血化瘀的中药材,根据个体的差异,辩证施治,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溶解血液酸酯垃圾,软化血管,通过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血管内皮抗血栓形成能力,改善血液粘稠度,恢复全身气血循环,助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症患者健康长寿,这些中药材不仅副作用小,而且价格上还很优惠。
2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正常人体血管都是有完整的内皮,内皮光滑平整,血液畅通无阻。但由于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不同,容易形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血液中的脂质升高,血小板凝聚,附着在血管壁上,慢慢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逐渐变大可使血管腔变窄,影响血流供应心脏和大脑。血管的内皮受损,血管弹性变差,容易破裂形成血栓堵塞管腔。心血管病是由于动脉血管内壁脂肪,胆固醇沉积,并伴随有动脉硬化。这种病变发展至心脏冠状动脉时则形成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急性死亡。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堵塞或破裂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是一种危害威胁生命的常见多发病。脑血管病大致可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疾病;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四种病[1]。
3 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3.1 活血化瘀中药的治疗
心脑血管病的病因主要是血瘀。血瘀易使血脉不畅,淤血在脑会引起中风、眩晕、痴呆等,心脉有淤血,会心悸、胸痹心痛等。中药治疗的主要机理就是为改变心脑及周围血管功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以及血液血小板功能,抑制组织增生,调节机体的免疫力等。活血化瘀中药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发挥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作用,常用的药剂有活血消淤,通脉的药物有:丹参、三七、没药、赤芍、鸡血藤、水蛭、三棱等[2]。
3.1.1 活血化瘀和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主要是以气虚、心脾两虚、虚热烦躁多见。中医治疗常以滋阴降火,安神养心的方法治疗,加上调和血脉。主要常用中药有:红花、白芍、当归以及加上安神的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等用药。
3.1.2 活血化瘀与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是一种缓慢性病症,并长期反复发作,常因有淤血滞脉。淤血不利化水的病理改变。中药治疗时首先考虑的还是主要采用益气温和的方式,如黄芪、人参等补心气,用桂枝通血脉。但在活血化瘀利水方面,采用丹参,泽兰,益母草来增加肾小球的过滤率,选用赤小豆、茯苓、车前子等为辅的利水中药。
3.1.3 活血化瘀与高血压
高血压的基本病因,是由于久病入络、淤血内停,气血阴阳失调。常用复方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中药药物上有:丹皮、葛根、地龙、牛膝、山楂、红花、天麻、决明子、白芍等,中成药上常用降压丸、脑立清丸、太极通天液、杞菊地黄丸等。
3.1.4 活血化瘀与中风病
中风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主要是由于血管内皮血斑块儿的出现集聚导致血管堵塞,血流不畅导致。出血性中风主要是由于血管内皮粥样硬化,血液中的血脂增高,内皮受损,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出现脑梗等症状。
对于缺血性中风易用活血益气的中药治疗,重用黄芪。若出现肝阳上抗,应先活血通络,再益气活血治疗,常用药物有天麻、桃仁、川牛膝、生地黄、红花等调整剂量组方治疗。
对于出血性中风要用大黄,芒硝先解淤热,再用丹皮、白芍,当归化瘀活血,瓜蒌、陈皮清化热痰、白芍、地龙、秦艽清肝柔肝熄风。在出血性中风回复期,气虚者,应当注意益气活血、可用生地、白芍等养阴柔肝、地龙、丹皮、活血通络,菊花、钩菊平肝熄风,菖蒲、郁金化痰开窍。
3.2 草本中植物脑黄金的药物
紫苏油软胶囊是以紫苏为原料提取,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а-亚麻酸达56%,可在人体中转化为代谢必要的生命活性因子DHA和EPA(植物脑黄金),不含胆固醇,对人体具有更显著的保健功能和医药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紫苏油可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的浓度,尤其是低密度的脂蛋白浓度,预防心脏病的发生。紫苏油中的а-亚麻酸可抑制血小板的凝聚,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梗塞发生,同时可抑制因血栓形成的老年痴呆症。此类药物如通心络胶囊。
3.3 临床上用的注射剂
3.3.1 麦冬注射液。功能:改善心肌收缩,增强心脏排血,降低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主要用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上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冠心病有明显效果,并具有改善左心室功能和抗休克的作用。
3.3.2 葛根注射液。功能:可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和脑血管以增加血流供应量,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葛根素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直接通过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起到了降压的作用。
3.3.3 黄芪注射液。功能: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来治疗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还可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调节免疫功能,在淋巴细胞中诱生干扰素,使机体免疫状态改善,保护心肌正常活动。
3.4 临床治疗常见的中药
3.4.1 丹参。功能:活血通经络,曲玉止痛,是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中药。在心脑血管领域可通过改善为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有很明显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脑梗死,心绞痛等病症。主要用丹参的注射液,复方丹参丸等制剂。
3.4.2 灯盏花。功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糖粘度,调节血脂,促进纤维溶解。灯盏花素主要是有灯盏花乙素和少量灯盏花甲素构成,对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结果,并且副作用小,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血栓的形成以及冠心病因高黏血而并发的心绞痛,高血压等症状。由于其价格便宜,在中药中的含量又高,故现在的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康开彪,武正权,柳树英.脑出血的中医药研究现状[J].甘肃中医,2007(12)
[2] 李 霁,王 阶,何庆勇.三七总皂苷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