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高血压对冠状动脉病变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5-07-20马君张强王慧峰
马君 张强 王慧峰
【摘要】目的 评估隐性高血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了120例行冠脉造影者的临床资料,把隐性高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隐性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相关性;隐形高血压与其他危险因素有正关联;多重危险因素对冠脉狭窄的协同作用更明显。结论 隐性高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有相似的冠状动脉病变,年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为隐性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且易导致冠状动脉病变。
【关键词】隐性高血压冠状动脉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高血压是我国致残、病死率极高的疾病。目前由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脑血管事件占我国死亡的第一位,所以防治高血压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血压的波动性、节律性及门诊测血压的局限性,在诊室出现了一批血压正常,查体有严重靶器官损害,继而在家中或工作中观测血压升高的患者,这种高血压因其隐蔽性称为隐性高血压[1]。隐性高血压具有隐蔽性,加之动态血压检测无法大规模普及,至其极易漏诊,一旦发现则已出现了心、脑、肾功能衰竭及动脉硬化,导致严重的后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隐性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门诊和住院的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34例;年龄为31~89岁,平均(62.4±10.73)岁。120例患者中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为72例,冠脉正常的为48例;持续高血压病患者74例,隐性高血压病患者20例;其中持续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冠脉病变的为52例,隐形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冠脉病变的为14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其它结构性心脏病、急性脑血管意外及急性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冠脉造影检查采用飞利浦FD20数字平板血管机,经桡动脉途径行左右冠状动脉选择性造影检查,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冠脉和冠脉病变(冠脉斑块、50%以上狭窄冠脉病变)。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由统一的心导管专业医师操作,检查结果由多名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判断,记录患者各危险因素(血压、年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的情况。
1.2.1 单因素分析:比较冠脉正常组和冠脉病变组的危险因素。
1.2.2 多因素回归分析:把其他危险因素情况与隐性高血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1.3 相关性分析
隐性高血压合并冠脉病变与具有其他危险因素的个数进行相关性分析。
1.4 诊断标准[3]
血压正常:诊室血压<140/90 mmHg,动态平均血压<135/85 mmHg。
隐性高血压:诊室血压<140/90 mmHg,动态平均日间血压≥135/85 mmHg。
持续高血压:诊室血压≥140/90 mmHg,动态平均血压≥135/85 mmHg。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样本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隐性高血压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单因素分析
与冠脉正常组比较,冠脉病变组的持续高血压、隐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等比例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隐匿性高血压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明了,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过去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实其同样可引起心、脑和肾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4],并且与较差的心血管预后相关联,隐匿性高血压病患者常合并 BMI过高及糖尿病等,可引起左心室肥厚、蛋白尿和血肌酐偏高等靶器官受累表现,甚至可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5]。在国内外临床研究中,隐性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而且隐性高血压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增高[6]。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血压变异性联合作为指标来探讨隐性高血压与心血管损害相关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观察到,隐性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相关性,冠状动脉病变与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均有正关联;各组合并的危险因素越多,出现冠脉病变情况越多。因此,隐性高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有相似的冠状动脉病变,年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也不可忽视,尤其多重危险因素对冠脉狭窄的协同作用更明显,临床上当采取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1] Pickering TG,Davidson K,Gerin W,et al. Masked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2002,40:795-796.
[2] H?nninen MR, Niiranen TJ, Puukka PJ,etal.Target organ damage and masked hypertensio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Finn-Home study. J Hypertens, 2013,31(6):1136-1143.
[3] Mancia G, Sega R, Bravi C, et al.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normality: results from the PAMELA Study[J]. J Hypertens, 1995, 13(12 Pt 1): 1377-1390.
[4] Hoshide S, Ishikawa J , Eguchi K, et al . Masked nocturnal hy pertensi on and tar2get organ damage in hy pertensives with well2 contr olled self2 measured homebl ood p ressure[ J ]. Hypertens Res, 2007, 30 (2) : 1432 149 .
[5] Oe Y, Shimbo D, Ishikawa J, et al. Alterations in diastolic function in masked hypertension: findings from the masked hypertension study. Am J Hypertens, 2013,26(6): 808-815.
[6] Angeli F, Reboldi G, Verdecchia P, et al. Masked hypertension: evaluation, prognosis,and treatment. Am J Hypertens, 2010,23:94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