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内科川崎病疗效分析

2015-07-20闫文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川崎病阿司匹林临床疗效

闫文芳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为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未应用丙种球蛋白两组。实验组50例患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儿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的总热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患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效果,减少冠状动脉损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川崎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B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is of large dose of gamma globulin in combination with aspirin treatment Kawasaki disease. Methods 100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during 2010 May Kawasaki patients choose ~2014 May clinical trial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50 patients with large dose of gamma globulin in combination with aspirin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of 50 patients using aspirin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is better than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total he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process i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he large dose of gamma globulin in combination with aspiri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Kawasaki diseas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prevent the coronary artery damag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generalization.

【Key words】Large dose of gamma globulin; Aspirin; Kawasaki disease; Clinical effect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本病最严重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所引起的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成,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为了减少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损害,有效改善其临床疗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川崎病患儿采用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未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家长因为经济原因或其他原因)两组。其中,实验组50例患儿,男性患儿为32例,女性患儿为18例,平均年龄为(1.50±0.42)岁;对照组50例患儿,男性患儿为35例,女性患儿为15例,平均年龄为(1.72±0.87)岁。所有患儿均符合日本川崎病组织委员会的相关诊断标准。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例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1-2]

1.2.1 实验组

实验组50例患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1 g/kg·d,持续使用2天,或2 g/kg·d,联合使用阿司匹林30~50 mg/kg·d,分三次口服。所有患儿均于病程10天内给予用药,当退热后3天逐步减量,热退2周左右将阿司匹林减为3~5 mg/kg·d,持续口服至血常规、血沉、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后停药。

1.2.2 对照组

对照组50例患儿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总疗程为1~3个月,剂量及减量、停药指征同上。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结 论

川崎病主要以皮肤粘膜病损、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为临床征象,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3]。川崎病多发于婴幼儿,约有20%左右的川崎病患儿诱发冠状动脉损害,从而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导致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迄今为止,川崎病的病因仍未明确,但有部分研究报告中认为,其发病可能同变态反应或病毒感染相关,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改善预后效果而言,至关重要[4-5]。

本组实验研究表明,实验组患儿的热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冠状动脉损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的方案更适合应用于川崎病的临床治疗中,且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患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效果,减少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5.

[2] 廖清奎.临床儿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49-951.

[3] 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1.

[4] 曾宇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早期治疗川崎病28例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5):

1706-1707.

[5] 张福隆,叶作文.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77-78.

猜你喜欢

川崎病阿司匹林临床疗效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川崎病诊治及护理
非典型川崎病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