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猝死谈院前急救体

2015-07-20王宇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措施

王宇辉

【摘要】目的 探究心脏猝死院前急救措施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心脏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了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救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15例在8 min内得到急救,6例急救成功,急救成功率为40.00%;15例在8 min后得到急救,2例急救成功,急救成功率为13.33%;8 min内与8 min后急救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脏猝死患者,采取急救措施,并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另外给予普及心肺复苏术,能够降低猝死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急救成功率。

【关键词】心脏猝死;院前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据相关报道称:在临床中,心脏猝死病症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1]。对于心脏猝死患者,多发于院外,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耳朵院前急救措施,那么将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本组抽取了30例心脏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心脏猝死院前急救措施及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30例心脏猝死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4.8±2.1)岁;患者猝死前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乏力、呼吸困难、头痛以及抽搐等;21例发生于家中,9例发生于其他场所;急救人员收到急救讯号后约3min出发,达到现场时间4~24 min;患者主要包括:心血管、脑血管、内分泌、血液以及呼吸等基础性疾病;8 min内与8 min后急救患者在年龄、症状等方面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到急救讯号后,院前急救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急救,具体措施如下:

(1)及时确认后,急救人员需对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行人工呼吸、人工胸外按压以及疏通气道等;人工呼吸与人工按压需遵循合理科学的比例分配;对患者行不间断的心肺复苏,急救人员达到现场4~12 min内需对患者实施电击除颤,若没有效果,需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电除颤,能量由第一次的200 J增加至300 J与400 J。

(2)在8 min内构建静脉通道,及时使用相关急救药物,包括:胺碘酮、多巴胺、阿托品以及肾上腺素等;其中,肾上腺素与胺碘酮为主要急救药物;肾上腺素可以间隔3~5 min重复一次,中间进行电除颤;取足量胺碘酮,稀释至足量,然后进行静脉注入。急救成功患者,及时转入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并对急救成功患者进行实时记录。

1.3 判定标准

心脏性猝死患者抢救判定标准:①显效:收缩压不小于60 mmHg,瞳孔变小、心音、大动脉搏动、光反应以及自主呼吸基本恢复,皮肤转为红润色[2]。②有效:恢复自主循坏。③无效:心肺复苏大于30 min,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0例患者中,15例在8 min内得到急救,6例急救成功,急救成功率为40.00%;15例在8 min后得到急救,

2例急救成功,急救成功率为13.33%;8 min内与8 min后急救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 论

心脏性猝死是由诸多心脏因素引发的自然死亡[3]。主要特点有三个:其一,死亡时间急骤;其二,死亡难以意料;其三,自然死亡,同时可排除暴力死亡。这几年,由于我国心血管病发生率呈现了逐年增高的趋势,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也有着显著增加。并且,心脏猝死多发于家中,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那么将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

心脏性猝死患者通常伴有心脏结构异常状况,心脏结构发生改变便会导致室性心动速度过快,并且在心脏性猝死中,室性心动速度过快是主要因素之一。由于需要心脏结构异常疾病难以完全治愈,只可在长期时间里依靠改善危险因素对心脏性猝死进行预防,从而导致猝死复苏成功率极低。但是,给予及时的急救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对急救方面的知识进行普及,让全民参与其中,让人们掌握有关急救的操作技能及方法;另一方面,对诱发因素进行有效规避,对于高危疾病患者,例如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心脑血管患者等,在日常生活 中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忌烟忌酒、注意休息、切不可操劳过度。另外,对于基础疾病患者,需要采取合理的基础药物及时进行治疗。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一下几点:首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心脏性猝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均非常低,当务之急是对心肺复苏知识进行推广及普及。其次,相关急救人员,需充分认识到复苏成功的几大关键因素,包括早期进行静脉通路、及时采取心肺复苏措施、技术进行心脏电除颤措施等。再则,如果不是专业人员,在心肺复苏的情况下,无需行脉搏判断,对患者及时进行心脏电除颤措施尤为重要,因此便需要普及与电除颤相关的知识。最后,对于心脏性猝死患者,应及时采取高级生命支持,同时不可对心肺复苏与电除颤的进行产生影响。另外,要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猝死现象的发生。

对于心脏性猝死患者,相关急救人员赶至现场后,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通常心电图检查包括三种图形:其一为心室颤动或扑动,有心室颤动波或者扑动波呈现,比重大概为80%,复苏成功率较高。其二为心室停搏,心电图呈现一条直线,或者只存在心房波。其三为心电与机械分离,心电图虽然呈现较慢且极大的PRS波,但是无法生产显效的心脏机械收缩。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30例患者中,15例在8 min内得到急救,6例急救成功,急救成功率为40.00%;15例在8 min后得到急救,2例急救成功,急救成功率为13.33%;8 min内与8 min后急救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心脏猝死患者,采取急救措施,并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另外给予普及心肺复苏术,能够降低猝死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急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钱丽霞.306例患者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10,20:12-15.

[2] 苏 杰.霍 震.猝死的院前急救现状与疾病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12(18):34-36.

[3] 尚小玲.心血管急症院前急救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09(20):56-58.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
院前急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