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2015-07-19

学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教材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高级中学066500)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孟现里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高级中学066500)

“人文素养”是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即人的内在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观念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性,这种人本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和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识,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通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兴趣,把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在所有的学校学科中,语文学科无疑应该站在排头兵的位置。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这正契合了时代的需要。根据这一精神,新版语文教材加大了人文素养的比重。语文内容将视角广泛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这就是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知识的对象。用一定的手段协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而非让学生作为被授予知识的对象。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自主性学习,增强主动探索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下面我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人文教育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开展人文素养教育首先要注重对教材中人文知识的挖掘与传输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汲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

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并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带领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进而学习和借鉴,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比如教材中的诗、词、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不断积累,学生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

例如,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了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跟随海伦·凯勒进入五彩绚丽的精神世界,感受一个残疾人的精神力量的源泉:珍爱生命、战胜苦难、善待生命……

二、开展人文教育首先要注重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知识和当代民族文化知识的精华,而且还处处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精神。比如,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激励学生不断去发扬光大。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教材中人物形象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形象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实现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的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三、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树立学生的人文观念

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崇高的人文情怀。常言道:最优秀的教师必然是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学会赞美、赏识学生,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不能态度生硬,语气盛气凌人,冷嘲热讽,而要循循善诱,和风细雨地滋润学生的心田,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吃透教材、领悟教材,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向学生传承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要有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要有“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的潇洒自如,要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积极乐观。教师这种言传身教的人文熏陶一定能传递出“爱屋及乌”的效应,将学生带入一种浓厚的人文氛围中,这是语文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魅力。

总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不能人为割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用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

[1]徐世华.语文教师素养的人文阐释,2001(3).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4]刘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4).

[5]刘洋.浅谈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新课程中的存在、价值和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8.

[6]陈立红.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9(7).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