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句训练

2015-07-19

学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词句语言语文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学36230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句训练

郭艺萍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学362300)

词句训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小学生的点滴语文知识主要是从词句中获得的。通过词句训练可以使小学生建立句的概念,了解最简单的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小学语文词句训练语言环境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和文字为基本构成的一门学科,是我们日常应用最多但往往被忽略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学生阅读、表达、写作、理解的基础。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小学阶段是起点,也是语文学习的奠基阶段,所以关注学生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字、词、句构成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也是学好小学语文的关键,它们贯穿了语文教学的始终。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了做好小学词、句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词句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真正获得收获,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应该怎样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句教学训练呢?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充分利用语言环境进行训练

词句的真正含义是受其语言环境影响的,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词句的具体含义,往往是片面和不具体的,所以理解词句要结合它的语言环境。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两句话中都有一个“才”,但是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就能明显地体会到这两个“才”字的不同含义。第一个“才”表明作者当时看到邱少云被烧时作为战友的痛苦和焦急;而第二个“才”表明战斗进行的时间短,说明战士们受到了邱少云精神的鼓舞。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和学生一起分析完这两个“才”在文中的意思后,我及时让学生造句,体会词句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填充式进行词句训练

句中有主干词语、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等,这是对主干词语的说明、限制、修饰和补充,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准确、鲜明。因此,运用填充式训练方法让学生填写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并加以体会,能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我问学生: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满头银发”说明了什么?说明老奶奶年纪很大,老态龙钟;“背靠着一棵洋槐树”说明什么?说明她体力不支,快站不住了,但还要站着,不肯蹲下歇一会儿;“焦急”“耐心”又指什么?“焦急”是指急切盼望见到总理的灵车;“耐心”则表明老奶奶一定要见到总理的灵车。这样简单的语句和词汇很准确地表达了当时老奶奶的心情,即对于周总理的爱戴和深深的怀念之情,学生明白了这些深层次的内涵,读的时候才容易表露出感情来。

三、通过朗读进行词句训练

朗读既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还可以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内容、词句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字词的发音要准确,停顿和断句要符合文章的要求,也就是准确地读出文章要表达的意思。

如老舍先生著名的《草原》这篇文章,在本文中老舍先生结合自己的感受介绍了草原的状况:蓝天、草地及草原上的风土人情。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些关键内容让学生去反复地诵读和体会,这样就会体会到作者对纯朴的蒙古人民的赞扬,也能增强学生在词句方面的积累。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有效训练

语文知识的很多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若是仅仅靠学生读很难体会其中的意境,这就会导致学生在理解和消化这部分知识时出现困难。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来方便学生的学习。如投影演示,或制作多媒体课件来有效地呈现所学的知识。

如《长城》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这段话学生读后很难想出它的样子。这时,我出示挂图,告诉学生垛子、了望口、射口、城台的位置,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去北京游览万里长城。

五、运用句式变化进行词句训练

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如《林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些学生读后不解其意,我引导学生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都要向四面八方望一望。”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之后,我又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两句句式的联系与区别,明白了这两个句式都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反问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更强烈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句与陈述句的改写训练。

六、运用迁移规律,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重视读的训练。熟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点出了读的重要性。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从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与感情;反复诵读,文中词句烂熟于胸,到用时方能信手拈来。读的形式各种各样,如默读、小声读、齐读、分角色读等,特别重要的是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感情、语气都在那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朗读书声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平日教学过程中,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通过回答问题、小声说、同桌说、班内讨论、复述等多种形式说的训练,加强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使其语言规范化、条理化。让文中的词句由书面语言转化为信息符号储存于学生的大脑中,并进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总之,词句训练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1]王晓惠.关于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几点思考[J].快乐阅读,2011(18).

[2]徐晓红.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

[3]李杉玉.谈小学中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3).

[4]高颖.浅谈小学语文习作训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

[5]谢玮.“以学生为本”的小学语文低、中年级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词句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