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要“读”具特色

2015-07-19

学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五彩池水池语文课

(河北省正定县罗家庄小学050800)

语文课要“读”具特色

李 香

(河北省正定县罗家庄小学050800)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美感,因此,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绽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青睐。语文课的确要读占鳌头,读不通何以理解文章?不理解文章何以感受情感?没有情感的推动,何以能写出作文?因此,语文课要“读”具特色。

一、思考读,读通文本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古人这样谆谆教导我们。但是,读而不思那叫死读书。读中要思,思中有读,才能理解文章。

初读课文,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带着思考题再读,一遍遍地读,边读边想,最终完成思考题。在读的过程中还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这样的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百合花开》时,我出示这样的预习题:文中的百合花是一株的花,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只有在充分地读、仔细地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以上的预习题。学生弄懂了这一个问题,也就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示范读,读出榜样

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是在模仿中建立起来的。这时候,教师的朗读就极为重要了。通过教师当场师范读,让学生知道,原来课文读起来还可以这样好听,这样令人感动,从而激发他们读文的兴趣。教师的示范读,其实就是把文本语言内化的过程,是朗读成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学生会在其中受到熏陶。

在学习《秋天的怀念》一课,我听了很多名家的朗读。于永正老师的朗读,声情并茂,令人感动;节目主持人的朗诵,声音浑厚、低沉,很容易把人带入对母亲的怀念之中。我经过多次练习,也读得声情并茂,并且,读得过程中,自己也受到感染,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次的范读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作用,学生在倾听过程中,也泪流满面。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的范读已然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品味读,读出内涵

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有独特的感悟。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例如,在学习《五彩池》时,我采用引读法,与学生一起进一步欣赏五彩池的美。

师:五彩池神奇在数量众多。

那是个晴朗的日子——

生接读: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师:五彩池神奇在光泽奇异。无数的水池——

生接读: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师:五彩池神奇在大小不一,深浅不等。

生接读: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师:五彩池神奇在形状各异。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

生接读: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在师生合作,充满深情的诵读声中,学生进一步理清了课文段落层次结构,体会到了五彩池的多姿多彩、神奇瑰丽,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山河风景秀美可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朗读、背诵的强烈愿望。

四、仿写读,读中激励

一篇好的文章,可供学生仿写的地方很多,教师要明确指出,让学生仿写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读读、想想;最后动笔练习。

例如,我在教《灯祭》时,对于第一段介绍如何制作灯的过程,是一段极好的仿写作品。我趁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过程写清楚的,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手工制作中,哪一件最得意,并写出自己的制作过程。学生有的写的是风车的制作,还有的写的是如何包书皮,更有学生写的是如何制作风筝。学生在仿写中不仅学会了写作方法,更得到了愉悦的精神享受。

五、课外读,读写结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越要多读课外书。”因为每本书都为学生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让学生长见识,开眼界,受熏陶,无意中就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课外阅读,学生往往走马观花,看过就忘。为了增强课外阅读的效果,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做好摘记,摘录好词佳句,写读书心得。这样,课文阅读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为学生学好语文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靠日积月累、勤读、多思、反复实践、不断提高的结果,所以语文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研究课文,按照朗读的要求做好准备。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师生朗读活动,使读、议、点拨、讲析有机结合起来,确实让学生把握好什么是最好的朗读。小学是打基础,培养良好习惯的阶段。教师要在学生掌握了朗读方法,朗读技巧之后,再求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多一些读书声吧!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学生的魅力吧!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五彩池水池语文课
小区的水池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五彩池》说课稿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
找水池
美在美的纯净里
水池里共有几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