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农村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特征及其帮扶对策
——基于三明市泰宁县的调查分析

2015-07-19高凌雁郑逸芳

台湾农业探索 2015年5期
关键词:户主贫困家庭贫困人口

高凌雁,郑逸芳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省农村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特征及其帮扶对策
——基于三明市泰宁县的调查分析

高凌雁1,郑逸芳2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农村女性户主贫困家庭作为贫困群体中的弱者,是迫切需要帮扶的重点对象。该文从女性户主基本特征、地域分布情况、家庭结构及负担、家庭收支情况、致贫归因与帮扶需求这5个方面对三明市泰宁县农村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基于能力贫困理论视角提出4点建议,以期为促进福建省特困妇女扶助事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启示。

农村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精准帮扶;对策

一直以来,“向贫困宣战”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主题。在反贫困进程中,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反贫困成效。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明等问题。[1]因此,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帮扶才是切实提高扶贫效率、赢得反贫困胜利的关键所在。基于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认为以女性户主为主要劳动力的农村贫困家庭更是贫困群体中的弱者,是迫切需要帮扶的重点对象。为此,于2014年3月至8月间,针对三明市泰宁县农村女性户主家庭的贫困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针对农村女性户主家庭的帮扶思路进行探讨,以期裨益于农村贫困妇女的脱贫与发展乃至我国反贫困机制体制的创新。

1 农村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特征考察

调查共发放问卷305份,回收问卷30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01份,有效率为98.7%。问卷从女性户主特征、家庭结构、家庭负担、致贫归因、帮扶需求、分布情况等方面来考察农村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基本特征。

1.1 农村女性户主的基本特征

从表1可见,女性户主以40岁以上、初小文化及以下的一般群众为主。由于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整体偏低,她们可接触或可获得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且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女性户主贫困家庭中有29.2%的女性户主处于离异、再婚、丧偶状态,她们除了要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压力外,还需承受因婚姻变故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其心理压力何其大可想而知。

表1 农村女性户主的基本信息

1.2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分布情况

从户籍来看,女性户主贫困家庭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而且基本上都属于常住人口(表2)。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现存贫困人口的特殊性及帮扶难度大等困境。

1.3 家庭结构及负担

调查发现,女性户主贫困家庭以5人及以上的大家庭为主,其次是3口之家和4口之家,并且多数生养了1~2个孩子,需赡养1~2个老人(表3)。由此,“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压力突出,比如有19.9%的家庭需承担孩子的学费(表4)、有25.3%的家庭需照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表5)。

表2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分布情况

表3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家庭结构

表4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子女学费负担情况

注:第一列中的“指标”指的是家庭子女中需缴纳学费的人数。

此外,有近半的女性户主感觉自身健康状况“较差”甚至“非常差”,一般患有一种或两种疾病(表6、表7)。这极大地削弱了女性户主的劳作创收能力,加之近半数的家庭还有残疾人口(表8),使得本已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更是不堪生活之重负。这也佐证了近年来因病返贫或因病致贫现象一直居高不下。

表5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中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情况

表6 女性户主的健康状况自评

表7 女性户主的患病情况

表8 家庭是否有残疾人

1.4 家庭收支情况

调查发现,虽然有近半的女性户主“有工作”,但以“务农”和“打零工”为主,其收入较低且不稳定(表9、表10)。从家庭整体收入情况看,主要依靠政府补助和自己劳动获得收入,但以2013年的全部现金收入情况看,超过60%的家庭其月收入不足2000元;而从家庭支出情况看,日常花销主要用于家人医疗和偿还家庭债务上(表11~表14)。可见,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医药价格在内的物价上涨、社会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极大加剧了女性户主贫困家庭在经济上的入不敷出局面,依靠政府补助的家庭也暂且只能勉强度日。

表9 女性户主的工作情况

表10 女性户主的工作性质

表11 女性户主工作的月收入情况

表12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表14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主要支出情况

1.5 致贫归因与帮扶需求

从调查结果可知,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主要致贫原因依次是:因病、因残和缺乏劳力(表15)。虽有93.7%的家庭自贫困以来享有相关政策扶持(表16),但主要做法仍是将其纳入低保户,尚无其他更多元的帮扶举措(表17)。对此,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脱困帮扶需求主要依次是:生活资金救助、家庭照料支持、就业帮扶(表18);而就业帮扶方面他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提供就业岗位”和“专业技能培训”两方面(表19)。

表15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

表16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是否享有相关帮扶

表17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所受帮扶情况

表18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脱困帮扶需求

表19 女性户主贫困家庭在就业帮扶方面的需求

2 农村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帮扶策略思考

贫困是一种状态,是指人在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以至于不能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维持个人或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纵观国内的反贫困实践,多数策略仍倾向于从经济(物质)视角来思考和进行“单向度”扶贫,而忽略了对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挖掘,缺少对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系统开发。因此,本文试引入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来对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帮扶策略进行反思和探讨。

与传统的将贫困归咎于低收入的看法不同,阿玛蒂亚·森认为人们贫困的根本在于能力不足,即其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夺,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贫困不仅仅指收入低下,还体现在贫困者获取收入的能力被剥夺或者缺乏平等的竞争机会;第二,能力与收入是具有相关性的,研究发现贫困人口能力的提高会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收入;第三,教育良好、身体健康将直接影响贫困人口的收入情况,有利于提高其脱贫致富的能力;第四,提出用人们能够取得某种基本生活内容和人们能够得到的自由来理解贫困和剥夺[2]。由此不难看出,收入不足、就业能力差、文化水平低下、健康状况不良、缺乏平等或发展的机会、社会保障系统不完善等皆可成为贫困的诱因,因此,单纯增收不一定能改善贫困的状况,而应将着力点更多地放在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上。

如上文所述,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远不如城市完善,仅靠低保政策难以化解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诸多生活压力;加之女性户主自身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健康状况普遍不良,导致其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就业(创业)能力较差、缺乏机会。因此,针对她们的帮扶策略或者说目标瞄准不应只是对其经济物质状况的简单改善,而应着力在对其能力的培养或提升上。而这种能力的大小应能反映一个人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条件下选择何种生活的自由。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方面,政府应将社会保障作为解决女性户主贫困家庭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应将帮扶开发作为帮助女性户主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帮扶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同时也应做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3 农村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帮扶对策

基于上述帮扶策略思路,我们将农村女性户主贫困家庭划分为两大类,即“无能为力型”和“有心无力型”。具体来说,对于因残、因病而致劳力缺失的特困家庭,改变其现有生活状况确实“无能为力”的,只能依靠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力量救济等来缓解其贫困压力;而对于因灾、因学、缺技术、缺资金等致贫的家庭,她们具有强烈的改变现有贫困状态的愿望,只是单靠其现有能力尚难以实现,为此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协助这类家庭走出“有心无力”的困境,加快其脱贫致富。因此,结合调查点的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具体建议,以期作为能力扶贫开发的方向性探讨。

3.1 加强多部门联动,提高农村女性户主的就业能力

妇联、劳动、民政等相关部门应帮助女性户主贫困家庭形成合理获取和调动可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通过就业能力资助以实现解困目的。第一,应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惠农惠女的新政策新举措,引导女性户主牢固树立自强、自信等观念;第二,应广泛动员、组织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女性户主务农技能以及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第三,应充分发挥劳动就业中介机构的作用,为女性户主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信息以及相关政策咨询等服务。

3.2 加大教育扶贫力度,避免陷入“贫困遗传”困境

由于家境贫困的现实压力,加上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女性户主极易急功近利地让孩子早早辍学参加劳动,以增加家庭收入,导致陷入“贫困者的后代依旧贫困”的怪圈。因此,除了现有的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各级学校的各种优惠优待等教育扶持措施外,教育扶贫更要关注贫困家庭孩子就学的生活成本,特别是后义务教育阶段所要支付的花销。这就需要发挥全社会力量、爱心助学,同时也需要各类型社会组织为贫困学子科学合理地设置一些勤工俭(助)学的岗位。如此,既能减轻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也能让女性户主们无后顾之忧地专心工作,从而有力地遏制“贫困遗传”问题的发生。

3.3 深入开展NGO小额信贷工作,为农村女性户主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所谓“NGO小额信贷”是指通过资助给予贫困妇女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帮助其发展具有潜力的经营项目,鼓励其通过辛勤劳动,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信贷方式。NGO小额信贷采取了“小额救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救助模式[3],近年来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得到推行,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广大农村妇女同胞的欢迎。在帮扶女性户主贫困家庭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诸如NGO小额信贷之类的经济援助方式的作用,以期提高贫困妇女及其家庭的收入水平,促进妇女家庭地位的提升,同时引导贫困家庭积极主动地计划生育,从而更好地促进贫困家庭与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4 发挥地方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活动

三明市泰宁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金湖、革命苏区等旅游产业发达,无疑为当地的扶贫济困工作提供了丰富的“造血干细胞”。为此,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大力实施旅游扶贫战略,不仅旅游工程的施工用工可以向当地贫困人口倾斜;同时,景区配套的服务经营等环节也可以向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人口倾斜,使她们能够通过制作当地传统小吃、售卖特色手工艺品等方式实现创收,从而克服“等、靠、要”的消极心理,派生出“有资助、有发展”的良好局面;此外,还可以通过专门培训,将部分贫困人口培养成导游、导购、民俗文化节目表演者等人才,实现帮扶与旅游发展互利的双赢局面,从而促进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1] 顾仲阳. 精准扶贫,不撒胡椒面(政策聚焦·两会时间)[N]. 人民日报,2014-03-12(01).

[2] 阿玛蒂亚·森. 以自由看待发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刘家强,王春蕊. NGO小额信贷对农村计生贫困家庭经济救助效果的实证研究[J]. 人口研究,2009(4):105-112.

龙岩成全国首个村淘全覆盖地级市

龙岩市新罗区政府与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就农村淘宝项目合作签约。

近年来,新罗区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和产业发展商会,涌现出福建淘宝第一村——小池镇培斜村、全市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园——龙岩(西城)电商产业园等一批电子商务领域的典型。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新罗区服务中心和40个村级服务站将在2015年10月底前开业,年底前将完成80个村级服务站的设立,使该区电子商务发展进一步将农村延伸。

据了解,随着新罗和永定两区签约完成,龙岩市所有县(市、区)都接入农村淘宝,成为全国首个农村淘宝全覆盖的地级市。

[摘自:福建农业信息网.(2015-09-15). http://www.fjagri.gov.cn/html/nyxw/xxkd/2015/09/15/150344.html.]

TheCharacteristicsofRuralFemale-headedPoorHouseholdsinFujianandItsSupportCountermeasures——BasedontheInvestigationofTaining,Sanming

GAO Ling-yan, ZHENG Yi-fang

(CollegeofPublicManagement,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

As the weak group among the poor, the rural female-headed poor households are the key objects crying out for assistance. This paper described detailedl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rural female-headed poor households in Taining County from five aspects of basic feature, area distribution, family structure and burden, family income and expenditure, cause for poverty and support requirement. Then,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capability poverty, four proposal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s for the promotion of developing support programs on the women who were extremely in poverty in Fujian.

rural female-headed poor household; accurate support; countermeasure

2015-04-27

高凌雁(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社会管理及妇女问题等. E-mail:345547514@qq.com

郑逸芳(1960-),女,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E-mail:zyf7151@126.com

10.16006/j.cnki.twnt.2015.05.008

F323.8

A

:1637-5617(2015)05-0033-06

猜你喜欢

户主贫困家庭贫困人口
回来(外一首)
三部门: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就业帮扶
隐形贫困人口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城市贫困家庭的孤独感分析
汉唐户主资格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