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修复工程开展现状分析
2015-07-18程皝
程皝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71)
1 引言
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呼吁保护土壤环境,但一直以来没能得到重视[1]。直至近年来在我国土壤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暴露出的土壤污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土壤污染治理这个“新事物”成为在学术圈和环保行业关注的焦点[2]。面对目前迫切的污染土壤修复需求,我国的土壤修复工作进展却显滞后。不仅体现在修复技术方法层面,也体现在政策法规的缺失。相比水污染治理和大气污染治理,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认识较晚,各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各类数据库中检索与有关土壤的关键词,都能找到大量与土壤修复相关的专业文献。其中最多的是从技术角度分析国内外的土壤修复发展现状与展望[3];也有从政策法规以及管理上分析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缺失与不足[4];还有学者从文献检索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土壤修复的热点问题。土壤修复工程在我国的实施与发展也就在近十年里。本文以收集到的近十年里(2005~2014)在我国开展的一些主要土壤修复工程项目为出发点,从污染场地类型与污染物种类、工程的地域分布、修复方法以及行业市场等几个角度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2 我国污染场地类型及污染物种类
图1是对我国近十年的土壤修复工程中污染物种类的比例分布。从图中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土壤修复工程针对的污染物类型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其中,对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开展的土壤修复工程分别占到39%和35%,而有机物和重金属同时存在的复合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占到了26%。尽管这只是从近年来的工程项目情况做出的统计,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我国土壤污染的种类,即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二者同时存在的复合污染的比例接近30%,说明我国土壤污染情况十分复杂。同一场地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多种污染物时,使得修复工程难度曾大、费用高,这是我国土壤修复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图1 近十年我国土壤修复工程中土壤污染种类
这些土壤修复工程都是针对工业废弃地和油田,涵盖了化工、石化、电力、焦化、制药、电镀,以及钢铁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其中化工、石化、电力、焦化、制药等行业的废弃地污染物类型主要是有机以及有机和重金属同时存在的复合污染;而电镀、钢铁、有色金属行业的土壤污染类型则是重金属污染。从这些修复工程项目中反映出的污染物种类分布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所反映的情况一直。此外,该报告还指出,在我国除了工业废弃地和油田,正在运营的工业园区、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污水灌溉区、干线公路两侧以及耕地等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区域也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除了开展调查和修复处理,禁止人为排污更是防治土壤环境恶化的首要之举。
3 土壤修复工程的地域分布
我国的土壤修复工程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修复工程数量明显多于北方地区。这种现象说明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修复开展得相对成熟,地方政府对土壤污染治理也更加重视。但就这点而言,并不能得出我国南方地区土壤污染比北方严重的结论。因为除了受污染土壤范围,人口因素和用地需求也是影响土壤修复工作的重要原因。我国南方人口密度大于北方,人均土地占有面积较小,对土地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也是造成南方地区的土壤修复活动更为频繁的重要原因。
图2 我国各地区土壤修复工程数量比例
江浙一带的土壤修复工程集中在化工企业废弃地,主要针对有污染物。江浙区域工业基础雄厚,特别是化工和制造业已经到相当大的规模。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工业集成式飞速发展后,需要面对经济转型时,大面积被污染的工业废弃地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形势下,江浙两省积极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工作。这两省不仅是我国开展土壤修复最早的地方,而且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为我国目前土壤治理开展最好最成熟的区域,一批专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环保公司成为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里的龙头企业。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两省。这两省是我国矿业大省,矿石的采选及冶炼活动在其境内有很长的历史。矿产的开采及加工过程产生大量的烟气、废水、废渣,加之这一带区域雨水丰富,污染物最终都汇集至土壤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长久以来,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湖南镉大米事件的爆出,人们才意识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非常严重。相比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难度更大。面对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这些地区也作出了积极回应。例如湖南省在2013年发行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是国内首个发行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的省份。截至2014年2月,已成功发行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67亿元,有效弥补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资金缺口[5]。湖南省的这种模式有效缓解了土壤修复的资金压力,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4 修复方法
表1对近十年里这些土壤修复工作使用到的技术方法做出统计。纵观我国近些年的土壤修复工程,还是以物化法为主,生物处理技术的使用比例只占到4.4%,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将污染土壤当做传统的固废进行处理。而在欧洲的土壤修复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比例已经占到35%[6]。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可总结为三个。首先是我国的土壤修复的技术水平和工程经验都很有限,与此同时国外先进技术还没有打开国内市场。尽管我国各类实验室报道出的土壤修复技术近百种,但这其中经得起推敲并能满足工程应用的却寥寥无几[7]。其二是我国的城镇化速度较快,对土地资源依赖重、需求大,很多修复工程需要在短期内完成,而污染场地的修复周期与修复难度和工程费用通常是相互制约的。仅这一条,就限制了很多原位处理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要解决这个矛盾,首先应该做到合理有序地规划,应尽量避免将工业废气场地作为居住用地使用;其次对于废弃的工业场地,应该立即开展系统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对于明确受到污染的或认为有潜在危害的场地,不论是规划为非工业用地或是继续作为工业用地使用,都必须立即修复,做到“谁使用谁修复”、“土地使用完必须回复原样”。这样一来就为土壤修复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不仅能有效降低土壤污染治理的难度与处理费用,对于先进土壤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大有裨益。第三是经济利益关系,我国的土壤修复工程投资都很高,少则几千万,多则好几亿,而这其中挖土方的费用占到了总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对于追求经济利益的乙方,当然更愿意选择技术简单、工期短且投资额大的方案。
表1 土壤修复技术统计
在这些方法中使用最频繁的是固化/稳定化和水泥窑协同处理,这是因为当处理重金属污染的场地时,几乎全都采用了这两者其一。显而易见,该两种方法并没有将重金属转移出土壤,只是改变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并降低其迁移能力。这两种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并非一劳永逸,处理后土壤的长期稳定性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目前缺乏研究,而且经修复后的土壤不能恢复土壤的原始性质[8]。这样看来,使用“修复”这个词确有些牵强,很多学者也对这样的修复方法持怀疑态度。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性并兼顾到处理难度和费用的话,这种选择实属无奈之举。
在这些工程项目中,多种处理方法联用的修复工程占到44.2%,反映出我国土壤污染的复杂性,大量场地同时存在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对土壤环境保护的不重视以及长期的无序使用土地资源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技术手段中还没有哪一种能同时对这两类污染物都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这也解释了我国土壤修复工程难度大、周期长、处理费用不菲的原因。
5 土壤修复行业的市场现状
从国内目前的土壤修复市场现状来看,不论是工程数量上还是合同金额上,都是被几家大型传统企业垄断,如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与此同时,近些年也涌现出不少专注于某些专项技术的特色企业不断涌入该市场。尽管这些后来者中步伐较快的也就只承接到了1、2个土壤工程项目,短期类也无法撼动传统巨头的垄断地位。但是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无疑会增加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竞争,对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出于我国国情以及种种原因,外资环保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单独承担过我国土壤修复工程,但中外合资企业在我国承接土壤修复工程已有报道,例如苏州同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日合资)就在苏州当地开展了土壤修复工作。另外,外资企业也已经在国内开展场地调查评估的工作。相信这种合作模式在未来会快速发展。
目前在我国开展土壤修复工程所需的资质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而在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治理行业,都有专门的专项治理资质和运营资质。相比前两者,土壤修复的准入门槛较低,缺少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行业资质,导致该市场混乱,参与者鱼龙混杂。虽然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修复技术,如换土/客土、水泥窑共处理、填埋等,一般的市政施工单位也能够胜任,但我国的土壤修复绝不应该停留在这种技术层面上。而在场地调查评估方面,更是没有准入条件,地勘、环评、环保公司等都有参与其中,而且弄虚作假、少报瞒报等现象在我国的场地调查评估工作中并不少见,这种无序性和不严肃性需要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对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却发展迅猛。相比前两者,土壤修复不论是技术成熟度还是市场的监督管理都还略显不足,需要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法规,出台针对土壤修复的专项资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尽快规范混乱的市场局面。
6 结论
总结我国土壤修复工程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技术不够先进,工程经验不足;②土壤污染情况复杂,土壤修复难度大、工程费用高;③从业者数目众多,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④市场准入门槛低,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针对大型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多样性和集成性设计,开发绿色经济的原位生物处理技术,是今后我国土壤修复从业者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还需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智慧。关注工业废弃地的污染土壤修复的同时,还应考虑其他类型的土壤污染。预防土壤污染工作于污染土壤的修复同样重要。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准入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土壤修复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应由造成污染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同时,应该做好土地规划工作,合理有序地利用土地资源。不论是技术实力还是管理水平,我国的土壤修复技术距离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将劣势化为后发优势,积极吸收转化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展示范工程,这也需要地方政府和国家投入更大决心。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的时期,科研单位和环保企业有必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从制度和物质上鼓励员工从事科研,重视土壤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
本文仅针对所收集到的近十年里的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情况展开就事论事的分析。由于信息渠道来源限制以及一些所谓的商业机密,这里收集到的资料并不全面。在此也呼吁,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能够更大程度上公开项目信息,使得竞争更加客观公平,也有利于提高该行业的整体综合实力。
[1]陈怀满.防治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环境刻不容缓[J].农业科技要闻,1989,583.
[2]周宜开.土壤污染防治刻不容缓[J].环境保护,2012(7):26~27.
[3]杨 勇,何艳明,栾 景,等.国际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综合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0):92~98.
[4]张百灵.中美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9~84.
[5]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重金属防治与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我国重金属防治与土壤修复行业2013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14(7)7:4~8.
[6]薛祖源.国内土壤污染现状、特点和一些修复浅见[J].现代化工,2014,34(10):1~6.
[7]张 文.土壤修复行业现状浅析及修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J].绿色科技,2014(1):18~20.
[8]王向健,郑玉峰,赫冬青.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现状与展望[J].环境保护科学,2004,122(3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