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畜禽规模养殖现状调查与生态养殖探讨
2015-07-18黄忠学
黄忠学
(江苏省沛县环境保护局,江苏 沛县221600)
1 引言
根据《全县畜禽规模养殖、骨干河道污染情况调查摸底实施方案》及《沛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沛政发[2011]130号)文件,在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农委、水利局、环保局、住建局、城管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县范围内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沛县畜禽规模化养殖对环境的影响,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2 畜禽规模养殖情况调查分析
2.1 规模养殖场调查分析
全县共调查规模化养殖场929家,计划调查243家,超出计划调查686家。其中正在养殖的841家,停止养殖的88家,分布在禁养区养殖场624家,所占比例比较大。养殖场家数居前三位的分别为鹿楼镇、安国镇、开发区。详见表1。
表1 各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情况统计
2.2 规模化养殖场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全县841家养殖场总计拥有耕地面积5 414.2亩,从业人员1 794人,年末总产原值104 805.1万元,年末利润12 204.18万元,固定资产35 713.2万元。其中朱寨镇占用耕地面积、年末产值最大;鹿楼镇从事养殖人员最多,张寨镇年末利润最大,龙固镇固定资产原值最高。详见表2。
2.3 规模化养殖场养殖情况调查分析
全县从事规模化养殖的841家中,养殖生猪56 211头,共279家;养殖蛋鸡156.7万只,共129家;养羊3 448只,共22家;养殖肉鸡241.7万只,共64家;养鸭305.13万只,共325家;养牛1 279头,共11家;养鹅3.69万只,共8家。其中猪养殖量最大的为张寨镇,蛋鸡养殖量最大的为安国镇,肉鸡养殖量最大的为张寨镇,养羊量最大的为敬安镇,鸭养殖量最大的为鹿楼镇,牛养殖量最大的为魏庙镇,鹅养殖量最大的为大屯镇。详见表3。
表2 各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基本情况统计
表3 各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情况统计
2.4 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状况调查分析
全县841家规模化养殖场,粪便排泄总量为86 977.61t,干清粪418家,湿清粪423家,污水产生总量28 376.96t,粪尿使用总量90 750.7t,粪尿还田量88 037.6t,干湿分离家数298家。其中污水产生量最大的为鹿楼镇,粪尿排泄量最大的为安国镇。详见表4。
2.5 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情况调查分析
全县畜禽养殖场基本无污染处理设施,为直接外售或通过化粪池进行处理,未进行统计;废水处理设施共计5套,其他资料调查不详不能统计,主要分布在龙固镇、杨屯镇、大屯镇及魏庙镇。详见表5。
3 粗放式的养殖环境问题
(1)养殖业特点为占用土地较大,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粪便、尿液和养殖废水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环境污染矛盾突出。
(2)粗放式的养殖,未进行合理的规划,随意建设,分布在村庄、河流等环境敏感区附近,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场数量的扩大,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养殖污染怨声载道,信访量迅速攀升,严重干扰群众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社会矛盾突出。
表4 各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污状况统计
表5 各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状况统计表
(3)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分布在禁养区和限养区养殖场数量达80%以上,而且养殖分布过分分散,造成各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4)大多数的养殖场养殖科技含量低,养殖户缺乏环境环境意识,基本无污染防治设施,产生的养殖废水等直接排放,全县每年所排放的化学需氧量达10 000t。
4 发展生态养殖解决区域环境污染的途径
(1)加强政府对生态养殖的引导和推动。由于生态养殖属公益性产业,为此,政府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以“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为契机,大力宣传生态农业,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增加投入,加强水土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沛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严禁排污项目在农田区上马;将生态养殖建设列入县对镇科学发展观考核,并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奖惩的一项内容。
(2)从“源头”着手,遏制养殖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对分布在禁养区内应当改造、搬迁、关闭或取缔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依法按期进行改造、搬迁、关闭或取缔。对于限养区和适养区内,要求进行整改达标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指导监督和帮助,并推广先进的生态养殖技术。
(3)规范养殖、治理养殖、生态养殖。一是河道有排污口养殖场必须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通过处理监测达标后排放。二是种鸭养殖场(户)由于粪污水排放量大,全部种鸭养殖采取旱养模式,并配备了沉淀池和环保污水处理设施后方可养殖。三是生猪养殖场(户)由于粪污水排放量较大,全部生猪养殖采取粪污干湿分离模式,并配备有三级沉淀池和堆粪场或沼气池后方可养殖。四是肉禽养殖场(户)全部采取旱养和粪污干湿分离模式,建堆粪场后方可养殖。五是蛋禽养殖场(户)全部采取旱养和粪污干湿分离模式,建堆粪场后方可养殖。六是牛羊规模养殖场(户)全部采取粪污干湿分离模式,建堆粪场后方可养殖。
(4)污染集中控制,实现环境治理效益最大化。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全部搬迁或拆除,由各镇统一划定养殖区域,对养殖排放的废水及固废进行统一收集处理。①肉禽养殖场(户):由于肉禽养殖一般不向河沟排放污水,污水大多在圈舍内消耗掉了,粪便处理属于干清粪,建议建设与其相适应的粪便堆放场所,堆放处必须做到防雨、防溢、防漏,并定期清运。②种蛋禽、肉牛、生猪规模养殖场(户):由于粪污水排放量较大,建设与其相适应的粪便堆放场所,建设分级沉淀池(建污水、尿液贮存池 建设能容纳2个月以上的污水、尿液产生量的池子)、沼气池等,粪污采取干湿分离模式(其中种禽、蛋禽可以旱养)。③积极协调有机肥厂与养殖场(户)签订粪便购销协议,也可以减少粪便污染排放。
(5)激励措施。一是政府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装备研发提供支持。二是采取多种措施扶持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政府采取示范奖励等措施,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改造;将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明确建设和改造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可以申请环境保护等相关资金支持。三是对制取沼气、天然气、发电、生产经营和购买使用有机肥产品等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给予相关税收、资金、运力、价格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四是鼓励和支持对染疫畜禽、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畜禽尸体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处理费用、养殖损失给予适当补助。五是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达标排放后自愿签订进一步减排协议的,给予奖励,并优先列入政府安排的环境保护和畜禽养殖发展相关资金扶持范围。六是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之外的养殖户自愿建设配套设施,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也可以享受有关激励扶持政策。
[1]廖卫东,王万山.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117~118.
[2]刘晓静.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情,2013(4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