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5年08(上)评选结果
2015-07-18
“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5年08(上)评选结果
为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推动文艺理论研究﹑促进文艺事业发展,在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领导下,在武汉华中师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华师科技园杯”论文评选活动于2015年5月正式启动!
本论文评选活动由评委会的专家学者及戏剧之家杂志社的审稿编辑通过层层筛选,从《戏剧之家》每期刊发的论文中进行评选,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点评,并对获奖论文给予表彰奖励!
以下公布2015年08(上)的获奖论文名单,并由衷地对获奖的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奖 项 获奖论文 作 者 单 位特等奖 后现代色彩笼罩下的“消逝岁月” 朱 萍 中国传媒大学(奖励1000元) ——兼谈《花样年华》对电影语言的创新 一等奖 以原创剧目为载体,创新高职影视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周 曙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奖励500元) 古意中的科学——浅析张大千绘画与摄影 王 平 内江师范学院二等奖 舒其灵内江市市中区外事侨务旅游局(奖励300元)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论金铁霖教授的声乐教学艺术 何鹏飞 中国音乐学院从个人本戏看程砚秋的戏剧观 万山红 四川传媒学院朱荣清 从豫剧与黄梅戏的比较看地方戏的发展趋势 杨春艳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世说·贤媛》与《列女传》女性形象的差异及其成因 胡乃文 中国传媒大学三等奖 从家庭伦理剧剖析“孝悌”伦理的现代博弈与重构价值 张 霞 信阳师范学院(奖励200元) 浅谈石挥表演“由根起”的理论与实践 朱超亚 南昌大学——以石挥扮演慕容天锡和僧格林沁为例 商业语境下的个人化表达 徐沛泽 武汉大学——谈电影《让子弹飞》对《夜谭十记》的改编 叶梅小说《妹娃要过河》的仪式文化内涵分析 谭金柳 湖北民族学院传播方式对唐宋词的影响 唐兰妹 湖北民族学院李渊屯抬阁与背装对比研究 姬彬霞 河南省卫辉市群众艺术馆来凤儿歌的现状及活态传承 杨红娣 湖北民族学院戏剧中男权逻辑的接受美学分析 段奕辰 四川师范大学——以《琵琶记》《奥德修纪》为例 鼓励奖21世纪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出版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陈 丞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颁发荣誉证书) 浅谈电影《花样年华》与《外出》的艺术相似性与差异性 裴峻可 四川师范大学关于徐静蕾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 周淑雅 云南艺术学院浅议音乐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及途径 陈萱轩 重庆大学反叛与自由——三位离家出走的女性形象试析 崔 静 长沙理工大学试析荒诞派戏剧《房间》的语言艺术 徐洁艳 四川师范大学探寻活态文化语境下的“剪花娘子”现象 肖友兴 大理大学
专家点评(合议):
特等奖:《后现代色彩笼罩下的“消逝岁月”——兼谈〈花样年华〉对电影语言的创新》
朱萍(中国传媒大学)
“对倒”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创作手法。无论是在刘以鬯的小说《对倒》中,还是在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中,这一创作手法的运用都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触动与回味。本文从空间结构对倒﹑人物造型对倒﹑对白对倒﹑剧情设计对倒﹑人物及其身份对倒和主题寓意上的对倒等方面,条分缕析地对电影《花样年华》进行了深度解读。
通过对一个又一个细节的耐心梳理,作者将电影《花样年华》的创作脉络完整地进行了展现。如果没有对影片的反复观看与思考,如果没有对电影创作手法的充分理解,如果没有对学术研究的虔诚用心,是无法写出如此细致﹑扎实﹑深入的论文的。作者对于电影艺术的热爱,亦可见于字里行间。
本文在对电影的内在脉络进行梳理时,层次分明﹑思路严整,体现出了冷静克制的客观态度;而在对电影中的具体细节进行列举叙述时,遣词造句又极富韵味,很好地保留了电影原有的氛围与格调。由此可见,在作者身上,冷静客观的逻辑思考能力与敏锐细腻的艺术触觉并存,而且转换自如,毫无凝滞之感。
一部优秀的影片,往往给观众留下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对于《花样年华》的解读,同样也是开放性的。每一次的解读,在更为接近影片精神内核的同时,也在对影片本身的内涵进行着不断的丰富。本文针对《花样年华》的艺术风格,提炼出影片在“取消中心制﹑后现代拼贴﹑时空重构﹑消费文化烙印﹑角色的后现代气质”等方面的特点,并在分析叙述的过程中,穿插了作者对于时代﹑人生﹑命运的深度思考,让读者在把握影片的艺术特征之余,更多了一份思考与回味,极大地丰富了读者对影片的认识,值得再三品读。
一等奖:《以原创剧目为载体,创新高职影视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周曙(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舞台实践,既是考察表演人才的试金石,也为表演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最好的土壤。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了“学﹑练﹑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排练与演出排练完美结合,有效提升了表演人才的质量;更使原创教学剧目变成了文化产品,具有了教学与服务社会的双重价值。
本文以原创话剧《人啊!人……》为例,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过程﹑创新亮点﹑实践意义,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与总结。本文作者作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动者与参与者之一,不仅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其成效与意义,更能够着眼于细节,结合自身的真切体会,详尽描述其具体运作方法与过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为相关院校的教学探索和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成功案例,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等奖:《古意中的科学——浅析张大千绘画与摄影》
王平(内江师范学院)﹑舒其灵(内江市市中区外事侨务旅游局)
绘画与摄影同属视觉艺术的范畴,不少绘画大家均曾以摄影辅助绘画,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有待后人潜心揣摩钻研。张大千先生在中国画坛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其绘画同样受到摄影艺术的深远影响。
本文通过搜集张大千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从中精心挑选出最能说明其绘画与摄影关系的作品,以专业的视角,对不同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资料详实﹑分析深入,可见作者治学之用心。此外,文章还通过张大千先生与著名篆刻家陈巨来﹑著名作家台静农﹑著名摄影家郎静山的交往,生动地介绍了张大千先生的创作主张,并融入对具体绘画﹑摄影作品的解读,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张大千先生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界的艺术研究。
二等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论金铁霖教授的声乐教学艺术》
何鹏飞(中国音乐学院)
金铁霖教授是中国乐坛当之无愧的泰斗级人物,他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音乐人才,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在论述金铁霖教授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声乐教学原则时,并没有停留在枯燥的理论解说上,而是搜集了大量生动的例子,通过描述金铁霖教授辅导李谷一﹑韦唯等著名歌唱家的教学实践,对这一教学原则进行了充分的阐发。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金教授的“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标准,以及“反向提法”等教学理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整理了大量金铁霖教授本人关于声乐教学理念的口述资料,为中国民族声乐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有助于推动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
二等奖:《从个人本戏看程砚秋的戏剧观》
万山红、朱荣清(四川传媒学院)
程砚秋先生对于所演剧目的社会意义及教化功能的强调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也使得他的个人本戏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个人色彩。本文分三个阶段,对程砚秋先生的个人本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对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剧目作了较为精辟的解读,有助于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程砚秋先生的戏剧观。同时,文章也在某种程度上探讨了这些创作剧目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主要社会思潮,使读者在欣赏程派剧目时,能够获得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特别说明:
评奖细则请见杂志封三《关于“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