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D279)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2015-07-18向少华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舒伯特二度大调

向少华

(凯里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舒伯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D279)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向少华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C大调钢琴奏鸣曲》(D279)创作于1815年,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早期作品。本文拟从曲式结构、音乐分析、创作特点三方面对第一乐章进行分析,探究该乐章的创作手法。

舒伯特;曲式结构;音乐分析;创作特点

《C大调钢琴奏鸣曲》(D279)创作于1815年11月,作品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C大调,第二乐章F大调,第三乐章a小调。本文主要从曲式结构﹑音乐分析﹑创作特点三方面对第一乐章进行分析。

一、曲式结构

曲式一级曲二级曲 材料 小节数 主要调性名称式结构式结构 标记‖:主部 a 34 C:呈示 连接部   10 B:G: 部:‖ 副部 b 20 G:结束部   23 g:G:引入   3 D:奏鸣展开部 展开    23 b:a:g:f:等曲式 属准备   5 F:主部  a′ 36 F:再现部连接部   10 E:C:副部  b′ 20 C:结束部   23 C:尾声   7 C:

二、音乐发展

全曲为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形式简洁明晰,但舒伯特在结构处理上大胆创新的特点也体现在该乐章的创作中。乐曲4/4拍,速度为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主调C大调,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

呈示部分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四个部分。

主部(1-34),C大调,前短后长非对称性平行乐段结构,分别为12﹑22小节,在C大调的完全终止后补充2小节结束,为收拢性结构。由2个动机组成,动机Ⅰ是二分音符加两拍附点节奏构成的下行级进二度叹息音调,在第1小节左手声部以f的力度奏出。动机Ⅱ是第2小节三度加四度音程构成的向上跳进的三音组。

第一乐句(a)以1﹑2小节上下两声部八度重复为原型,向上二度模进1次,分裂模进2次,将材料发展成6小节,随后四音组的断音以fz的力度向上模进四次。9-12小节引入属持续音,和声上使用同主音c小调Ⅰ级三和弦交替。同时,11小节引入三连音下行分解和弦节奏型。第二乐句(a’)是第一乐句(a)的高八度重复平行关系。左手引入四音组断音形式,在22小节处截取动机Ⅰ和三连音节奏型发展了3小节,调性转入E大调,在22-26小节加入主持续音稳定新调。27小节处通过bⅡ拿波里和弦将调性转入g小调,28﹑29小节向上二度模进2次,转入bB大调﹑C大调。

连接部(35-44),开始处c-e三度音调是根据动机Ⅱ发展而来,随后加入二度上行级进音调。接下来8小节是动机Ⅰ的变化形式,将二分音符延长至三拍,二拍附点节奏型压缩为一拍附点节奏型,调性在37小节转入B大调,并在37-41小节加入主持续音巩固调性。43小节调性转入G大调,为副部的进入在调性﹑织体上做好准备。

副部(45-64),G大调,旋律流畅优美,具有歌唱性,与主部跳跃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二者之间仍有内在的联系。副部第1小节旋律的二度下行音调来自动机Ⅰ,第二小节的上行e2-a2四度跳进来自动机Ⅱ的四度音程关系。副部规模较主部稍小,属于平行关系的非对称乐段结构。第1乐句4小节,低音声部加入主持续音,结束在属和弦上形成半终止。第2乐句16小节,内部进行了扩充,55小节处将副部主题旋律移至低声部,并做三度模进处理,56小节将四度音程扩大为六度,60小节截取六度音程关系向下二度模进1次,61﹑62小节扩大至八度音程向下模进2次,64小节完满终止(K46-D7-T),与结束部叠入1小节。

结束部(64-86),以P的力度进入,G大调,引入新材料。分为两部分,平行重复关系,第一部分7小节,右手为音阶流动的音符,左右为半分解和弦形式。第二部分通过和声上K46与重导增六和弦﹑下属方向重属七和弦交替进行扩充至16小节。66﹑71﹑73﹑77小节分别转入g小调﹑G大调﹑g小调﹑G大调,通过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获得色彩的对比。

展开部(87-117),分为引入﹑展开﹑属准备三个阶段。

引入阶段(87-89),结束部材料,加入动机Ⅰ右手二分音符颤音音型,调性游离在D大调上。展开阶段(90-113),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14小节以动机Ⅰ下行叹息音调为原型模进发展9次,加入主部三连音节奏型,并以半音阶的线条出现在上方声部。和声使用以主﹑属和弦为主,巩固调性。第二部分9小节材料来自连接部与动机Ⅱ,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三连音的分解和弦,材料上以2小节为单位依次向下三度﹑三度﹑三度﹑二度四次模进转调,调性依次为F大调(104)-d小调(106)-b小调(108)-bA大调(110)-f小调(112)。属准备阶段(114-118),f小调,低声部为“1”音的属持续音,材料来自连接部,118小节右手声部连续下行的音阶线条,引导旋律逐渐向主部主题的“f”音过渡,为主部主题的出现做准备。

再现部(118-211),完整保留了呈示部中四个部分,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部(118-153),主题材料基本没有变化。第一乐句少1小节,第二乐句多3小节。调性转至F大调,没有进入主调C大调。连接部156小节转入E大调,162小节转入C大调。副部,C大调,结构无变化。结束部引入C大调与c小调交替,205小节与尾声叠入1小节。尾声7小节。

三、创作特点

(一)再现部主部非主调再现。调性转至下属调F大调上,副部回归至C大调,打破了奏鸣曲式主部在主调上再现的原则。呈示部中主部﹑副部表现为C大调﹑-G大调五度转调关系,再现部中主部﹑副部表现为F大调-﹑C大调五度转调关系,体现了舒伯特在调性安排上的巧妙。

(二)调性布局上呈示部中C大调与E大调的三度调关系﹑C大调与G大调的五度调关系﹑G大调与g小调的同主音调关系,展开部中#c小调﹑b小调﹑a小调﹑g小调﹑f小调﹑be小调﹑bD大调二度调关系,体现了舒伯特在调性布局上的成熟,包含了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调性布局特点。

四、结语

《C大调钢琴奏鸣曲》(D279)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创作早期的作品,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通过对第一乐章的分析,可以看到舒伯特在其钢琴奏鸣曲创作早期,借鉴了艺术歌曲旋律创作的经验,他将旋律的优美﹑朴实发挥到了极致。在继承古典主义音乐的同时创造出了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1]麦克斯·鲍威尔校订.舒伯特钢琴奏鸣曲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2]颜咏.简析舒伯特《E大调钢琴奏鸣曲》(D157)第一乐章[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01).作者简介:

向少华(1985-),男,湖南怀化人,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作品分析、基本乐理教学与研究。基金项目:2013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研究”(项目编号:13ZC116);2014年度凯里学院校级重点(扶持)学科“音乐与舞蹈学”(项目编号:KZD2014010)。

J605

A

1007-0125(2015)08-0063-02

猜你喜欢

舒伯特二度大调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G大调随想曲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图说·“梅”开二度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
智慧改写,让佳作“二度开花”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