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晋剧打击乐的核心材料与梆子系统各剧种的打击乐
2015-07-18殷永刚
殷永刚
(河北省张家口市口梆子剧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试论晋剧打击乐的核心材料与梆子系统各剧种的打击乐
殷永刚
(河北省张家口市口梆子剧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晋剧的锣鼓经中的本质为晋剧打击乐中的核心材料,其通过各种延展、不同的演奏手法等,演奏出了精彩丰富的晋剧锣鼓经。晋剧打击乐中的结构形态为眼起板落,这种结构形态成为梆子剧的打击乐中的特色之一,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晋剧打击乐;核心材料;梆子系统
晋剧打击乐作为一个特殊的乐种,又被人称之为晋剧武场,晋剧打击乐对晋剧艺术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戏曲中,晋剧打击乐是最富有特色的打击乐之一。
一、晋剧打击乐的核心材料
通过研究对比,晋剧打击乐的核心材料为:才/仓/。根据这个核心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①铙钹是晋剧打击乐中的起奏乐器,在整个晋剧打击乐中具有引领的作用,大部分的锣鼓经均由铙钹带出;②眼起板落的节拍规律也适用于该打击乐,晋剧中的大鼓是板的象征性乐器,落于板上,铙钹落于眼上,被看作眼的象征性乐器。当铙钹和大锣一起进行演奏时,基本上是铙钹起奏,因此,在晋剧打击乐中,我们认为锣鼓具有经眼起奏的作用。板落通常为锣鼓经通过马锣收尾。相关研究定义“板”与“眼”为一种强与弱的对比,但是不代表完全意义上的强与弱。在眼起奏时,铙钹的强度比板上的强度大,因此,我们认为铙钹并不能完全被定义为弱奏概念。之所以称之为核心材料,是因为它是晋剧锣鼓经中的核心,是本质。那么这个核心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概括如下。
(一)铙钹的延展。铙钹延展是指铙钹在眼上形成的各种变化和发展,通过延展的作用,将一拍子的“才”发展成多节奏﹑多形态的“才”,并使其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展和延伸。这种延展主要被借鉴于“平板”“夹板”的七锤子中,举例如下:
例1平板苦相思七锤子
(二)大锣的延展。马锣延展是指马锣在板中的变化和发展。具体指在眼上铙钹的各种材料保持不变,在板上的大锣产生变化,该方法来源于晋剧的锣经“小站”。
(三)铙钹和大锣的各自延展。铙钹和大锣的各自延展是指在眼上的铙钹和在板上的大锣均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很多的锣鼓经。
(四)变化重复。当把核心的材料进行重复时,也可以产生晋剧锣经。这种变化可以分为铙钹变化和大锣变化。
(五)反拍。核心材料代表的是眼上到板上的一种运行的规律,有人称之为一种反拍的规律,当这种反拍不能表达其意时,会采用从板到眼的手法,有人称这种手法为反拍校正。反拍和反拍校正的顺序多为反拍锣经在前,校正在后,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具体如下:
例2帽子头
这种反拍校正是将原本的眼起板落转化为板起眼落,在晋剧的锣鼓经中采取大锣收尾,因此,大锣代表本段的锣经即将结束。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情况。在帽子头中,锣经呈开放式,以铙钹收尾,引出后面演员诵念的“对子”。在帽子头中“仓才仓0”是本段锣经的收尾,听到这里才会有完整感。以上这五种手法均为晋剧打击乐中的主要手法,在实际演奏中多由几种手法共同打造。
二、蒲剧
蒲剧是晋剧的前身,由此猜测,蒲剧也具有眼起板落的特征。小锣是铙钹的一种附属乐器,相比较可发现,小锣同样也具有眼起板落的规律。
结合上述例子,可见蒲剧和同州梆子均为眼起板落的锣鼓经。与同州梆子比较,河北梆子和豫剧中的打击乐仅有少部分为眼起板落的锣鼓经,为什么与同州梆子的打击乐有不同?有的人认为是两种剧种被京锣化﹑京剧化得太明显。本次笔者从打击乐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了晋剧打击乐的核心材料的特点以及梆子系统各剧种的打击乐结构形式等,为戏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三、结语
晋剧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晋剧具有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等特点。晋剧打击乐是一种以复杂﹑多变的节奏以及各种乐器组合所产生的感染力强的音响,不同的结合力度和速度处理并配合演员动作﹑唱腔等,充分地刻划了剧中人物性格。一般情况下,打击乐的锣鼓点约有四﹑五十种。如“五锤子”“小战”“披头”“帽子头”等,在使用时,均可根据剧情发展进行选择。打击乐的锣鼓点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晋剧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1]宋立功.晋剧打击乐的核心材料与梆子系统各剧种的打击乐[J].戏曲艺术,2013(05).
[2]陈甜.梆子腔音乐研究概述[J].中华戏曲,2013(07).
J80
A
1007-0125(2015)08-00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