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回复是一种美德

2015-07-17

TopGear汽车测试报告 2015年4期
关键词:发邮件带我去美德

有一次我问Jenny:“你能帮我做UI设计吗?”

Jenny是英国人,杂志美编,她说她对网络世界完全不熟悉。我就告诉她,其实很简单的,你只要吧啦、吧啦、吧啦……

我在聊天框里说完,等了很久,结果连一句回复都没等到。

又有一次我到了纽约,John兴高采烈地说一会儿可以带我去这儿,带我去那儿,我说好啊,咱们明天下午可以吗?又是等了很久,等到后天下午我离开纽约的时候,他也连一句回复都没有。John是Jenny的好朋友。

还记得有一次和一个做PR的女孩说:“收到你们公司寄出的小礼物,喜欢得不得了,谢谢啊!”

我想这么说,她当然很开心啰,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下一句:“下次我们一起吃个饭吧?”她就再也没有回复我。

当然以上戛然而止的对话都是在网上发生的,而我真的很喜欢这种被掐断的方式。这种不回复的背后可能是一句骂人的话,因为她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也可能是他要和妹子去逛公园,时间冲突了;还可能是,各种不方便答应或者根本忙到无暇回复你。我把它看成是一种西方式的委婉。拒绝一个人的背后,难免会是一些很狗血的理由,比如:我要睡觉;我要喂猫;我想约会(虽然还没找到对象)。可这些理由怎么可能告诉你呢?通常我们就会在手机或电脑的那一头开足脑洞开始编理由,比如:我有一个重要的会议;那天我出差;老板硬要拖着我去吃饭,没办法。情商比较高的还会在前面加一句:其实我真的真的很想答应你,你对我们太重要了,可是……

有一次我邮件问Oisin:能请到Richard Hammond来中国做一次演讲吗?

虽然我知道那要求几乎等同于痴人说梦,可我却收到了他的回复并确认RH先生不能来。还有一次我说我要来伦敦,能混进演播室看TG的节目录制吗?他又立刻回复我把录制的时间地址告诉我,并拍胸脯保证把我弄进去(其实作为普通观众是可以预约入场看节目录制的,但据说最早的预约日期已在十年以后了)。可后来我手贱,又发邮件问他:一个品牌的工作人员想和我一起去,没问题吧?

我有预感,这次可能再也收不到任何回复的了,可他还是回复我了,大致意思就是:你来没问题,汽车厂商我们是绝对不会接待的。这哥们是我见过为数不多的,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的老外。他是TG的制片人。不过最近我特意翻墙在Facebook上私信可他:“发生什么事了?”这次真的再也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而我自己在网上聊天的时候通常都会对任何信息作出回应。哪怕是到最后你说一个:“OK!”我就一定会再回复你一个笑脸。几年前发邮件的时候,别人最后回复你一个“Thanks!”我还会再发一封“You are welcome”的邮件过去。其实那完全是一种情商泛滥,沟通过度。所以我很佩服那些能够果断终止对话的人,虽然目前我自己还做不到。但我会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一个在尴尬、滥情、无谓的寒暄和留恋,黏稠的气氛开始之前断然消失在人群中的那一个。这是门学问,也是种美德。

猜你喜欢

发邮件带我去美德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今天不上幼儿园
春风带我去散步
比尔·盖茨的父爱邮件
道人善即是善
布告栏栏
唯我所愿 只是好书
节约用水是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拟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