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预测
2015-07-17袁光晓
袁光晓
摘 要 对新疆昌吉州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以及预测对于新疆农业发展的维护以及生态平衡的保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就新疆昌吉州在2001-2011年间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站在农业自然环境状况、农业生产投入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角度上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旨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预测研究能够有效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趋势,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农业质量;评价及预测;新疆昌吉州
中图分类号:X82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建立都在加快脚步,在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上,既有向有利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也有不断恶化的隐患,所以全面客观地掌握农业生态环境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对于昌吉州的农业生态环境来讲,开展质量评价以及动态化研究十分必要。
1 研究区域的概况
新疆昌吉州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总面积9.39万km2,其中山区占40.7%,平原占32.5%,沙漠占26.8%。由数据可以看出,其地形以山区居多、平原少。全州辖5县2市1区,总人口159万,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为56.31%,有89.53万人。该地区的土地资源较为理想,耕地面积为613.7 hm2,给全疆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城乡地区发展力度加大,耕种面积不断减少,人口呈现集中化,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情况日益明显,虽然政府对于昌吉州的农业生态环境有一定的重视且采取了应对措施,但其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昌吉州作为新疆中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其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对于整个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因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评价的各项指标必须要覆盖农业生态环境的所有方面,并且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反应情况处在一个有效的动态环境下。依据指标中所选取的完备性、主导性、相对独立性以及动态行等原则[1],现将新疆昌吉州各县在2001-2011年间的土地变更调查、农业普查等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农业自然环境的成因可以归为自然界系统环境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农业生产投入则是人为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为自然环境以及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下产生。
2.1 指标选取
为了进一步的得到精确的评价指标,本文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初选指标进行了有效地筛选,总结归纳的具体参数见表1。
评价指标权重利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方等方法来进行分析[2]。
2.2 预测方法以及评价过程
考虑到评价指标变化的有模糊不确定的因素,本次研究采用了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变化值进行了预测,期间里的过程如下:
2.3 动态评价
3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结果以及预测
在经过上述过程的资料统计和数学计算之后,,结果表明:在2001-2011间,新疆昌吉州的总体农业环境质量呈现优化的趋势,综合指数从2001年的0.315 6上升到了2011年的0.598 4。同时,质量等级也由“差”转变为“良”。由此可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受到了政府越来越高的重视,根据结算结果进行的进一步分析,在未来的4~5 a间,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将不断改善,且不会出现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考察以及大量的数学计算,只有得到了最为精准的参数值,才能够对下一步的生态环境预测起到有效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惠,王加义,李丽纯,等.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时空动态变化[J].中国农业气象,2011,32(1):56-60.
[2]刘清慧,夏禹,孟繁宇,等.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适宜度分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1,35(1):11-13.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