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物生长过程的《禽病诊断与防控学》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2015-07-17张彦红等
张彦红等
摘 要 随着畜牧兽医行业发展和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基于动物生长过程的《禽病诊断与防控学》校本教材完成编写,并在2012级06班试行。实践表明,新的校本教材不仅适用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有利于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作为企业员工的岗位指导手册,指导临床生产。
关键词 畜牧兽医;禽病诊断与防控学;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S8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禽病诊断与防控学》课程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较重地位,对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要求比较高。受南方“无鸡不成宴”饮食文化的影响,养禽业在南方养殖行业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而禽病防治工作直接影响养禽行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1 教材开发背景
1.1 当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现有的教材虽然经过多次更新,但实验项目和内容还不能满足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例如,教材中介绍的一些实验与动物生长过程不符合,与企业所需的岗位技能要求也不符合;有些实验由于内容重复或检测技术的更新已经不适宜开设,而社会有需求的,已经在生产中使用的新实验方法,很多还没有纳入教材中。为了适应课程的发展及培养高质量畜牧兽医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革教材,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实现教学现代化。
1.2 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改革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自2009年开始进行6个0.5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为了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更好地结合,根据当地畜牧兽医行业实际发展,将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分为家畜养护模块、家禽养护模块和宠物养护模块,将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第一、三、五学期分别进行家禽养护、家畜养护、宠物养护的基础、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第二、四、六学期分别到养鸡场、养猪场、宠物医院进行实践学习。在养鸡场和养猪场实践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动物的生长过程分别在岗位进行学习。其中,养禽场在育雏舍、育成舍、产蛋鸡舍、孵化室进行实践学习,而养禽场的疫病防治工作多数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如育雏阶段进行鸡白痢的防控,育成阶段进行马立克氏病的防治,产蛋前进行产蛋下降综合症疫病的防治等。因此,编制配套的校本教材有利于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的学习。
2 基于动物生长过程的《禽病诊断与防控学》教材的开发
2.1 根据职业岗位,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为“三农”服务,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较好的创业品质与创业精神,熟练掌握本专业核心技能和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禽病诊断与防控学》课程的培养目标(表1)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紧密相连。同时,根据企业需求、社会行业发展调研,现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正确的工作方法、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2.2 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基于动物生长过程的校本教材建设
在生产实践中,禽病防治往往根据家禽的生长阶段有一定的时间限定,而学生在实习过程也根据动物的生长过程分别在育雏舍、育成舍、产蛋舍担任饲养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按照动物的生长规律编订教材,将教学内容的进行重组(表2),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可以作为企业临床生产指导用书,指导企业员工或参加实践学习的学生。
2.3 调整实践教学环节,实行一体化教学
每学期初,必须做好实训安排,开学初进行家禽解剖的实训,掌握家禽的解剖生理学特点,继而开展家禽病理解剖的实训,使大家掌握病例解剖的技能要点(表3)。对禽舍消毒,按照每班120只引进雏鸡,随着鸡的成长过程开展不同阶段禽病防控的实训。例如,育雏阶段家禽常得的鸡白痢,引进鸡苗的3 d内对鸡苗进行鸡白痢的防治,带领同学到实训场做该病的防控,引出什么是鸡白痢,同学们对鸡白痢感兴趣后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
3 实践与效果分析
对12级牧医06班42人试用新编校本教材,并配套动物生长过程实训,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动物生长过程的教学及实训安排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情况下,学生上课过程中均能做到积极学习。整个学习过程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要做”。学习积极性在整个专业乃至整个男生为主的班级来说都比较少见。
第二,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本班的考试通过率达到98%,相比较平行班级12级牧医07班,考试通过率高出17%。90分以上的学生达到11个。
第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按职业规范要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学习、分组实训,同组之间相互督促,相互学习,学生的责任心明显提高,专业技能更加熟练,动手能力加强。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直接表现为学生的期末的德育操行分80分以上的达到94%,比平行班级高出23%。
第四,在养鸡场进行实践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病历记录,解剖记录、学习治疗用药,参考《禽病诊断与防控学》校本教材,分析讨论病例中诊断、治疗的原理、治疗方法的合理性等,进一步加强本门课程的学习。实习过程中,有时碰到新的典型病例,可让学生采取病料回学校进行实验室培养、分离、镜检之后确认。通过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接触更多、更复杂的各种禽畜病例,并积累更多的教学素材,便于以后教材内容的更新。同时,通过学生的共同分析讨论、诊断和处理,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因12牧医06班的毕业生专业技术娴熟、责任心强、有吃苦精神,符合企业岗位需要,98%的毕业生在学校举行招聘会之前就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并比其他班级的学生更好,更快的投入生产中。1 a后进行毕业生回访,相比较其他班级学生,本班学生毕业流动性较小,稳定性较好。多数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并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或小组长。
第六,通过校本教材开发,提升了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的教研能力。新的教材突破原有的组织模式,对老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新的教学实践模式,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及教学安排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按照中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社会对家禽生产技术应用及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重新编制校本教材《禽病诊断与防控学》,通过确定课程目标,重组教学内容,重置实践教学环节,改善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专业知识和素质培养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因为编者的水平限制,校本教材也出现一些问题,笔者将进一步关注行业动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及时更新完善教材内容,努力培养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责任编辑:赵中正)